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专业演出团体颇不景气的时候,怀宁黄梅戏民间班社却从窄窄的田埂,一路唱响,唱红了千家万户——

霜风起,锣鼓响。初冬是怀宁县民间黄梅戏班社的艺人们最繁忙的季节。20多家常年演出的民间班社,每家每年演出至少几十场,累计高达4000多场。

培育市场黄梅再创新天地

怀宁被誉为徽剧的发祥地,黄梅戏也在这里生根发芽。俗语“无徽不成镇,无石不成班”中的“石”,就是指该县古镇石牌。怀宁县一面加强对戏曲文化的保护,一面放手让民间班社发展,黄梅戏民间班社始终焕发出旺盛的活力。

为让班社在新形势下焕发新的生机,该县从注册登记、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扶助。政府还在民间培育戏剧专业户,通过带头人带动创作和演出的发展。县文化部门每年都拿出专项资金举办培训班,引导发展黄梅戏“沙龙”和黄梅戏“票友”。县政府还多次举办黄梅戏民间班社调演,几十个民间班社上台切磋。目前,戏班中多数演职员都来自当年县文化馆的培训班。

从2005年起,县里就着手实施黄梅戏剧种原生态保护。在群众基础深厚的石牌、洪铺、公岭等乡镇,政府建立了黄梅戏民间艺术生态保护区,为黄梅戏艺术产生、传播和继承保留了相对稳定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环境。有关部门还引导黄梅戏依托元宵节、端午节、重阳节民族传统节日及民间婚庆等载体,让黄梅戏在社会民俗的延续中得到保护。

如今,在怀宁城乡,请人看戏还是一种常见的文化消费活动。据统计,全县城乡每户每年在黄梅戏欣赏上都要花费10元以上,每年不出村就可以看到6场大戏。

创新机制民间班社走浙闽

有了生长发育的沃土,草根的民间班社发展迅速。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班主王才根的带领下,石牌新声剧团从一把胡琴、一条扁担起家,20多名成员长年活跃在城乡各地,年均演出600多场、收入20多万元。剧团还曾作为全省民间班社代表赴首都交流发展经验。多年来,像石牌新声剧团一样,该县洪铺、公岭等黄梅戏剧团跑遍了省内,有的还远涉浙江、广东、福建等地。

民间班社越唱越红,机制创新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政府放手,民间班社内从组织形式到艺术生产都与市场无缝接轨。剧团实行班主负责制,班主就是老板;一些老板既会演戏,又是剧团资产所有人,对资金分配、艺术生产及日常管理拥有自主权,能迅速应对市场的变化。实践中,他们创造出独特股份制等灵活的分配方法。比如,在内部成员一专多能的情况下,分配时不分班主和演员、主要演员和次要演员的区别,一人一股,演出总收入按股平均分配。有的则坚持按劳取酬,以戏定角、以角定分、以分计酬,班主视当月、当季每人的演出贡献、艺术水平、思想作风等内容评发奖励工资。形式多样的分配方式,激发了演职人员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更重要的是,虽然市场在农村,但是他们却引入先进的市场营销机制。班主不但联系演出市场,而且还聘用专业的演出经纪人;而有的经纪人通过参股,直接参与剧社的经营。农民何金龙依靠4个经纪人,一次就在福建签订了6个月的演出合同。经过多年摔打,大多数班社都有了相对稳定的演出市场,一般每年演出10个月以上,每人纯收入都过了万元。

规范引导老戏唱响新农村

该县多方入手,防止只注意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破坏发展整体的短期行为出现。县里在出台行业自律措施的同时,连续多年开展全国范围内的黄梅戏民间班社展演,通过展演相互促进、相互学习。现在,为保证演出质量,许多剧社在一些重要角色和关键岗位上,随时根据演出需要,高薪聘用专业剧团在职人员,确保演出跟上观众不断变化的口味。

政府还引导剧社结合新形势,推出新作品、新剧目,宣传计划生育、移风易俗,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气加油。每年,这些民间剧社都能结合新形势,迅速推出一批新戏,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互促进。他们排演了反映普法题材的《慈母泪》,反映计划生育题材的《生个女娃一样好》等原汁原味的乡土剧目,在艺术地教育群众的同时,也获得了市场的认同,并多次获得各级艺术奖项。新声剧团已被中宣部表彰为“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先进集体”。今年,该县被省文化厅正式命名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其中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包括民间剧社在内的各种力量,对黄梅戏的传承、保护和开发。

扎根基层,直接为人民大众服务,天然的“草根意识”,使怀宁民间班社具有给一块泥土就发芽、送一片阳光就灿烂的顽强生命力。而政府在管理引导之外,提供他们成长所需要的阳光和土壤似乎更加重要!(胡劲松、吴良伦、钱续坤)

(摘自 《安徽日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