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是“黄梅戏之乡”,经过两百年的传承,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在这片沃土上,黄梅戏犹如一位散发着浓郁泥土气息的小姑娘,从“羞羞答答”历练得“落落大方”、“风姿绰约”,成为中国博大精深的地方戏剧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1年,中央颁布了“改人、改戏、改制”的戏曲“三改”政策,安庆认真贯彻这一方针,使黄梅戏得到了新生。第二年,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王少舫代表安庆赴上海参加华东地区第一届文艺汇演,带去了传统小戏《打猪草》、《蓝桥汲水》,现代戏《柳树井》,折子戏《路遇》,他们以清新质朴的表演风格、优美动人的唱腔轰动了上海。

真正使黄梅戏走向全国、远播海外的是《天仙配》。1954年,由严凤英主演的舞台剧《天仙配》参加了上海第二届华东文艺汇演,取得极大成功。1955年拍成电影后,据中国电影发行总公司的汇编材料统计,截至1959年年底,《天仙配》电影正式向9个国家及港澳台输出、观众近29万人次,国内放映1.5万场、观众逾1.4亿人次。

后来,在上世纪50年代末,严凤英再度推出了不朽之作《女驸马》,毛泽东看过演出给予高度称赞,老一辈革命家周恩来、董必武、陈毅等都看过安庆的黄梅戏,越南领导人胡志明对安庆黄梅戏更是情有独钟。黄梅戏在全国又刮起了一阵“黄梅风”,巅峰时期全国黄梅戏剧团达到50多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黄梅戏迎来了再度辉煌,从人才、剧目、表演风格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随着一大批黄梅戏传统剧目的再现和《失刑斩》、《慈母泪》等新戏搬上舞台,以及像田玉莲、麻彩楼、丁同、刘广慧、斯淑娴等一大批为观众熟悉的黄梅戏演员的复出,在安庆又掀起了声势空前的黄梅戏热。最高峰时,安庆有五个剧场同时演,一个剧场一天演三场仍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戏曲的黄金期,黄梅戏在娱乐形式风起云涌之时,表现了良好的前瞻性,果断选择了和新兴的传播手段———电影和电视结盟。1984年,由安徽电视台拍摄的电视剧《郑小姣》让年仅16岁的韩再芬一夜成名。接下来,《七仙女与董永》、《女驸马》等数十部黄梅戏电视剧的推出和连续摘取《大众电视》“金鹰奖”更在全国创造了收视率的神话。

黄梅戏影视作品的风生水起,有力地推动了黄梅戏舞台剧的创作。1989年,韩再芬携《血狐帕》和《杨玉环》两台新编剧目进京演出,产生一定影响。1992年、1995年,安庆又连续举办了两届黄梅戏艺术节,不仅推出了一批新创剧目,更重要的是进一步确立了“黄梅戏之乡”的地位,使黄梅戏成为安庆的文化品牌和金色名片。

作为“黄梅戏之乡”,市委、市政府在发展黄梅戏上不遗余力。1999年,推出《徽州女人》,这台戏不仅揽括了全国各类大奖,还曾连续在全国各地演出百余场,参加了中国艺术节和中国戏剧节两大国内顶尖艺术赛事。韩再芬也凭借这部扛鼎之作荣获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

2000年,黄梅戏故事片《山乡情悠悠》荣获了中国电影最高奖———华表奖。2002年,《孔雀东南飞》参加第八届中国戏剧节,并荣获多项大奖,主演赵媛媛荣获“梅花奖”。

2003年,安庆又举办了第三届黄梅戏艺术节,推出了《为奴隶的母亲》、《知府黄干》等优秀剧目。2006年,第四届黄梅戏艺术节规模更是空前,推出了《六尺巷》、《槐树谣》、《碧血青锋》等好作品。2007年以后,又推出了《美人蕉》、《徐锡麟》、《红楼探春》等作品。

与此同时,安庆在演出市场的开拓上也取得了可喜成绩,绝大多数市县黄梅戏剧团每年演出百余场,望江县黄梅戏剧团用14年时间闯开温州市场,每年演出逾300场。市级剧团主要面向国内大中城市和港澳台地区,县级剧团主要面向农村,市县剧团足迹遍布全国20多个省,被人们称为独特的“黄梅现象”。(张渺)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