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符合生活实景,院领导一趟趟下乡搜罗道具
信报讯 长湖岸边,朴实人家,男人都外出打工去了,只剩下女人在家留守。为了生产自救,女人们推选组长、围湖养鱼、抗洪抢险、喜获丰收……荆门市艺术剧院创排的大型现代湖北花鼓戏《十二月等郎》,故事和人物是那么平凡,观众的情绪却跟着“燃烧”起来。
《十二月等郎》是根据荆门市青年作家黄发清的小说《乡村留守》改编而成的,由盛和煜编剧,张曼君执导,成都市川剧院的王文讯作曲配器,湖北天门市花鼓剧团的喻新才设计唱腔。作为一台冲刺第八届中国艺术节的剧目,荆门市艺术剧院从编剧到演员,全都是经过精选的。故事发生在江汉平原上,长湖村的男人们都出外打工去了,剩下一群留守女人。她们以苗子为首在小康工作队队长周龙的帮助下,从被动等待到开始自救,克服了环境、贫困、生理、心理的障碍和冲突,过上了逐渐富裕的日子,也等回了她们家里的男人。
排练过程中,由于导演要求这出戏的道具都要贴近生活、有地方特色,荆门市艺术剧院的领导们便不厌其烦地一趟趟地往农村跑,挨家挨户收购小板凳、木盆、葫芦瓢,搜罗竹编灯笼、簸箕、鱼篓,导演张曼君看了这些“战利品”后满意地说:“这次的道具搞得太对路子了!”
荆门市艺术剧院近年来广邀国内年轻才俊和新锐力量加盟,所以《十二月等郎》的创作也呈现出少见的“青年视角”、“青年心态”。该剧选用了二胡来调度观众的想象,来营造五月长堤上的三度空间。
“为么事停电,为么事停电,苗子摆不平电站,我说过女人不能当组长嘛,公鸡打鸣,母鸡只能生蛋。”据介绍,戏中的所有语言,都是典型的生活语言。语言在这里直接向观众展示了一个故事,把观众带进了由语言陈述出的具体生活事件,让观众不由自主地关心着事态的进一步发展,关注着人物的下一个行动。(记者
唐雪薇)
(摘自 《北京娱乐信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