戏曲在当今电视文化背景下的处境近几年来,电视圈里的人谁也未曾料到,一些综艺娱乐性节目和涉猎社会焦点、热点的谈话类节目风行南北,成为中国电视界的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这种大众快餐文化,满足了当今观众宣泄、好奇、娱乐、刺激的需要,得到如同"过了一把瘾"的感官享受。在这种文化背景下的电视现象,给了多年一贯制的综艺节目和晚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那些曾倾倒过亿万观众"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民族戏曲文化,难已找到立足之地了,只能作为点缀,搬出《坐宫》、《苏三起解》、《铡美案》等经典名家名段亮亮相而已?难道那座具有几千年文化沉淀浩如烟海的艺术宝藏,只能作为活化石存放?就不能拆零、嫁接、组装,让她在当今的电视文化市场上参与竞争与流通,放出奇光异彩? 面对当今众多电视节目的激烈竞争,各类艺术品种在电视中都变成了一种文化产品,纷纷抢占市场份额,抢占卫星频道,抢占黄金时段,抢占丰厚的广告收入。在此种背景下,我们很多有志之士纷纷呐喊,拯救民族文化,扶植戏曲艺术。这种呼唤令我们感动,但残酷的社会现实告诉我们,适者生存。等待、彷徨都无济于事,只有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积极地参与电视文化市场的竞争,弘扬民族文化,才不是一句空话。
二、"四不象"是重新包装戏曲,吸引当代观众的一种创作尝试 中国社会正处在激荡的社会大转型期,各种矛盾与困惑交织在一起。人们整天忙忙碌碌,看电视已经少有时间耐心欣赏和思考了,要求轻松、刺激、通俗化的节目。戏曲的那种慢节奏行腔,程式化表演,固定不变的板块结构,远离现实生活的内容,已经无法满足现代观众的欣赏情趣。从目前湖南电视文化现象来看,收视率高的栏目,都是一些娱乐、游戏、爱情故事、社会焦点、热点等等。在央视的收视率调查中,我们不能忽视这样一个客观现实,掌握电视生杀大权,手握遥控器的是一个庞大的青少年群体,也包括一些中老年观众。那些节奏慢、时效差,没有吸引力的栏目和节目,观众会毫不留情,立马调频。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我们的电视戏曲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耐住寂寞,孤芳自赏呢?还是大胆改革,积极参与,争取市场?我认为,电视戏曲"四不象"是一种参与竞争的创作路子,是利用电视媒体巧妙地传播民族艺术的好办法。电视人运用各种不同的创作元素,特别是现代观众最喜欢、最流行的元素,来诠译戏曲,用现代人的思维,来包装改造戏曲。创造一种戏曲艺术自身难以达到的审美境界和新的艺术魅力。她既贴近生活,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为观众所认同。
前几年流行的京歌《说唱脸谱》,从内容上叙述的是戏曲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其中有青年与老年对戏曲的不同理解,也有老外对戏曲的评价。从表现形式上,她既有戏曲花脸行当的行腔,又有通俗唱法的韵味。主旋律是京剧,配器则采用当今最流行的快节奏电声音乐,富有强烈的运动感。一个年轻、漂亮的女歌手演唱京剧花腔,这本身就体现了现代美与戏曲美的结合,是一首现代人都能接受的"四不象"京歌。
三、电视导演在创作"四不象"节目中的探索与尝试
在《聚艺堂》的节目中,我们曾经做过这样一种尝试,把最受观众欢迎的流行歌《纤夫的爱》改变成戏歌。让于文华和河南的范军搭配,范军是一位比尹相杰的身材大一倍,能说善唱的相声演员。首先从形体上造成很大的反差,增强喜剧效果。在音乐创作上我们发挥了范军相声演员口齿伶俐、模仿能力强、擅长唱河南豫剧的特点,将歌曲与豫剧、花鼓调掺和嫁接。当范军迈着扭摆的舞蹈步伐上场后,又在原音乐的过门中,自然地将流行音乐过渡到豫剧曲调上。于文华的行腔则别出心裁有意地将流行歌曲融入花鼓戏曲调,使观众在听觉和视觉上,感觉到特别新、奇、乐。这样的包装,十分新颖,给了演员在创作上很大的激情,它不象豫剧,又不象流行歌,也不象花鼓戏,他是多种元素嫁接成功的奇葩。
