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晚,中心广场西南角,里三层外三层黑压压地围满了一群人,圈子中间,一个花鼓戏戏团正在卖力地表演着《王大娘补缸》。滑稽的扮相、专业的唱腔引来阵阵掌声。

一般人所不知的是,表演者只是几名普通市民。在中心广场,他们已义务表演了近10年。有的“团员”,还为此贴了好几万元。

聚集,只因要“为市民献唱”

人群中,一个红衣中年妇女显得特别忙碌,一会上台报幕,一会下台送水。她就是这个民间戏团的团长李罗英。

今年58岁的李罗英以前在荷塘区煤田公司上班,退休后一直担任社区的支部委员。

2001年仲夏的一个夜晚,李罗英在一广场看到,大群市民围坐在一台电视机前看花鼓戏,“热情特别高”。李罗英被那种气氛感染了,萌生了组织花鼓戏爱好者为市民献唱的想法。

接下来的日子,李罗英天天泡在票友们练场的地方,“挖掘”和游说未来的戏团骨干。半个月后,终于有3个票友答应和她一起到中心广场免费献唱。

就这样,一个只有4个戏迷,两个喇叭、一支横笛的戏团组建起来了。2003年6月,戏团一度山穷水尽,“但最终在一帮做生意的票友支持下挺了过来。”

李罗英嘴中的票友,就是后来戏团的鼓手、二胡手和戏团副队长刘祖然、童和林和邹阳华,他们分别从事眼镜、雨具和服装行业。也是在他们的支持下,戏团才购买了音响、唢呐、戏服等。

坚守,只为对得起那些“粉丝”

戏团逐渐壮大。成员从以前的4人发展到今天的14人,演出时间也从刚开始的不定期,变成了每晚7:30到8:30,表演曲目以传统花鼓戏为主,偶尔还会唱唱红歌。

“我们也会结合一些热点问题,将老百姓关心的话题融入到表演中。比如,将‘创卫’宣传歌曲改成花鼓戏,将交通规则改成快板,将百姓赞扬株洲变化的颂词变成歌曲等。”

李罗英觉得,这也是她们为什么受欢迎的原因。

其实,戏团能走到今天很不容易。李罗英简单地算了一笔账:每个月150元的电费和设备寄存费,还有设备维护费、道具购置费、演员买水费等开销,都得自掏腰包。

“我们也没计较过付出了多少,看到市民打车从老远赶过来听戏,大伙都觉得值了。”李罗英说。

理想,有个公共大戏台

坚持了10年的戏团培养了大批“粉丝”,也吸纳了一批花鼓戏迷。其中有年过花甲的邹若清、尹正明两夫妻,还有80后的美容店老板尹利。除了唱戏外,戏剧团老师还免费教票友们练嗓子、跟节奏、找节拍。

名气大了,朋友也就多了,因为共同的喜好,大家聚到了一起,他们互相交流、互相提高,在表演中切磋技艺。一些长沙的戏迷和票友还专程赶来,与他们同台演出。

谈到未来的打算,李罗英说,她准备去买几套专业的行头,换一套好一点的音响设备,“要是能解决广场接电和设备寄存问题,有个公共大戏台那就更好了。”说到这里,李罗英脸上洋溢着明亮的光彩。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