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博物馆坐落在安庆市皖江公园内,建筑面积达4000平方米,陈展面积1800平方米,由陈列区、宣教区、互动区、戏剧资料信息研究中心、办公区和设备区组成。博物馆分为“戏曲之乡,源远流长”、“黄梅绽放,梨园奇葩”、“梅开数度,生机无限”、“凝心聚力,再创辉煌”和“黄梅戏舞台美术展览”五个部分,既有用16毫米老式放映机放映原版《天仙配》等黄梅戏老电影的“怀旧放映区”,也有雾幕成像、幻影成像、大型触摸屏等现代展示设备,许多珍贵的实物及历史照片属首次亮相,一定程度上再现了作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黄梅戏一个多世纪以来诞生发展的曲折历程。
徽班映丽始自石牌
走进展室,一个安庆岳西县出土的元代戏剧人物瓷枕,以及程长庚等徽班名角的照片格外引人注目,它们见证了安庆作为戏剧之乡的悠久历史,也说明黄梅戏之所以能在这块土地上成长起来绝非偶然。
史载,汉代安庆潜山人左慈在曹营宴会上作“鲈鱼幻术”(即魔术),众人皆惊;孙策攻皖城,则一次“得百工鼓吹部曲三万余人”,可见当时安庆百戏之盛。东汉以降,安庆境内诞生的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等乐府民歌,为发展说唱艺术提供了条件。特别是明朝末年,安庆枞阳人阮大铖“以临川之笔,协吴江之律”,创作《燕子笺》、《春灯谜》等“石巢诸剧”,流传至今。其驻安庆天台里的阮氏家班,更是“誉满江南,于世为冠”。
清朝,安庆作为安徽省府所在地,成为区域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一度流落民间的戏曲艺人逐渐汇聚到安庆城西徽商云集的石牌口,创造出以“安庆花部合京秦二腔”为特色的徽剧,享誉江南,并随着徽商船队从安庆唱红苏杭扬州,最后“徽班晋京”,唱到北京清廷,被时人称作“梨园佳弟子,无石不成班”。经高朗亭、程长庚等数代艺人创新发展,最终荟萃多种声腔而形成京剧,留下一段“徽班映丽,始自石牌”的梨园佳话。
黄梅诞生扎根乡土
黄梅戏就是在徽班演员大批进京后开始萌芽的。黄梅戏的出现,改变了戏曲仅仅为达官贵人、富商豪绅服务的历史,成为扎根于下层民众的草根艺术,因此也获得旺盛的生命力。博物馆以大量图片及实物客观地反映了黄梅戏初创时期的演变情况,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安庆民间仍流传至今的高腔、文南词、桐城歌、弹腔、曲子戏等曾给黄梅戏以丰富滋养的原生态艺术形式。
清道光咸丰年间,湖北黄梅一带连遭天灾,期间太平军与湘军又在此连年征战,人民困苦不堪,纷纷东逃至相对富庶的安庆附近各县,还有皖北凤阳一带南下的逃荒者,他们中的一些人靠演唱黄梅调、采茶歌,或表演花鼓灯为生,为民众喜闻乐见。清光绪后,一些演过徽剧的艺人如蔡仲贤等受此启发,便与民间艺人胡普伢等联合,借用黄梅调、花鼓灯及本地民间歌舞加以改造,演绎奇闻轶事,在庙会或逢年过节时演出,从道情到两小戏、三小戏,从业余演唱到结为“草台班子”,从“三打七唱”到逐渐丰富器乐舞美,从口传身授、手抄笔录到出现“36本大戏72本小戏”经典剧目,逐渐形成了黄梅戏这个新的戏剧形式。
沐浴春风名扬四方
黄梅戏真正焕发青春活力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 1952年安庆黄梅戏代表队赴沪参加华东区文艺调演的合影、1954年参加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获奖人员合影等珍贵历史照片,使人感慨万千。正是这两次演出和随后安徽省黄梅戏剧团的成立,黄梅戏电影《天仙配》、《女驸马》的拍摄,黄梅戏这个“散发着泥土芬芳”的草根艺术才不断得到规范、完善和繁荣,并从安庆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著名黄梅戏艺术家严凤英、王少舫拍摄《天仙配》时穿过的服饰,以及他们早期的一些照片,令许多参观者驻足流连。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严凤英就没有黄梅戏的今天。正是在共产党领导下,严凤英、王少舫等一代天才黄梅戏艺术家们创造性地充分发挥才华,以无与伦比的艺术成就将黄梅戏艺术推到了最高峰,并为其兴盛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张1988年1月26日载有《毛泽东看黄梅戏》通讯的《人民日报(海外版)》影印件,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会见黄梅戏演员的照片,都挂在显著位置,直观地表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黄梅戏的重视和支持。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新一代黄梅戏代表人物已走向成熟,《郑小姣》、《七仙女与董永》、《山乡情悠悠》等黄梅戏电影、电视剧,将黄梅戏带进千家万户,连获大众电视金鹰奖和中国电影华表奖。 《徽州女人》、《孔雀东南飞》、《徐锡麟》等新编黄梅戏优秀作品受到广泛好评,迎来了黄梅戏发展的又一个高潮。博物馆中大量的实物和照片,集中反映了新时期黄梅戏的发展成就。近年来,在登陆国家大剧院、打造艺术精品的同时,黄梅戏仍保持了以城乡基层为依托,服务当地经济文化建设、服务普通群众娱乐生活为已任的“草根”传统。在各类剧团演出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安庆市县两级的多数黄梅戏剧团每年演出仍在百场以上,足迹遍及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有的还应邀到香港、台湾地区乃至日本等地演出。(向旸 姚林)
(摘自 《安徽日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