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人酷爱看淮剧,尤其是年岁大的淮剧迷,淮剧已成了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这不,目前都天庙街大众剧场每天下午的淮剧演唱,几乎座无虚席,这已成为他们的一种享受。

在老淮剧迷中,只要提起周茂贵,没有不知道的,只要提起淮剧,没有不知道周茂贵淮剧班子的。

周茂贵1910年出生于宝应,8岁时跟父亲周长荣学艺,11岁登台表演,已成为像样的角色,17岁开始小有名气,在随父闯荡江湖中,周茂贵淮剧艺术渐趋成熟。周长荣年事已高,由周茂贵接任家传淮剧班子,担当起领头人,这时宝应淮剧迷们开始称其为周茂贵班子。周茂贵带班子到南京演出,直到1949年4月南京解放,人们还是称其为周茂贵班子。约半年后来到淮阴,先后在西长街录事巷民众戏院(后搬迁改为人民剧场)、东长街竹帘巷内的胜利戏院(后搬迁改为和平剧场)、都天庙街的大众剧场,以及牛行街的慈云寺内演出,演出的剧目有连台本戏:《孟丽君》、《莲花庵》、《吴汉三杀》、《合同记》、《牙痕记》等。

随着时间的推进,剧场的变迁,则到剧场条件大有改善的和平路上的和平剧场、北门桥北面的人民剧场演出。这时周茂贵班子唱响了淮阴,淮剧迷们迷上周茂贵的著名的老淮调,都能学唱几句,有的甚至整段整个折子的唱。周茂贵班子演红了淮阴。

1951年周茂贵班子在清江市登记、学习,一个月后改为清江市京江淮剧团,周茂贵为首任团长,1958年8月随着市县的划分,称为淮阴市京江淮剧团,周继续担任团长。但老淮阴人仍按固有习惯,称其为周茂贵班子,对京江淮剧团不习惯称呼,甚至有的不知道京江淮剧团。

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淮剧分三个流派,南路——以上海淮剧团筱文艳为代表的自由调;东路——以江苏省淮剧团的老拉调为主;而西路——则由周茂贵通过演唱实践,形成具有浓厚江淮风味的唱腔,称之为老淮调,为无伴奏演唱,老淮调又叫淮蹦子、淮北调。各个流派的淮调都有各自的特点。周茂贵创造的老淮调,能唱出人物的性格,表现喜怒哀乐。特别要提到的是,周茂贵创造的连环句,一口气能唱几十句,这在各流派的淮剧中是没有的,这一独树一帜的唱法轰动一时,大出风头,为淮剧迷们所推崇。可惜的是,后来老淮调已接近失传。在建团50周年庆祝活动中,有演员在无伴奏的情况下唱了老淮调,但显得干巴巴,未能充分表现出剧中人物的性格。

1955年5月,江苏省民间职业剧团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公布,周茂贵领导的京江淮剧团在清江市登记,改名为清江市淮剧团,周仍为团长。周茂贵将私人京江淮剧团服装道具全部献出,作为市淮剧团集体所有。为此,周茂贵受到表彰,在淮剧界唯一获得“有突出贡献”奖励的人。1983年机构体制改革,该团上升为淮阴市淮剧团,属淮阴市文化局直接领导,2001年2月又更名为淮安市淮剧团。

淮剧团历经了三年困难时期和十年“文革”的劫难,道路曲折,周茂贵带领全团硬是苦撑了过来。但也曾经辉煌过,为淮剧的振兴呕心沥血。在培养淮剧人才,整理传统剧目等方面有突出贡献。

周茂贵担任团长职务,全团件件事都要亲自过问,事务繁忙,但再忙,仍坚持上台演出,多以演唱老淮调为主,无伴奏,无麦克风,嗓音好,音调高昂,满剧场都能听得清晰,大受观众的欢迎。

为使淮剧艺术不断提高,赢得更多的观众,周茂贵邀请京剧团联合演出,向京剧团学习先进的东西,弥补自身不足,以充实提高自己。同台演出的京剧名角有:淮阴京剧团宋长荣,上海京剧院王桂卿、小王桂卿等。

还从外地请来淮剧名演员参加联合演出,从中汲取她们的长处,如上海风火淮剧团的筱琴芳,上海志成淮剧团的封素珍。周茂贵学习这些淮剧名旦的演技和唱腔。一出《斩韩信》参加省调演获奖,提高了剧团的知名度。《包公下陈州》曾为胡耀邦和越南一个代表团演出。

1958年淮剧团到上海闸北区、浦东区演出时,上海淮剧团的筱文艳,上海志成淮剧团的周晓芳,都亲自登门拜访周茂贵团长,并在南京路上海国际饭店宴请周茂贵。

1959年在上海演出期间,正值周茂贵50岁生日(虚岁),筱文艳、何叫天、周晓芳等淮剧名家,专程前往周茂贵住地,为其祝寿。

1960年6—9月,市淮剧团参加省里学习,革新唱腔,原唱的自由调暂时保留。在原来淮剧唱腔的基础上,适当地吸收民间小调,来丰富淮剧唱腔。整理了南昌调小快板,淮南调慢板,以及一字调,柳叶子调,十字悲调,老拉调,下河调,用弦乐伴奏的淮调、磨房调等等。并吸收清淮小曲中软、叠、南、璃、波扬五大官调,还有自己创新的金陵调、淮四平调。革新过的这些曲调,从演出的情况看,很受观众欢迎。在省里学习期间,在昆剧老师的帮助下整理了《龙须面》、《大庙会》两剧本。

