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传统剧目,又名《七仙女下凡》、《董永卖身》,敷演董永行孝遇仙事。原本写秀才董永卖身傅家为奴,以所得银钱葬父,孝行感天。恰七仙女有思凡之意,玉帝乃命七仙女下凡,与董永配合百日夫妻。董永于上工之日,在槐荫树下与七仙女结为夫妻。后七仙女一夜织成十匹锦绢,傅员外将三年长工改为百旧;又收董永、七仙女为义子、义女。百日期满,夫妻二人辞工回家,途中七仙女告知董永实情,并赠罗裙、白扇宝,约定来年二月十五日送子相会后,在槐荫树下重返天庭。董永进宝得官,归途又逢七仙女送子下凡,董永后与傅员外之女结为夫妇。
《天仙配》是黄梅戏早期积累的“三十六大本”之一。1952年班友书整理《路遇》一折,将董永改为农民,七仙女为思凡主动下嫁,增强了路遇时的喜剧性。后又经班友书、刘芳松、郑立松、王圣伟等加工,于11月应华东区行政委员会文化部之邀,赴上海市演出。剧中董永、七仙女、土地分别由王少舫、潘璟琍、丁紫臣扮演。演出获得成功,整理本也得到了肯定。一些兄弟剧种的剧团和部队文工团先后观摩学习,北方昆曲著名演员白云生也亲赴安庆移植此剧。
1953年5月,陆洪非根据胡玉庭口述本、安庆坤记书局刻本改编全剧。删去傅员外认董永为义子,董永与傅家小姐成婚等情节,“突出了古代劳动人民反封建剥削的强烈愿望”。同时又删削了董父等十多个无关紧要的人物,将全剧压缩成《卖身》、《鹊桥》、《织绢》、《满工》、《分别》七场。唱词大多新写,在保留了朴素的民间色彩的同时又提高了作品的文学性。
1953年9月,这一改编本由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排练,在安庆首演。1954年9月25日到11月2日,《天仙配》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轰动上海,获得剧本一等奖、优秀演出奖、导演奖、音乐奖,扮演七仙女、董永、三姐的严凤英、王少舫、潘璟琍获演员一等奖,王文治获乐师奖。
1955年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根据《天仙配》的舞台演出本,由桑弧重新整理拍摄影片,石挥导演,严凤英、王少舫主演,获得文化部颁发的1949年至1955年优秀影片奖。1956年2月影片开始发行,受到了国内外广大观众的欢迎。《天仙配》也因此成为黄梅戏的保留剧目之一。
1956年以后,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又参照电影文学本,对舞台演出本做了几次修改,基本稳定于起自《鹊桥》、终于《分别》的六场格局。潘汉明、王文治、方绍墀、时白林等先后参与了全剧的音乐设计工作。
1963年香港繁华电影公司和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联合拍摄了我国第一部宽银幕彩色黄梅戏戏曲片,由夏承平饰董永、董文霞饰七仙女,易名《槐荫记》,黄梅戏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其后濮本信又据董永传说,新编了神话故事剧《七仙女与董永》,由安庆市黄梅戏三团演出。1985年又由安徽电视台拍成六集同名黄梅戏电视连续剧,吴文忠、陈佑国导演,汪静饰七仙女,马自俊饰董永,该片获全国第四居《大众电视》“金鹰奖”优秀戏曲片奖。1990年安徽电视台、黄山音像出版社、海威特音像有限公司联合摄制了由陆洪非、林馥琴编剧,曹建坤导演的四集黄梅戏电视连续剧《天仙配》,荣获1990年第八届。《大众电视》“金鹰奖”优秀戏曲片奖。
1981年江苏电视台拍摄了当涂县黄梅戏剧团演出的《七仙女送子》。1982年上海电视台摄制了安徽省黄梅戏学校演出的《天仙配·鹊桥》舞台艺术片。1992年10月,在中国首届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上,安庆电视台录制了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演出的舞台戏曲片《天仙配》。
陆洪非及其对《天仙配》的改编
《天仙配》老本,见于《安徽省传统剧目汇编·黄梅戏》第四集(胡玉庭口述本),《黄梅戏传统剧目汇编》第3册,《湖北省地方戏曲丛刊》第61集(俱为余海先述录本)。《路遇》整理本,于1954年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印行单行本。《天仙配》改编本先后收刊于《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剧本选》、《中国地方戏曲集成·安徽卷》、《安徽戏剧选》等选集中。上海文艺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分别刊行过单行本。
新中国的安徽文学史上,戏剧文学一直占有重要地位。这与陆洪非先生杰出的戏剧创作分不开。
