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半个多世纪之前,我还在上海读小学。那时候,每到晚上六时至八时,上海的街头巷尾、家家户户,几乎都在收听姚慕双、周柏春、笑嘻嘻的滑稽节目。一家人边吃饭,边听滑稽。兴致勃勃,雷打不动。常常都是被他们逗得前仰后合,笑得喷饭。当时除了他们,还有几个“响档”,像杨华生、张樵农、沈一乐,朱翔飞、袁一灵,杨笑峰、俞祥明、小刘春山等,都有相当大的号召力。

谈到滑稽,如果追根溯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周、秦时期的“优伶”。“优伶”,就是古代以歌唱、舞蹈、滑稽、杂技表演为业的艺人。《史记·滑稽列传》载:“优旃者,秦倡,侏儒也”。侏儒,是身材短小的人,常在宫中为帝王、贵族们逗乐寻趣。也称为“俳优”,或叫“谐戏”。到了隋、唐时期,在“参军戏”与“杂剧”中,经常出现以滑稽调笑为内容的小型表演节目,那时就正式称它为“滑稽戏”。

至于近代的江南滑稽,一般则认为来源于两个方面:一种是类似“相声”的曲艺形式,称为“独脚戏”。它是在民国初期,由茶馆里的“唱新闻”、街头卖梨膏糖的“小热昏”等发展而成。还有一种是以演喜剧、闹剧为主的戏剧形式,就叫“滑稽戏”。它主要受话剧的前身——“文明戏”的影响。将“文明戏”中一些“过场戏”与有趣的片段抽取出来,重新组织编排,结果形成了搞笑的“滑稽戏”。

江南滑稽,主要流行于上海及江苏、浙江两省。它的特点,主要是以学各地方言与各种曲调取胜。对其中方言与曲调的某些特点,予以一定的渲染与夸张,以达到诙谐、有趣的效果。像早期的江笑笑、王无能、刘春山、何双呆、易方朔等,他们所创作的《七十二家房客》、《调查户口》、《拉黄包车》、《十三个人叉麻将》、《钉巴》、《听无线电》、《金陵塔》等节目,一直流传至今,依然很受欢迎。建国后,文彬彬主演的《三毛学生意》拍成电影,曾引起轰动。近年来,由李九松与绿杨、王汝刚、毛猛达、陈国庆、姚祺儿等主演,并请“双字辈”老艺人加盟,拍摄了家庭情景电视剧《老娘舅》,共有一百多集。剧中的许多人物,活龙活现,在上海家喻户晓,有着极大的影响。

江南滑稽,以其喜剧的手法,成功地反映了当前的现实生活,吸引了中国最繁荣的地区——江、浙、沪一带的大量观众。遗憾的是,央视历届的“春节晚会”,却总是因“普通话”为由,没有让以学各地方言取胜的江南滑稽展示其独特的风采。中国这么大,方言这么多,让大家聆听一些各地方言的特殊趣味,未必一定就有多少障碍。既然,历届的语言节目中,允许演员能说东北话、河南话、山东话、唐山话、四川话、湖南话,那么,善说各地方言的“江南滑稽”,聊备一格,又有何不可?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