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王国维戏曲论文奖评述
刘祯
中国王国维戏曲论文奖是诸多戏曲奖中唯一的由国家权威研究部门主办的戏曲学术奖。近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浙江省文化厅、浙江省文联、中共海宁市委市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海宁杯”王国维戏曲论文奖在各方面的关心和支持下取得了圆满成功。这次评奖活动收到了来自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包括台湾、香港地区)的参评论文共102篇。齐建华《戏曲艺术的市场意识与观众意识》、束文寿《论京剧声腔源于陕西》、徐宏图《内坛法事外台戏》、丘慧莹(台湾)《场上案头的左右倾斜》、王夔《黄梅戏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及对策》5篇论文获得了一等奖,王万岭《金代院本并非“行院之本”》等10篇论文获得二等奖,王馗《二十世纪目连戏研究简评》等15篇论文获得三等奖,尹蓉《明代教坊剧〈八仙过海〉初探》等33篇获得提名奖。
这次评选,从一个方面比较集中地反映了2002年至2003年戏曲学的最新成果。纵观100多篇参选论文,可以说涉及戏曲的各个方面,举凡戏曲理论美学、历史文学、表演导演、音乐舞美、剧种发展、比较研究、文化与性别研究、剧团管理、市场与观众等等,无所不包,论述周详,整体学术质量有明显提高。
对戏曲现状和市场观众的关注,是学者们理论联系实际、肩负艺术责任和使命的重要表现。戏曲现状的萎缩困顿,观众的日渐减少,市场的经营开拓,在戏曲步入21世纪后受到研究者格外的关注,这关系到戏曲能否作为一种传统艺术实现向现代的历史蜕变。不少文章探讨了戏曲市场和观众,如齐建华《戏曲艺术的市场意识与观众意识》、王夔《黄梅戏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对策》,前者就戏曲艺术的市场意识与观众意识问题,从历史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微观与宏观、国内与国外相结合,进行了深入、学术性的探讨,指出戏曲艺术积极地适应市场的文化消费,应注意和把握:一、艺术性与观众性的统一;二、艺术性与市场性的结合是戏剧赖以生存的基础;三、传统性与现代性的结合乃是中国传统戏剧延续发展及融入当代文化市场的一种重要选择策略。认为:“中国戏曲的文化张力不可能滞留于已消失了的历史时空中,它应当具有新的历史与美学意义。惟其如此,古老的中国传统戏剧才能在当代文化范畴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后者着眼的是近年在全国颇有影响的剧种黄梅戏,2002年作者对安徽省有关剧团等部门进行调研,并对100多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作者创作、舞台搬演、观众欣赏三个层面去认识黄梅戏的发展现状,实事求是,很有针对性、现实意义。黄梅戏发展现状是当今戏曲剧种发展现状的一个缩影。作者据调研就黄梅戏发展中所存在问题提出的建议和对策,对黄梅戏的未来及政策制定有积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台湾学者丘慧莹是两届论文评选中唯一一位荣登一等奖的港台地区作者,她论文的副标题是“谈明清文人对戏曲剧本的品评标准”。作者注意到,明清之时,文人对戏曲剧本有着两条完全不同的思路,一是将戏曲视为抒发个人情志的载体,当成是诗词之余的另一类文体———曲体。一是视剧作为表演艺术的文本,必须配合舞台实践。作者提出回归戏曲本质的品评观点:“在中国戏曲中,为数众多的明清文人剧作,如果从文学性的角度着手,的确提高戏曲剧本文学的高度,但依此作为判断戏曲剧本的标准,有可能是一条歧路。将明清文人剧本文本视为一种文学样式来研究及探讨,在戏曲文学史上有其意义;但研究中国戏曲史若以此为品评原则,就是未能正视戏曲剧本作为表演艺术演出底本的本质。长期以来,不论明清文人或是近代学人,过分强调戏曲剧本的文学性,观点明显误差,并对戏曲研究的全面性,产生了文人角度的偏执。”对于戏曲史学研究者来说,这种观点深刻、新颖而富有启发性。
