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在刚刚落幕的第51届休斯顿国际电影节上,两位中国导演李伟、周天虹执导的电影《长相知》斩获铂金大奖。此前,该影片还荣获2018年洛杉矶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

小成本、黄梅调电影,为什么能屡获国际大奖?现代电影叙事如何与民族戏曲艺术相结合,让传统艺术更贴近当代审美?导演周天虹讲述了《长相知》背后的创作历程。

当电影手法遇上黄梅元素

作为北美三大独立电影节之一,休斯顿国际电影节所设奖项的权威性排序为评审团特别奖,铂金奖,金奖,银奖,铜奖,电影《长相知》荣获的是仅次于特别奖的铂金奖。

影片评审意见中提到,“导演独特而又富有完美想象力的拍摄风格”,“演员精美、优雅的演绎”是《长相知》获奖的主要原因。

在风格类型之外,评审意见更强调影片的拍摄风格,这符合周天虹对影片的定位,“一说黄梅戏,大家就会打下烙印,觉得你是戏曲,实际上我们就是电影。”为了避免观众先入为主,周天虹特意将电影定位为黄梅调电影,“就像印度电影,它没有强调自己是什么类型的电影,但根据影片节奏,想唱的时候就唱,想跳的时候就跳,观众并不会觉得突兀。”


周天虹出生于影视世家,是著名导演胡连翠的女儿。“一直以来,很多老艺术家跟我母亲讲,其实黄梅戏是最适合做中国歌剧的。”在戏曲舞台环境里长大,又是电影学院科班出生的周天虹,一直想将民族戏曲艺术与现代电影叙事手法相结合,让传统艺术更符合当代审美。

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看懂,母亲胡连翠曾摒弃戏曲里程式化的东西,但周天虹特别喜欢黄梅戏里载歌载舞的元素,一直想把黄梅戏里最美、最浪漫的元素拿出来,做一部电影,“只要不拖沓、用得好,程式化的东西用在电影里也会很美。”

《长相知》中,黄梅戏意蕴深长的唱词和演员低回婉转的演绎,让影片散发出黄梅艺术独有的婉约气质,在此基础之上,周天虹又大胆使用现代电影手法,影片中有一场戏中戏,戏台上唱戏,戏台下每个人心声交织,加上出逃的蒙太奇穿插切换,让观众看得特别过瘾。

尽管之前已经拍了不少片子,但周天虹一直遵循母亲的拍摄理念。直到这部《长相知》,她完全跳了出来,按照自己的想法,打造出新时期黄梅调电影。

创造黄梅戏作品最高收视

在《长相知》创作中,为了节省经费,周天虹导演、制片人、编剧一肩挑,还请来同为导演的先生李伟,兼做摄影指导。

因为经费有限,拍摄周期只有30多天,周天虹和团队夜以继日,“我先生有时候在现场很无奈,他说你多给我五天,我能拍得非常好。”但同时担任制片人的周天虹时时都要考虑控制成本,片场时间每一秒钟都要充分利用。

为了在镜头前表现黄梅戏的魅力,《长相知》全部启用黄梅戏演员。周天虹曾跟着母亲从场记做起,对影视剧拍摄的各个环节都很熟悉,为了帮助年轻演员走出舞台表演的惯性思维,周天虹一招一式地指导,最多的一个长镜头示范50遍,当时天气非常炎热,周天虹就带着演员一遍一遍地练习,为了不穿帮甚至跪在地上给演员提词。

但周天虹觉得最苦的不是拍摄,而是“找钱”。在很多人眼里,戏曲不赚钱,“当时拿着本子,无数次被人拒绝,从人家门里出来,眼泪就在眼眶打转。”有一次周天虹依然找钱无望,垂头丧气地回家。进家门的时候,当时才三岁多的儿子懂事地过来给她拿拖鞋,“他那时候小小的,抱着我的腿说,妈妈不要难过,他们不知道你有多美好。”家人的支持和对黄梅戏的热爱最终让周天虹坚持了下来。

