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吹笛子竖吹箫,一把胡琴拉断腰。胡琴,在戏曲中作为主要伴奏乐器,他的作用仅次于唱,一台戏有多少唱就有多少伴奏,拉得好并非一日之功。

在淮剧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淮剧音乐极为重要,曾出现过李步才、嵇鸿裕、何涤尘等一大批优秀的琴师,在上世纪50年代初上海市人们淮剧团有位淮剧胡琴之王潘凤岭,他的作品当时的观众被迷得发狂,“文革”后上海市人民淮剧团又出现一位年轻的技艺高超的琴师,他在继承传统的淮剧音乐成分中注入了抒情的成分,使之更细腻化和音乐化。他还一改过去淮剧音乐老少不分,小生和须生唱腔没有区别的历史,其吸收了京昆音乐儒雅的成分,和我们一起探索了淮剧小生的特有唱腔,一句话总结他就是:“集传统之大成,开浪漫之先河。”他就是新世纪上海淮剧音乐家——程少梁。

各位戏迷们、朋友们!程少梁,祖籍江苏省建湖县人,国家一级演奏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管弦学会员,中国二胡学会会员,上海戏剧家协会会员,上海市戏曲音乐学会理事,在程少梁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就被那多拉磨合式的胡琴所吸引,在茫然地跨入了淮剧的门槛,没想到这一念之意竟注定了他一生命运,使他再也离不开那二根琴弦了。

那如歌如泣的琴声,把程少梁的思绪带动了很远,很远。。。。。。这记忆似乎已经很模糊,似隐似现,记不清在哪里,反正有过一个大戏台,程少梁被人抱着,在后台看着父亲程寿昌演戏,父亲穿着色彩鲜艳的长裙,在台上又舞又唱,台边有个老伯伯在使劲地拉着什么,奇怪!父亲的歌更是从嘴里唱出来的,可是老伯伯的歌是怎么是从那个筒子似的盒子里发出来的呢?程少梁觉得纳闷,散了就蹒跚着跑到了老伯伯那里,对着那魔筒左看右瞧,还不时地伸出小手去拍几下,可那美妙的歌似乎被锁住了,一个音符也没有跳出来。他很迷惑!

1946年,6岁的程少梁随他的母亲从江苏建湖来到上海,与已在沪闯荡多年的父兄团聚,当时他头上还是扎着一束小辫子,说着一口刮拉松脆的苏北话,从此,这个苏北娃娃经常混进父兄的日升淮剧团的简陋的剧场,看着,听着,爱上了淮剧。那时他的哥哥程少楠已经自己挑大梁演戏的时候,程少梁终于弄明白了有一种叫胡琴的淮剧伴奏乐器,只是那时他还是不会用,每当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总爱拿起弦子,照一些叔叔、伯伯美女的样子操练一下,可是发出的声音总是刺耳得噪音,没有一个自己想象中的音符,父亲看他如此专注,就为他找了一位胡琴王凤生老师,幼年的程少梁对他崇拜得要命,因为王凤生能把父亲、哥哥、嫂嫂唱的戏全部都拉下来。一天,团里鼓手的妻子病了,人员调来调去,还缺看个打小鼓的,于是程少楠便想到自己的弟弟,程少梁便敲响了他淮剧生涯的第一声,那一年他才12岁。

1954年华东戏曲会演,由何叫天主演的现代戏《不能走那条路》,他被借到上海市人民淮剧团担任乐队演奏员(小锣兼副胡),他那高兴的劲的就更别提了,演出的间隙他东跑西串,就像一只快乐的小鹿,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第一次看到了记录唱腔音乐的简谱,并立志要学会他,可是当时的团里的乐师们大多都不认识那玩意,程少梁就去找别人学,经过几个星期的努力后,他终于能熟练地运用简谱了,这对他以后的作曲生涯,更是打好了良好的基础。

程少梁的刻苦好学,不仅感动了旁边的叔叔、伯伯们,使他不时能够学到一点绝活,同时也使当时剧团的党组织书记丁瑶同志发现了一颗新苗,为了扶植这个乐坛的新苗,丁瑶先鼓励程少梁拜淮剧琴王潘凤岭为师,以后又不断地委以重任,为他提供实践的机会,所谓师傅领进门,学艺靠自己。潘凤岭除了在技术上对他略加指点之外,剩下的时间就是让他一遍遍地拉,一遍遍地练,然后让他去听、去体会。一段时间以后,程少梁的伴奏技巧有了明显的提高,有一天,潘凤岭把程少梁叫到他身边,对他说:“你可以去了。”这意味着程少梁可以独当一面正式担任主胡了。

风帆已经扬起,小船就要离岸起航了。程少梁第一次担任主胡,就是为筱文艳主演的《刘二姐赶会》操琴,当时程少梁更是惊喜交加,心砰砰地跳,筱文艳看他这样的紧张的神态一个劲地安慰他,劝他放松再放松。好容易程少梁算是把这一曲《刘二姐赶会》滴水不漏地给拉下来了,一片热烈的掌声把程少梁从幕后拉到了前场,人们看到在淮剧主胡又展露了一颗新星,20多岁的程少梁终于坐稳了淮剧主胡这一把交椅。而他不负众望,1959年参加了上海市评弹、杂技、戏曲、话剧青年会演,伴奏《女审》和《探寒窑》,以烘云托月的娴熟的技功,获得了主胡演奏奖。1961年上海市人民淮剧团青年演员进京作汇报演出,在中南海怀仁堂演出的剧目有:《女审》、《探寒窑》、《断桥》、《花园会》等,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首长的亲切接见。

