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探索黄梅戏影视剧发展规律,认清制约黄梅戏影视剧发展的各种因素,寻求黄梅戏影视剧创作的未来发展方向和目标,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省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今日在合肥隆重召开“2011安徽文艺创新发展论坛”——黄梅戏影视剧创作现状及未来发展学术研讨会。
安徽文艺创新发展论坛是省文联的品牌活动之一,自2004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目的在于促进文艺创作与文艺理论的紧密联系,整合全省文艺界的资源,开辟全省文艺评论事业的新天地,促进全省文艺事业的兴旺发达。
黄梅戏是安徽的文化品牌,历史上素有大戏36本,小戏72出的优秀传统剧目积累,上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是它的黄金期,涌现出一代又一代优秀黄梅戏表演艺术家,如严凤英、王少舫、马兰、黄新德、韩再芬、蒋建国、吴亚玲、李文、周源源等。黄梅戏《天仙配》、《女驸马》、《罗帕记》、《牛郎织女》、《红楼梦》、《徽州女人》、《孔雀东南飞》、《雷雨》、《小辞店》等一大批经典剧目更是风靡国内外。但当下,黄梅戏艺术难现曾经的盛况,即使是黄梅戏影视剧创作也面临缺资金、缺剧本、缺导演等诸多困境。研讨会上,50多名省内外专家学者就黄梅戏今后的发展前景,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所长刘文峰、副研究员孙红侠认为,当下的黄梅戏应当与现代传媒、新的传播渠道结合起来,寻求新的发展模式。“黄梅戏的两次全国化进程,是分别通过电影、电视剧的传媒形式实现的。这种现象说明,黄梅戏比其他的剧种更具有与现代传媒的亲和力。”在未来发展上,两位专家认为,戏剧艺术与影视艺术相结合的结果应该是产生独立的艺术品格,如能在影视剧中最大限度保有戏曲舞台演出中“场”的效应和互动性,黄梅戏的影视化道路必将为安徽省乃至全国的文化创意提供新的视点,进而为振兴黄梅戏艺术,促进影视艺术民族化开辟新路。
省著名文艺评论家王长安认为,虽然在提升黄梅戏影响、壮大黄梅戏生命上,黄梅戏影视剧功不可没,但黄梅戏影视剧仍未能补足黄梅戏表现现代生活的“短板”,他对黄梅戏未来影视发展的建议是开发原创、抵御蜕化,捍卫风格,提升品格,“不能只做前人作品的‘翻修铺’、‘保鲜柜’。要在保持剧种基本精神的前提下,使之具有当代视野,成为真正21世纪的文艺,赢取更多的青年观众和外域观众。”
省文联文艺理论研究专家王灵均也认为,除了文学名著、神话故事的改编外,黄梅戏可以在表现现实生活题材方面做些大胆的尝试。此外,他认为,与京剧、昆曲、越剧相比,黄梅戏的音乐资源积累还不够丰富,如何开创黄梅戏“戏曲电视音乐剧”的新道路值得探究。
“通过网络让广大观众搜索到任何想看的戏曲电影,是一种值得期待的先进方式,极大地便利了观众对戏曲艺术的学习、品赏”,我省著名影视评论家童加勃提出通过网络传播、普及黄梅戏作品,“网络传播,可以是舞台演出的黄梅戏、黄梅戏电影,也可以是专供网络使用的黄梅戏故事片;既可以是专业黄梅戏艺术家的作品,还可以鼓励业余票友进行视频创作,丰富网络黄梅戏资源。”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