很多时候就是这样,艰难到一定程度,突然什么都会变得顺利。无数次碰壁后,周天虹顺利找到投资,在拍摄过程中,更是得到很多人的帮助。

“我的编剧王训怀老师是一位才华横溢、精益求精的合作者,我们一起完成好几部作品,她特别敬业而且有气度。有一段唱词我和王老师改了很多遍都不满意,两人都有点急了。当时我正在开省政协会,遇见了安徽大学文学院院长鲍恒,灵机一动,请鲍院长给点灵感,经过他的点睛之笔,唱词的意境、美感全都出来了。”《长相知》里有一场戏中戏,创造性地在黄梅调中穿插徽剧,拍戏的时候,徽京剧院送来剧院最漂亮的头饰、戏服,无偿供剧组使用。

首映前夕,工作繁重,问题层出不穷,周天虹不得不每天下班开车到安庆做各种调试,凌晨再返回合肥。幸运的是,所有问题都在首映前最后一天圆满解决了。

好消息也频繁传来,先是电影频道购买了《长相知》版权,收视列全国省级卫视第11位。后来一家公司购买了《长相知》中国大陆范围内农村地区数字电影发行放映权,这意味着每年将有大量的观众可以欣赏到影片。另外,1905电影网上也可以点击观看《长相知》,为黄梅戏吸引更大受众群。

“我觉得最高兴的一点,就是完成了自己一直以来想做的事情。”周天虹说。

从黄梅戏音乐电视剧到黄梅调电影

周天虹身上的大黄梅意识来源于母亲胡连翠。

上世纪80年代,胡连翠用大黄梅的理念,将古典名著改编成电视剧,首部作品、五集黄梅戏音乐电视剧《西厢记》一经播出后就引起轰动,开创了黄梅戏音乐电视剧这一样式。

小时候的周天虹几乎没有从醉心拍摄的母亲那里获得过母性温暖,周天虹兄妹一度称呼母亲为胡阿姨。

在拍摄《啼笑因缘》时,胡连翠突然中风病倒。“那么强悍的一个人,突然就躺在那里。”从母亲身上,周天虹认识到人生的无常,有限的时间里,更应该选择自己觉得有价值的事。

为了继续母亲的事业,周天虹彻底投身黄梅戏影视剧创作,不仅圆满续完了母亲的作品,又继续拍了《二月》、《潘张玉良》、《祝福》、《郎对花姐对花》,并在艺术上加进自己独特的理解。

去年,胡连翠导演又经历了摔伤,之后一直躺在病床上,只有简单的意识。 “我特别庆幸,当时坚持做了这个事情。”《长相知》碟片刚出来,周天虹立即拿到母亲病床前,说“你看,妈妈,我们做出来了!”

“我今天去看她还跟她开玩笑说,妈妈,你当年获得了美国南海‘金猴奖’,我现在超越你了,我们获得了休斯顿国际电影节,而且我们卖钱了。”

培育新生代黄梅戏粉丝

不管是传统艺术的现代呈现,还是用青年演员讲青春故事,周天虹始终致力于让传统艺术焕发青春。

“我不想说《长相知》是黄梅戏,但我们把黄梅戏里最好听的东西拿来,让观众去听。”在周天虹看来,传承不是死板说教,不是跟观众说这是好东西、是国粹,观众就会看,得让观众自己觉得好听好看,“观众如果觉得这个调子怎么这么好听,就会主动去了解。”

身为政协委员,周天虹一直在为“戏曲进校园”鼓与呼,她认为许多年轻人之所以不热衷戏曲,是因为在成长中接触不够。 “但戏曲进校园,不能仅是放一场戏,一定要用孩子乐见的形式。”周天虹说,孩子小小的心灵里一旦有“黄梅戏”这三个字的烙印,长大了也许就会喜欢,但如果他连了解都不了解,就碰都不会碰。

为了普及黄梅戏,周天虹到过多个高校开讲座。一次到一个工科学校,跟周天虹对接的老师提前跟她打招呼,“如果中间学生走了,千万不要生气”。但那场讲座,现场300多人最后一个都没走。

“时代在进步,如果忽略网络,忽略影视平台,忽略新媒体,忽略年轻人,就是死路一条。”周天虹说,黄梅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如果真的到“遗产”那一步了,就真的很可悲了,“只有创新传承,才能让经典成为流行,要让戏曲在观赏中‘活’下去。”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