进京汇报演出结束回来,程少梁再次去拜访他的恩师潘凤岭,潘凤岭对他说:“少梁啊!你在胡琴上的功夫已经是无可多变,可是好的琴师功夫适当在琴外啊!”程少梁记住了老师的教诲,他又学了唢呐、堂鼓等,他一有空就去上海音乐学院旁听著名二胡教授王乙先生的二胡课程,又去民族乐团向高建君先生讨教板胡方面的知识,开扩了艺术视野,加上他自幼学习传统的根底比较扎实,奠定了他日后的艺术道路。至于刘天华的《光明行》,陆秀堂的《还乡行》等乐曲,更使他百听不厌了,为此他把省吃俭用攒下来的100多块钱,全部都用来投资音响设备了,程少梁虽然有了自己的留声机,但更却在攒不起钱来了,不过他书架上的唱片却越来越多,尤其是民乐二胡协奏曲,几乎占了一半,每天听,每天想,程少梁终于琢磨出来了,他试着把淮剧胡琴演奏的把位,发展到了第三把,甚至第四把位。

1979年,程少梁参加了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星期戏曲广播的演出,为杨占魁、武丽娟合演的《书房会》操琴,他在熟练地运用传统的主胡的伴奏技法脱、裹、垫、随的同时,还根据剧情的人物的需要,运用左手的柔把、弹骨,右手快弓的变化、技巧,赢得了四次琴彩。事后又人说:“若不是杨占魁、武丽娟是成名演员,风头就全让程少梁给出了!”这一年更是程少梁在艺术上获得丰收的一年。

1986年剧团因为参加第三届上海戏剧节,大胆启用新人施燕萍主演传统戏《哑女告状》,指明让程少梁担任作曲,说起程少梁作曲也有些年头了,与其说是偶然,不然说是天意,1965年剧团下乡,临时要创造一出反映当时农村变化的大联唱《歌唱江心洲》,碰巧当时团里的几位主要作曲都不在,初出茅庐的程少梁就主动揽下了这个任务,没想到,这竟是一向不可收了。程少梁对弦索的探索也从琴弦发展到了纸谱,成了剧团的主要作曲人员,所以团里这次指明要程少梁作曲《哑女告状》,这出戏曾是筱海红的后期成名作,如果是一味的追寻传统,施燕萍是唱不过筱海红的,于是程少梁就觉得根据施燕萍的嗓音特点,重新设计唱腔,结果不仅使施燕萍脱颖而出,荣获了戏曲红花奖,程少梁自己因此获得了音乐创作奖。在《哑女告状》中有意加强了板式变化,有在曲调上吸收了【自由调】、【小悲调】、【老悲调】的特色曲调,并将它们融入了【大悲调】中,使之更加协调和谐、适合剧情。

不久之后程少梁又一力作《南北和》问世了,他那长过门的独奏,再次令观众叫绝,这出戏在下苏北场场都客满,《南北和》之后,程少梁似乎在戏曲音乐界沉默了,然后这种沉默并不是沉沦,而是在积聚能量,准备一次已向另一个高峰,程少梁告诉记者,在这两年间他读了许多书并观摩大量兄弟剧作,从许多兄弟剧作唱腔的设计吸收了精华。

1989年,沉默了两年有余的程少梁,再一次引起戏剧界同仁们的注意,这时他改编的一出传统戏《腊月雷》上演了,《腊月雷》的故事以前就在淮剧舞台上演过,当时的名字叫《天雷报》,唱腔比较陈旧,内容也逃不脱封建因果报应陈式,早年马麟童和徐桂芳,张鸿仕和张玉昆父子等均都演过这出戏,这次剧团重新排演这出戏,就是想在内容和唱腔上有所突破。

这次扮演男主角的张元秀是淮剧四少一芳的陆少林,他对表演非常讲究,一招一式都力求到位,这次他出任主演,在表演上大量借鉴了艺术大师周信芳《清风亭》中的身段和念白,演出一台麒派风味的淮剧来为此程少梁在唱腔设计上力求与陆少林的表演相协调,运用了大量的京剧音乐中的旋律,就说主角张元秀在第二场中的一段唱:“豆腐又卖十三年”。。。。。。如果按照淮剧传统曲调写,似乎应该用【自由调】原板,但是如果这么写,还不能够揭示张元秀当时的思想感情,而且也显得太呆板,与陆少林出神入画的表演不相符合,于是程少梁吧京剧板式中的摇板写进了【自由调】之中,为淮剧增添了一种新的板式,虽然采用的是京剧音乐的摇板,但是听起来,依然是原汁原味的淮剧,这就是程少梁在淮剧音乐设计的成功之处,在《腊月雷》中,最受观众欢迎是陆少林在《争子》一场戏中大段唱腔:“莫看我是一穷汉”。这段唱程少梁采用的是淮剧中的【老悲调】,开始用了三句半散板以后又转上慢板,最后又采用了摇板,在唱腔里又吸收了京剧中的高拨子,淮剧中有着京剧的麒派风味,切合陆少林表演风格,有他唱来汤贴顺畅,别具风采,令人叫绝,程少梁在《腊月雷》中的一举创新,还不止这二处。

老旦贺氏在原来的淮剧《天雷报》中并不是主角,但是这次编剧却根据京剧《清风亭》的路子,加重了老旦贺氏的分量,增加了“二老争子”一场,使贺氏的唱腔长达100多句,如果运用传统的老旦唱腔来写,单调乏味,观众低调坐不住,程少梁就采用了青衣的唱腔旋律,用抒情性比较强的【自由调】写成,这样虽然演员在方法上还是用了老旦唱法和喷口,但是唱出来的却是别具一格的滋味。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