花鼓小戏《装疯吵嫁》是花鼓戏的传统剧目。讲述的是书生白玉林(小生)与杨桂华(花旦)交好,杨母因八字不合而反对,书童宋三(丑)与桂华之嫂杨二嫂(二旦)合谋,教桂华装疯,由白玉林和宋三假充师公子师徒来杨家冲傩(驱鬼的仪式),在杨二嫂的配合下,终于使杨母同意女儿立即成亲。这是湖南花鼓戏的经典之作,表演形式丰富,又有一定的思想内涵。如果将这个戏放到只有60分钟的综艺栏目《聚艺堂》中,显然是不行的,因为舞台演出有50多分钟,要把这个戏放在综艺栏目中播出,除精炼、浓缩之外,恐怕最大的创作是要改变这个戏的现有元素,注入新的元素。首先,我们在演员的选择上,大胆地将曲艺演员、流行歌手、戏曲演员、舞蹈演员组合在一起,使原有的戏曲元素发生了质的变化。饰宋三的表演者李迪辉是湖南省曲艺艺术家,他演奏的单人锣鼓,一人能演奏64件乐器,吹、打、弹、唱、演自成一体,堪称中华一绝。原戏曲舞台上的宋三(巫师)在冲傩一场戏就是要表现巫师自弹自唱、装神弄鬼的精彩演技,但是在戏曲舞台上,演员的技能是通过幕后的乐队伴奏表现出来的。我们选用李迪辉来表演这个人物,让他冲傩时进行现场表演,更加符合宋三人物行动的逻辑,符合此时此地规定情境当中特定的人物行动,既体现了演员的特殊技能,又增强了节目的可视性。这种艺术效果是一般戏曲演员所不能达到的。由于单人锣鼓这种艺术形式的加入,舞台气氛大为改观。如结尾处的成亲场面,白相公从大悲到大喜的情感剧烈转变,用传统的戏曲程式就难以表现。为了营造这样一个喜庆、热烈的气氛,我们选用流行歌手火风来扮演白玉林,把他的成名曲《大花轿》与戏剧情节进行嫁接和改造,戏中有歌、歌中有戏。我们还将火风《大花轿》中的独唱改为与杨桂华的对唱,保留男声原唱,让女声用花鼓戏的风格来演唱流行歌曲,过门中还加进了抬花轿的轿夫吆喝的湖南山歌调子,用来烘托迎亲的喜庆气氛,歌的高潮部分再跳回观众熟悉的原曲直至尾声。在《大花轿》中,还设置了迎亲队伍里青年男女的伴舞,从天上洒下缤纷的彩纸,将剧情和观众的情绪一起推向高潮,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这种戏曲、歌舞和曲艺的综合运用,抓住了观众喜爱的流行因素,升华了主题,渲染了气氛。值得一提的是火风演唱的花鼓戏运用普通话的咬字和通俗唱法的行腔,再加上他个性化的声音条件和花鼓戏旋律中特有的韵味,给人耳目一新的美妙感觉。熟悉花鼓戏的人觉得更有韵味,不熟悉花鼓戏的人也拍手叫好。这样的尝试为花鼓戏克服语言上的障碍而走向全国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我个人认为,综艺节目中电视戏曲的改革不仅形式上要求新、求变,内容更要贴近人民生活。题材的选择一定要掌握当今社会人们的心态,凡是能够引起观众强烈共鸣的社会焦点、热点都应成为我们的首选。我们的节目既要有典型性,又要有普遍性,还要好看、耐看。 歌曲《常回家看看》的流行,就是迎合了人们在人情日渐淡薄的现实生活中,呼唤亲情的心理需求。在《聚艺堂》周年庆典晚会上,我们排练的小品《常回家看看》也就是从这首歌的内涵中找到了创作灵感。故事情节是父亲过六十大寿,女儿、儿媳都是在外地工作,平时工作忙,难得回家一趟。这次不但都回来了,女儿还带回了未来的女婿,还给父亲介绍了一个老伴。就在一家人欢欢喜喜、团团圆圆的时候,大家一起唱起了《常回家看看》。这样一个普通的故事,创意体现在哪里?一是演员的选择,饰演女儿、儿媳的就是父母在湖南,本人在北京工作的歌手潘军,湘女和陈俊华。她们的歌声为千家万户带去了欢乐,而往往错过合家团聚的机会,所演出的是自己的真实感受。亲切、自然、易于打动观众。更能唤起游子们对亲情的美好回忆和父母对子女的思念。二是词曲的改编,原歌人们过于熟悉,不能够达到演出的最佳效果。在大家一起唱完前面几句之后,就由父亲用长沙话说唱儿女小时候情景的RAP,表现了他对子女成才的喜悦心情和心中难以用语言表达的牵挂。三位女歌手分别用花鼓戏、常德丝弦、湘剧翻唱《常回家看看》,情境交融,乡音乡情溢于言表。为避免手法上的单调,中间还穿插了老太太的一段豫剧唱腔,最后再回到歌曲《常回家看看》的旋律结束。地方戏曲在这个节目中间的嫁接,丰富了人物和剧情的表现力,与原曲相比,情感更加细腻,更能叩动观众的心扉。整个节目"形散而神不散",一气呵成。将亲情的呼唤更加直接地表达给观众,同时也给观众带来一种美的享受。
综艺栏目中的"四不象"节目,目前仍处于探索和发展的阶段。随着观众审美需求的变化,形式还在不断地更新,同时也在不断地淘汰那些不符合艺术规律,不受观众欢迎的东西。综艺栏目电视戏曲革新的出路在哪里?在探索者的脚下!管它非驴非马,拉出来遛遛看嘛。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