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子窑是个村庄的名称,其具体位置在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平山镇津山村)。罐子窑不仅仅是因生产陶器而远近闻名,而且罐子窑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罐子窑人会唱黄梅戏。关于罐子窑人唱黄梅戏,安徽《怀宁县志》有过记载,并美其名曰:“戏窝子”罐子窑。
罐子窑人唱黄梅戏,我从小就耳濡目染。我爷爷曾是罐子窑戏班的一名编外人员,负责打小锣。记忆中,每当收音机或电视机里播放黄梅戏的时候,爷爷就会放下手头的农活,随着优美的音律有节奏地击打桌面,神情极其陶醉。
我真正意义上知道乡亲们会唱黄梅戏是上小学的时候。当年,村里和周边乡村一些人家办喜事都会请戏班子唱场黄梅戏来助兴。十几根木桩撑起几块木板就是戏台,几件长衫短褂就是戏服,一张桌子两张椅子就是道具。每次开演大戏之前,演员们都会即兴表演小段子。在我的印象里有个“一只蛤蟆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蛤蟆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的《钓蛤蟆》段子特别有趣。我之所以记住这个段子,一是它有数学知识技巧,二是因为唱这个黄梅小段的丑角叫何义泉,一个地地道道的罐子窑人。
应该说,何义泉先生家庭是个名副其实的“黄梅世家”。何义泉的父亲何世勤先生、母亲阮银枝女士同是怀宁县黄梅戏剧团创始人之一,何世勤曾任“怀宁剧院”主委(团长),为黄梅戏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后来,何世勤、阮银枝夫妇因业务水平优秀而被荣调安庆,帮助组建了当时的安庆专区黄梅戏剧团。关于何世勤的舞台生涯,有文史资料称“演员何世勤戏路宽,能戏颇多,最著称的是丑行戏,他扮演的《牌环记》中的江四舅、《鸡血记》中的王香保,《闹黄府》中的杨三笑等人物,不仅诙谐风趣,还带有点阳刚之气,演来别具一格。”由此看来,何义泉是得到了他父亲真传,后来成了舞台上赫赫有名的专职丑角。我小时候见过何世勤、阮银枝夫妇。因为何老先生兄弟、姐妹等家人都住在罐子窑,他们每年都会从安庆回来探亲,还给我们发过糖果。
何义泉的弟弟何成结先生也是从事黄梅戏研究工作,在黄梅戏文艺界的知名度不亚于任何一位黄梅戏名角。现为安庆市剧协副主席、黄梅戏艺术杂志执行副主编。我之所以记得他,是因为他曾写过一部名为《杨柳记》的剧本,后被安徽电视台改编成电视剧搬上了荧屏。当年《杨柳记》播出后,何成结就成了罐子窑人的骄傲,成了年轻人学习的榜样。何成结我既熟悉又不熟悉,说熟悉是因为我父亲的老相册里有他俩年轻时的合影,说不熟悉,是我至今还未见过他本人。
除了何氏父子外,罐子会唱黄梅戏的还有潘氏父女。潘氏父女中的父亲名为潘由之,女儿名为潘根荣。其实潘家与何家相距不过三十米,两家的关系也非同一般。潘由之老先生是何世勤的老师,这一点,潘由之的外孙、著名作家、导演潘军先生曾经在他的散文《我的戏园子》里有过说明。潘由之原本是个陶瓷手艺人,为了唱黄梅戏他毅然丢下手艺进了黄梅戏的乡班,唱上了青衣,后来成了黄梅戏历史上的著名老艺人之一。听长辈们说潘根荣女士从小在戏班子里长大,9岁的时候便登台演出,艺名“小由之”。作家潘军曾用这样一组文字来写过他的母亲“虽说母亲没有进过学堂,但天赋过人,她很快脱颖而出,在石牌乃至安庆这一带,她算得上少年成名。当年怀宁黄梅戏剧团只要海报上挂出潘根荣的名字,票房一定十分可观。每年春节期间,从初一到十五,票都预先订光了,中午还得加演日场。母亲除了演过黄梅戏《天仙配》、《女驸马》、《白蛇传》、《打金枝》、《宝莲灯》、《蝴蝶杯》、《碧玉簪》等古装剧目外,还出演过《沙家浜》、《红灯记》、《江姐》、《党的女儿》等现代戏。母亲的唱腔非常的纯朴,有黄梅戏特有的那种韵味……”。由此可见潘根荣在黄梅戏艺术生涯的造诣和成就。遗憾的是,我的记忆里已无法想起潘根荣的面容,但时至今日罐子窑的老人们一提起潘根荣都无不交口称赞,充满了自豪。
安徽怀宁是黄梅戏的发祥地,有“梨园佳弟子,无石不成班”之说。这“石”,指的是怀宁老县城所在地石牌镇;此“班”是指石牌周边地区以唱黄梅小调为主的草台班子。我的老家罐子窑距离石牌镇不过十华里,一个不到百户人家的小村子,潘家父女和何家父子以及程神明、吴章送等艺人先后从这里走出去并活跃在黄梅戏舞台上,他(她)们为黄梅戏的传播和传承建功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黄梅丝竹声不断,艺苑黄梅永飘香,《怀宁县志》说罐子窑是“戏窝子”,我觉得这应该是对罐子窑和罐子窑的黄梅戏艺人最贴切最崇高的评价吧。(作者:怀宁吴政)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