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7月7日消息:今年以来,上海各文艺院团大胆改变传统经营思路,深化管理,强化自主经营和自我发展能力,在“以市场为导向,以演出为中心”的改革中取得佳绩,上半年演出场次超过4000场,不仅比去年同期增长5成,还创下了近10年来的最高纪录。
以上海滑稽剧团为例,今年上半年就接连排演了《啼笑因缘》、《方卿见姑娘》、《江南第一春》等4台大戏,演出场次达77场,同比增长1.4倍;仅《浦江笑声关不住》一台节目的票房收入,就相当于去年全年的总和。此外区属的人滑和青艺,人数不多,但上半年都演了64场,收入均达到150万元以上。
上海市五大剧种上半年的演出业绩也都十分可观。京剧院上半年演出175场,是去年同期的2.6倍;越剧院不仅在逸夫舞台演出了50场,赴外埠演出也大量增加。沪剧院坚持送戏下乡,上半年共演出142场。淮剧团坚持下基层演出,戏迷们敲锣打鼓地夹道欢迎他们,上半年演出整100场。连长期以来“门庭冷落车马稀”的上昆,由于坚持到校园演出,青年观众群进一步扩大,上半年演出了86场,接近去年全年的演出总场数。演出最多的是上海评弹团,今年上半年共演出了1403场。演出多了,效益好了,演职员的积极性也就高了,大家不辞辛劳,南征北战,使演出市场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可喜局面。
过去由于资金短缺,一个团体一年排上两三台戏就算不错了。而现在,随着创作机制的创新、投资的多元化和人才柔性流动,舞台新戏不断涌现出来。如海派京剧连台本戏《宏碧缘》引进了关派传人侯丹梅,话剧《秋千情人》从美国、加拿大引进演员和乐手。艺术院校和民间职业剧团也纷纷参与演出市场,分别推出了《欲望号街车》、《家》、《牛氓》、《单身公寓》等新作品,丰富了申城的演出市场。
作者 端木复 (摘自《解放日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