史学研究是戏曲学的传统强势,有深厚的学术积淀,王国维的贡献即主要体现在史学研究方面。但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也迷失了许多历史的真象。以号称国剧的京剧来说,它的历史形成还是一个谜。一般认为,清代乾隆五十五年徽班进京带去二黄调,道光年间湖北艺人又传去西皮调,二者在京同台合流,形成“皮黄”,标志京二黄京剧的诞生。束文寿在汲取前人认识观点的基础上,通过追溯考证相关历史记载和对比研究现存的实体实物后,认为京剧的声腔源自于陕西;陕西最古老的声腔剧种,历史上曾被称为“秦腔”“二黄”“土二黄”“汉调二黄”,建国后才改称为汉剧的陕西二黄戏剧种才是产生京剧的真正母体,是所谓“皮黄”腔系剧种的根本源头。论文爬梳细辨,资料颇富,论证严密,如果观点成立,那将改写京剧形成的时间,不是200年,而是300年。
金院本是中国古代戏曲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但金代只存有“院本名目”,对“院本”形态难有真正的认识,长期以来人们对金院本的理解、认识都信从明代朱权的“行院之本”说。对此,王万岭《金代院本非“行院之本”》提出异议,认为:“金院本与后来的元明院本有很大的区别,也与所谓的行院没有直接关系。金院本的‘院’字并不是‘行院’的简称,应是由金代宣徽院汉人教坊的‘官本杂剧’演化而成。”这一观点与朱权等传统看法完全不同,“行院之本”以王国维的理解创作和演出主体是倡伎艺人,而宣徽院教坊演出本则属于官方的,一民间,一官方,差距甚大,意味悬殊。
文化学、宗教学、民俗学的研究是戏曲学近年研究的热点,出现许多成果,拓展了戏曲研究的领域和空间,尤其是注重田野考察与文献记载相结合的目连戏、傩戏研究,从理论思维到方法手段都焕然一新。这次评选有不少涉及这些内容的文章,其中徐宏图副标题为“论中国戏剧与宗教关系”的《内坛法事外台戏》是比较突出的一篇。作者从戏剧的历史与现状入手,以田野调查所获资料为依据,多以浙江的地方戏为例,认为中国戏剧的起源与宗教密不可分,是宗教仪式戏剧化、舞台化、民俗化的结果。以宗教仪式为载体,作为内坛法事的组成部分,赖宗教仪式以生存,并从宗教仪式中获得大量观众和市场。对近年来比较流行的戏剧宗教说作了比较系统、全面的论述。
对演员、作家作品的性别身份研究是其中人们所比较多涉及的内容,比如《论优伶的社会性别身份》、《古典戏剧之女强男弱论》、《男旦艺术文化心理管窥》、《从〈窦娥冤〉看关汉卿的男权本质》等,这些文章从性别、文化、心理等视角切入,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给人别开生面的感觉。它如《〈申报〉戏曲广告及其意义》、《越调衰落的音乐检讨》、《试论明清时期的“士子献祭”戏》等论文,或选题新颖,或剖析有力,取得较好评价。
当今世界科技的日新月异,传播媒介的现代化,使传统戏剧与当代社会的距离更多变化。继以纸张为媒介的报刊、以电波为媒介的广播、以电视图像为媒介的电视之后,网络成为传播领域的第四媒体。在新的科技、传播手段发展中,戏曲如何应对,一些学者开始研究这一前沿课题,如王廷信《互联网与戏曲传播》,通过大量的统计、分析和比较,认为互联网的戏曲传播是喜人的,但是目前大多数网民仍然是18岁至40岁之间的青年人(占网民数量的72.8%),而在现实生活中,喜欢戏曲艺术的观众多为中老年人,网上大量的戏曲资源,对于许多戏曲爱好者来讲不能利用,今后随着计算机的进一步普及,戏曲的网络传播规模也将逐渐扩大。“互联网是全球性的互动传播媒体,是目前覆盖面最大的媒体。网上传播必然会影响剧种在现实中的传播。”
第二届中国王国维戏曲论文评奖是对2002至2003年度戏曲研究的一次检阅,颇多新创,它的收获反映了这一时期戏曲学的成果和学术动向,应引起我们重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它参与的广泛性和作者知识、年龄的构成,某种程度上反映了21世纪初戏曲学学术队伍的构成、水准和研究走向,是非常可喜的。文化部和浙江省已将这次评奖的颁奖活动和学术研讨会纳入第七届中国艺术节,成为国家艺术节理论学术研讨的重要内容。
(摘自 《中国文化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