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晚,“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新剧目北京展演”淮剧篇——上海淮剧团的新编革命历史剧《八女投江》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精彩上演。《八女投江》由淮剧中流砥柱施燕萍、梁伟平、许旭晴、卞玉霞、景兰英、黄美珠、袁虹和中青年演员王萍、王琴等共同演绎;全剧浓墨重彩的刻画了战争中女性的坚强,对美好生活的眷恋,对战争的思考。在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上海淮剧团将该剧献演于京城舞台引起了各方关注,也感动了现场众多的观众。

淮剧演绎战争中的壮美女性群体

《八女投江》是根据东北抗联八位女官兵的真实事迹改编。抭战时期,东北抗日联军以冷云为指导员的妇女团跟随大部队转移,撤退中为掩护主力部队,被日寇包围追逼到乌斯浑河,八位女战士誓不投降,挽臂投江,为国捐躯,气壮山河。这段史实曾通过电影、歌剧、舞蹈等多种形式展现给观众,淮剧以其特有的高亢激越的唱腔和委婉细腻的表演,将八位女官兵誓死不屈、壮烈殉国的气概表现得淋漓尽致。

此次,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上演的淮剧《八女投江》是再次修改编排后的最新一版。在复排导演傅勇敢的带领下,新版的主创团队调整了人物关系,加强了戏剧冲突,剧情丝丝入扣,人物的内心情感更为丰富多彩,思想活动更具推理依据,给战争主题带来了真实感,更加彰显了全剧革命浪漫主义和革命现实主义相结合的风格,特别是新加强的几场戏使全剧更是荡漾起诗画般的唯美。例如:女战士们沐浴后,坐在一起畅谈未来的生活与梦想的段落;最后女战士投江牺牲前,用一把小木梳相互整理容装等等;这些戏份烘托出一种慷慨悲壮与柔肠寸断的悲剧美,将人物情感不断推向高潮,使得全剧情绪在激昂饱满的同时,更兼具一份女性特有的感染力。

观众心声

淮剧在北京也有着不少的拥趸,上海淮剧团来到首都演出一下子把戏迷们聚集起来了。老观众们用“戏好看,唱过瘾、表演过硬”来评价今天的演出,而首次欣赏淮剧的北京观众感触更多“没想到淮剧这么好听,曲调如此优美。整部戏越看越投入,我们都看哭了!”。“以后希望淮剧团能常来北京,也让我们多看看淮剧,”很多观众看后表示,淮剧《八女投江》在史实基础上经过艺术改编加工,通过颇具地方特色的淮剧表现手段,谱写了一曲残酷战争下的人性悲歌,生动传递了爱国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激发了人们对战争的痛恨与反思,对美好生活的珍惜与热爱。

主创心得

上海淮剧团团长王建强表示,新版《八女投江》在音乐设计上突出史诗性,尝试了交响乐与传统民族乐队相结合的模式,此外在唱腔设计上,该剧吸收、借鉴和融合了丰富的民歌旋律和曲调,对传统淮剧演唱进行了大胆创新。

复排导演傅勇敢认为,此次《八女投江》是在之前版本基础上打磨修改的升级版,在二度创作上,该剧守住传统,积极创新,深度刻画,同时紧扣全剧“诗画般壮美”的基调,运用灯光舞美、舞蹈造型和戏曲身段等,使得人物情感的推进一浪高于一浪,体现了强烈的现代感和恢宏气势。

《八女投江》的领衔主演是国家一级演员施燕萍,她首先谈到,这次来北京演出太幸运了,一来就得到了中宣部部长刘奇葆的接见,刘奇葆部长在听说淮剧演的是《八女投江》时说:“淮剧也拥有着很多观众,《八女投江》这部戏题材非常好,你们一定要好好演下去。”刘奇葆部长的讲话,给了施燕萍极大的鼓励,她说要以此为动力,多演戏、演好戏,让淮剧不断地再创辉煌。

谈到《八女投江》中冷云这个角色,施燕萍的理解是,冷云是一个智勇双全的指挥员形象,要塑造好这样一个人物,光凭唱功好是不行的,必须根据人物的性格特征,从人物的心理状态出发,才能唱出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唱传情,刻画人物。剧中有一段冷云听到丈夫牺牲消息后的“大悲调”唱腔,施燕萍表示,自己在演唱处理上,如泣如诉,清脆如裂帛之声,同时注重节奏的变化,情感的起伏,以最流畅的方式展现最悲伤的情绪旋律,每次唱到此处都能激起观众阵阵掌声。此外,在“投江”一场戏中,施燕萍大胆以静演动,以冷演热,恰当地表现了冷云的大无畏精神和沉着冷静的指挥员形象。当女战士们为掩护大部队而战斗到弹尽援绝,无路可走时,冷云明知道过江的船没了,本可趟过去的险滩也因涨潮不能过了,也知道战士们不会水,面临生死,她不是以死板的说教来动员大家,而是冷静地循序渐进,引导战士们迎接牺牲的考验,最终做出了投江的决定。

国家一级演员梁伟平,在剧中饰演日本俘虏兵高桥一郎,他在表演上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画,没有在外部过分张扬,而是通过细腻的表演,揭示了一个“未上战场先受伤”的大学生日本俘虏兵幡然醒悟的心理历程。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