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茶一杯,小戏几曲,坐在安庆黄梅戏会馆的八仙桌旁品茗听戏,古雅之风扑面而来,艺术魅力尽在其中。这家新近开张不久的“茶戏楼”,是由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一团与企业联姻创办的,外地客商和广大戏迷花不多的钱就可以天天看到专业水平的黄梅戏演出。伴随着“打好徽字牌,唱响黄梅戏”战略的实施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黄梅戏在安庆已越来越火,走进民众和市场,走出安徽和国门,成为安庆市乃至安徽省最响亮的文化名片。

专业剧团改革释放活力

“是再芬黄梅戏剧院吗?你们能不能到我们这儿来演出?”现在,剧院隔三差五就会接到这样的电话,而且每一次,邀请方都会提出希望韩再芬本人能登台演出,名人、名团的效应已经显现。去年该剧院共演出98场次,创演出收入110余万元。黄梅戏《徽州女人》还应邀到香港为中国国际(香港)徽商大会演出,反响热烈。

作为全省文化体制改革的试点城市,2005年,安庆市将原市直的3家黄梅戏剧团整合重组成两个黄梅戏团,并推行“名人领衔制”,由韩再芬、熊辰龙、赵媛媛等名人担纲。同时,政府加大投入,改革用人和收入分配制度,推出剧目股份制、艺术项目招标等新的艺术生产机制。

由熊辰龙、赵媛媛负责的黄梅戏一团,立足本地演出市场,去年大小演出已达74场,演出收入达60余万元。复排并演出大型黄梅戏《孔雀东南飞》、《为奴隶的母亲》,并积极创排重点黄梅戏剧目《六尺巷》。该团还与市里一房地产公司合作,创建黄梅戏会馆,天天演、天天唱黄梅戏,深受社会各界好评。

与此同时,安庆市域内的县级剧团也都在改革中释放出了活力。宿松县黄梅戏剧团开起了“黄梅大篷车”,深入乡镇及周边省份演出。望江县黄梅戏剧团自2003年起,九下温州闯市场,一演就是几个月,站稳了脚跟,唱响了品牌。

民间班社市场绽放清香

“我家住在大桥头,起名叫做王小六”,人们熟知的黄梅戏《夫妻观灯》中,“大桥头”并非虚构,它就在表演艺术家严凤英的家乡安庆市罗岭镇黄梅村。2001年,该村的退伍军人章长友出资5万元组建了凤英剧社,在“大桥头”传承发扬黄梅戏艺术。剧社成员多是喜爱和擅长黄梅戏表演的农民,已排练了36本传统戏、72本折子戏,几年来共演出500多场。

在怀宁县,县里还将民间班社作为一项文化产业来抓,每两年举办一次黄梅戏民间艺术节。全县经常性演出的班社已有近20家,常年活跃于该县农村和湖北、江西、福建、浙江、广东等地,演出剧目既有古装戏,又有自编的现代小戏。石牌新声黄梅戏剧团去年还被中宣部、文化部等单位联合授予“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民间班社成为弘扬黄梅戏艺术的另一重要方阵。据不完全统计,全市黄梅戏民间班社已有100多家,它们原汁原味的演出风格,形象地展现了黄梅戏的原始风貌和泥土芬芳。

票友戏迷娱乐感受魅力

“出门三五里,处处黄梅声”,在有着“戏窝子”之称的安庆市,无论在茶楼酒市,还是在街头社区,不经意间那优美的唱腔总会飘进你的耳朵。社区文化、广场文化、纳凉文化红红火火,黄梅戏已渗透到居民的日常生活中,成为和谐文化建设的一大特色。

去年政府举办的中国黄梅戏艺术节便是广大戏迷们的盛会。他们不仅欣赏到了来自湖北,安徽省省团、兄弟城市以及新加坡戏曲学院等剧团带来的黄梅戏演出,而且还积极参与广场文艺演出,一显身手。黄梅戏票友大赛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000多名选手报名,来自各行各业,年龄最大的有70多岁,最小的只有6岁。

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浓厚的艺术氛围,也让众多的来宾深受感染,爱上了黄梅戏,爱上了安庆。来自美国新泽西州的安庆师范学院外教安娜也被黄梅戏美妙的唱腔所吸引,不仅拜师学起了黄梅戏,还试着用英语翻唱《天仙配》。甚至连进入安庆港的外籍船舶上一些外籍员工也爱上了黄梅戏,柬埔寨籍“海川2号”货轮印尼籍轮机长一连3个晚上都泡在茶馆里听戏……

艺苑一奇葩,春风几度开。在成功申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黄梅戏这一“中国的乡村音乐”,必将在改革的春风里唱得更响,声名远播,芳香四溢。

(摘自 《安徽日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