1960年前后,三年困难时期,淮剧团处于低谷,国家又无补贴,团里数十人吃饭都成问题。周茂贵为了剧团的生存,变卖自己家中所有能变卖的东西,维持淮剧团的生计,让淮剧团艰难维持下去。随着国家困难的好转,淮剧团也逐渐改变了窘境。

1963年3月,淮剧团上演自编的现代戏《刘老庄战斗》(又叫《八十二烈士》),广州部队刘老庄连队部分代表和原四连指导员李云鹏的父亲,观看了演出。部队首长赠给演员周茂贵、周小贵、李文尧等人“五好战士”纪念章和“渡江纪念章”。该剧先后共演出200余场,对广大观众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

1964年10月开始,清江市各剧团因现代戏剧目少,且演出质量不高,不能满足广大观众要求,演出场次明显减少,入不敷出,淮剧团及其他一些剧团已经有七八个月未能发全工资,甚至连过场路费及吃饭钱都发生困难,剧团靠卖东西吃饭。

1965年市里决定撤销市越剧团和木偶京剧团,同时整顿淮剧团和吕剧团。淮剧团全团共计61人,整顿后保留40人,整去21人,其中女7人进纱厂,男13人中3人下放回家,11人由劳动局安排就业。

1970年撤销淮剧团,淮、吕剧团合并,成立清江市文工团。1977年清江市人民政府又宣布,文工团分开,恢复淮、吕剧团,单独排戏演出。

以周茂贵为团长的原市淮剧团历年演出的古装剧目有:《秦香莲》、《丁黄氏》、《白虎堂》、《三请樊梨花》、《十一郎》等。现代剧目有:《王杰颂》、《智取威虎山》、《杨开慧》、《八一风暴》、《杜鹃山》、《三轮齐下》、《原来如此》、《东风解冻》等。周茂贵饰演过百十个角色,在《梁祝》中演梁山伯,《合同记》中演王清明,《双上朝》中演桑定国,《活捉》中演张文远,《秦香莲》中演秦香莲,《九美图》中演小桃。

周茂贵在担任原市淮剧团团长期间,还历任江苏省剧协会员、淮阴市文联副主席、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等。

周茂贵年事渐高,淡出淮剧舞台,1990年病逝,享年80岁,告别了终身为之奉献的淮剧舞台,告别了深深热爱他的淮剧迷们。遗憾的是,周茂贵生前未留下一张剧照。

淮剧原出“老淮调”

淮剧又名江淮剧,是江苏省主要剧种之一,流行于江苏、上海、安徽、台湾等省市,距今约二百年历史。

淮剧起源于江苏盐城、阜宁一带,与其他戏曲一样是在当地民歌和说唱音乐基础上,吸收外来戏曲音乐逐步发展变化而来。构成淮剧音乐主要是香火戏,香火戏也叫僮子调,是因专门演唱的男巫被称之为僮子的缘故。其戏曲调原本是本地酬神祈福,消灾还愿的祭坛音乐,清初从祭坛走向民间,成为娱神娱人的一种戏剧形式——淮调。淮调除僮子调以外,还融淮安田歌、秧田鼓词、赶牛号子、门叹调及“八段景”、“梳妆台”、“叹五更”、“十送”等民间说唱俚曲于其中。经前辈艺人演唱实践,形成具有浓厚的江淮风味的唱腔,称之为“老淮调”。后来琴师戴金雨用二胡托腔伴奏时,对它进行加工而演变成“拉调”。再后来在乐师高小毛、潘凤岭帮助下由著名淮剧演员筱文艳在“拉调”基础上又创造出“自由调”。“自由调”是上下二句结构,曲调灵活,具有多种板式变化,能悲亦能喜,可塑性强,并解决了男女同弦问题。

香火戏对淮剧、扬剧都直接发生过作用。淮剧在扬州地区流传过程中,无疑吸收了扬州地区的民间音乐,形成“春调”、“小开口”等。

由清朝入民国,苏北地区常闹灾荒,大批破产农民和手工业者逃荒到上海落脚谋生。淮剧艺人也随着逃荒人群进入上海,他们先在街头、茶园卖艺,渐而走进剧场演出,入乡随俗,自然而然受到上海滩簧花鼓戏影响,时代感、戏曲性得到加强。如唱腔的运用上,注意根据角色、行当来选用,板式的连接也较为灵活并使之与人物的年龄、身份和剧情等相一致,有利于刻画人物形象。上世纪30年代淮剧已在上海站稳了脚跟。

淮剧剧目据老艺人说有“九莲十三英一百零八记(或七十二记)”。“九莲十三英”指的都是剧中人物。“九莲”如秦香莲、蔡金莲、蓝玉莲、李翠莲等。“十三英”如王月英、陈凤英、苏凤英等。“一百零八记”如《荆钗记》、《白兔记》、《琵琶记》、《合同记》、《玉杯记》、《药茶记》等等。

解放后整理的传统剧目有《三女抢板》、《女审》、《探寒窑》等。上海人民淮剧团著名演员有筱文艳、何叫天、马麟童、方素珍、张云良、徐桂英、杨占魁、田筱芳、李少林、刘山峰等。该团曾先后四次来淮安演出,给淮安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目前中老年淮剧迷们经常在市区清晏园、老年大学、北京路文化长廊及社区文化俱乐部进行演唱,他们乐此不疲,既愉悦了自己和他人,又为淮剧的传承起到了一定作用。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