陆洪非,曾用名陆鸿飞,笔名陆沉、路程、陆耕、洪非等。 1923生于安徽省望江县华阳区杨长乡牌楼村。受粗通文字又喜爱看戏的父亲影响,较早就开始接触戏文、抄录唱本,并搜集了300多首民歌。 1949年前,他就曾在芜湖《皖民日报》、望江《燃犀报》、合肥《皖报》和安庆《新皖铎报》等担任副刊编辑和记者,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太湖、望江中学担任语文教师,后进入安庆地区行署文教科,与戏剧结下不解之缘。 1952年,他撰写了《从农村到城市的黄梅戏》一文,被收入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华东地方戏曲介绍》一书,是黄梅戏研究的早期文献。 1954年初,他调入刚成立不久的省黄梅戏剧团任专职编剧,所完成的主要戏剧作品有黄梅戏《天仙配》《女驸马》《春香闹学》《砂子岗》《宝英传》《桃花扇》《焦裕禄之歌》《年轻一代》《电闪雷鸣》等以及庐剧《打桑》(根据庐剧传统剧目整理)和歌剧《春茶记》。其于黄梅戏剧本文学方面的成就直接引发了黄梅戏的“一度辉煌”。除此之外,他还主持编校了10卷本的《安徽省传统剧目汇编·黄梅戏》(1957),出版了《黄梅戏源流》(1985)、《皖戏丛谈》(2004)等著作,并参与了《中国戏曲志·安徽卷》的编辑出版工作。
其中,陆洪非最为经典的作品,就是对于传统黄梅戏《天仙配》的重新创作、改编,经他改编后的《天仙配》被收入《中国当代十大悲剧集》并荣登“建国50周年50部经典剧目”之列。
《天仙配》改编自同名黄梅戏的传统剧目,原作内容比较庞杂,主要是宣扬传统孝道,表现社会对董永“卖身葬父”孝行的褒赏。其中还有董永与七仙女分别后,董永用七仙女所赠之“罗裙”“白扇”进京献宝得官,又续傅员外之女傅赛金为继室的情节。
陆洪非全本《天仙配》的改编(此前,安庆地区剧作家曾整理演出过《路遇》一折),首先在思想性上有较大突破,这突破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是变弘扬孝道为讴歌自由爱情,顺应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众所周知,“七仙女下凡配董永”是一个流传千年的民间故事。其基本情节是董永“卖身葬父”感动了上天,玉皇大帝即派膝下七公主下凡,与之结配“百日姻缘”,明显地表现了正统文化对孝道的褒奖。这与建国之初摈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旧有包办婚姻秩序,建立青年男女自由恋爱、自主婚姻的新的婚姻观念和社会思潮颇相违背。是时,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刚刚颁布,作为那个时代的青年知识分子,陆洪非首先就对董永和七仙女的爱情本质作了思考。变七仙女的“奉命下凡”为“偷跑下凡”,让七仙女在天宫看到“忠厚老实”的董永便首先萌动了爱恋之心,便“私下凡尘”,与董永缔结了“槐荫树下好夫妻”。董永和七仙女的成功结合,是新婚姻规则对旧规则的战胜;是新婚姻道德对旧道德的冲决,成为新婚姻观念的一首凯歌。
其二是变董永的秀才和官宦身份为农民身份,弘扬了劳动创造幸福的时代观念。新中国的建立,使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全社会的情感天平倾向下层劳动者。旧本黄梅戏《天仙配》中的董永起初是一个家境贫寒、尚未获得功名的穷秀才,其后,由于七仙女的帮助进而受封得官。可以看出,董永的幸福都由外部“施舍”而得,含有不劳而获的成分。陆洪非的改编取消了董永的秀才身份,还以草根身份,使之紧贴当时社会价值取向和大众情感诉求,成为一个具有时代意味的典型人物形象。也正是因此,七仙女虽然仙女身份未作改变,但其下凡后从思想感情到表现行为也都彻底地“农民化”了,成为一名可以和董永无缝对接的“村姑”。这一点,电影《天仙配》的导演石挥就曾明确指出:“董永不能娶一个文质彬彬、弱不禁风的老婆,它必须与一个不怕穷苦、能劳善作的人共同生活,这样才符合人民的想像。 ”在这一点上,七仙女完成了与董永的身份与精神同构,使得“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的爱情境界和生活理想有了发生的基础。
其三是变大团圆结局为悲剧结局,揭示了新思想新道德建立的艰巨性。旧本《天仙配》在七仙女奉命返回天庭后,傅员外又主动将女儿傅赛金许配给喜得“进宝状元”、荣归故里的董永,是一个大团圆的结局。陆洪非的改编旨在讴歌青年男女的自由恋情和自主婚姻,当其目的不能实现或遭到破坏时,悲剧便不可避免地出现。尽管新中国已颁布了《婚姻法》,但男女青年真正的婚姻自由还面临重重阻碍。习惯于包办子女婚姻的家长,还很难接受年轻人自谋婚嫁。七仙女的“自嫁董永”“未得善终”即是对这种破坏力量的揭示。改编后的《天仙配》以七仙女被迫上天为结局,表现了追求自主婚姻的艰巨性。从而激起人们的抗争,用“不怕他天规重重活拆散,我与你天上人间心一条”的决心和意志,去争取自己的爱情与婚姻,争取人的自我归属。这里,悲剧给人以力量,也带领人们走向崇高,激励了一代又一代追求自由爱情和幸福生活的青年男女。
通过这样改编,新中国舞台上的黄梅戏《天仙配》不仅耳目一新,而且紧扣了时代与大众的心音。也正因此,一曲“树上的鸟儿成双对”才口口相传、久唱不衰。(王长安)
作者:王长安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