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南腔北调,各种戏种多如繁花,数不胜数,且每一种戏种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历史的熏陶。生于安庆的我们对家乡的瑰宝——黄梅戏有着独特的情感。
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现流布于安徽省安庆市、湖北省黄梅县等地。它是由民间的山歌小调发展而成的,曲调悠扬委婉,优美动人,具有芬芳的泥土气息,而且通俗易懂,易于普及,深受各地人民群众所喜爱。
滁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暑期实践小分队于8月1日赴安庆进行黄梅戏调研活动。
7月28日实践小分队有幸对再芬黄梅公馆副院长、国家一级演员李萍老师进行了采访。在采访过程中,小队成员围绕着黄梅戏的特点,黄梅戏的传承以及黄梅精神等话题与李萍老师进行了探讨。对于黄梅戏的特点,李萍老师表示: 相较于京剧的严谨,黄梅戏显得更灵活多变,大多数的曲目都来自于民间故事,是老百姓的故事,比如《打猪草》、《夫妻观灯》、《女驸马》等等,不仅故事贴近群众,并且曲调也是琅琅上口。谈到黄梅戏的传承,李萍老师说到:再芬黄梅公馆一直致力于培养新生黄梅戏演员和弘扬黄梅文化,在过去的时间里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年轻演员,为黄梅戏的传承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李萍老师还说到:作为一个黄梅戏演员,高尚的艺德是最重要的条件,所谓德艺双馨,如果德行不过关的话,就无法在黄梅戏的道路上走的更远。
小分队正在与李萍老师交流
次日,实践小分队参观了位于安庆市菱湖公园的再芬黄梅公馆。该公馆原位于安庆菱湖公园北门口的安庆黄梅剧团二团,在历经三十年的风雨历程后,重新规划、设计,以全新姿态亮相安庆。再芬黄梅公馆作为中国第一黄梅戏公馆,一直以“传承戏曲文化、发扬黄梅精神”为宗旨,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黄梅戏艺术家,为黄梅戏的传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在参观完公馆之后,小队成员又在再芬公馆剧院观看了《夫妻观灯》《下山》《打猪草》《送香茶》《打豆腐》《小辞店》《山河之恋》等经典黄梅戏曲目。演员们精美的服饰和妆容深深的吸引住了小队成员们的目光,精湛的表演更令人陶醉不已。
小分队成员与后台演员的合照
《山河之恋》——表演者:江敏
《王小六打豆腐》——表演者:张恒、王芳芳
紧接着,为了深入了解群众对黄梅戏的了解程度和喜爱程度,"追寻再芬黄梅,传承戏曲文化"暑期实践小分队走上街头,在黄梅戏艺术中心和黄梅戏博物馆附近随机采访了数位当地居民。大多数居民表示:对黄梅戏十分热爱,会经常抽出时间听一些黄梅戏的曲目。还有些被采访者表示黄梅戏已经成为自己日常娱乐消遣的主要方式之一。通过这次采访说明,即使是在这个流行音乐风行的社会,仍然有很多人喜爱着中国传统戏曲。
成员正在采访居民
成员在正在采访居民
通过这几天的采访学习,小分队成员加深了对黄梅戏文化的了解,也体会到了黄梅戏工作者的辛苦。最后,衷心希望黄梅戏能够越来越好,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并喜欢上黄梅戏。
编辑:林玉润、赵可可
素材来源:赴安庆市黄梅戏非遗调研实践实践小分队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