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艺术是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不断与时代交织,传承文明,缔造着文明。国戏也好,地方戏也好,戏曲的发展轨迹并不仅只是形式的变化,透过历史的现象,我们应该看到的是在社会进程中,戏曲艺术的生存方式,发展态势,与社会的文明进步,人类的生存方式息息相关,时代的精神理念,深刻的影响着戏曲的生存与发展。黄梅戏也不例外,在市场经济、电子信息、社会环境等条件下,其所承载的使命也较为严峻,找准时代定位,找出存在的问题,获得合理的发展策略,是黄梅戏在当代的挑战中赢得胜利的重要前提。
一、黄梅戏应回归于“平民”
黄梅戏是来自民间,是从土台上走出来的优秀剧种,成为中国戏曲五大剧种之一。经过一代又一代黄梅戏人不懈努力,使这一来自乡野的民间小剧种登上了艺术的大雅之堂。黄梅戏是“平民”的,这根纽带不能断,它的主要演出活动应该是“下沉”,沉到知音处,沉到人民中去,而不是一味追求“上浮”,争上领奖台。成为一奖到手,一戏丢手的做法。超高制作与低迷的演出市场不协调;越来越高的票价与越来越少的观众不协调;偶尔演出也只是自产自销,自己演给自己看,都是专家、领导欣赏一把,政府买单罢了。老百姓想看可又望而却步。偶尔一看又看不懂,特别在舞台美术等方面更是极尽能事,机关重重,整台演出灯光变换绚烂多彩,演员造型鲜艳夺目,一出戏演下来整体效果归于表面五光十色,热闹非凡!观众却还是反应平淡,而与此同时大家还在侃侃而谈地要“出人、出戏、出精品”,最后的结果是造成演出成本越来越高,票价越来越高,观众越来越少。其根本原因是忽略了观众的审美取向,漠视观众的需求,最终不是观众离开黄梅戏,而是黄梅戏离开观众。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黄梅戏艺术是否也应该回归了呢?是否到了该还戏于民的时候了呢?当年的严凤英、王少舫大师为黄梅戏艺术的发展创下了辉煌的业绩,一不靠拿奖,二不靠“包装”,凭的是团结的创作集体和精湛的“演员艺术”。让广大戏曲观众拍手叫绝!
二、剧团管理人才的培养
黄梅戏事业发展的主体是剧团,剧团是艺术生产单位,单位能不能生产,靠的是领导者的才能。在当今这个眼花缭乱“百花齐放”的市场环境里,大都数专业团体是靠财政60%供给养在家里,不动不赔,大动大赔,要么通过政府补贴的途经演几场,如招商引资活动、会务活动等,要么走发展第三文化产业。还有的是有其名无其实,五脏不全,根本就没法演出。使得黄梅戏观众日渐委缩,专业黄梅戏人也不再专业。
现有的剧团管理体制制约了事业的发展,剧团要想动,先深入体制入手,旧的管理体制束缚了演员投入市场的自由,剧团的运作还没有进入市场的正轨。戏曲的关键问题不在于整个文化市场中的所有实体的全面改制,而在于文化市场中实体们的总体协调,解决这个问题的重点是管理人才。剧团应由具有较高综合能力的高级艺术管理专才引导艺术创作和把握市场,通常在一定的前提条件下,演员挑班具一定的优势。挑班演员如果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可以为自己客观地选择角色,扬长避短,充分发掘自身潜力,创作出质量较高的艺术产品,全面实现市场价值,但是如果演员对自己的定位和发展没有良好而准确的判断和预测能力,就会影响到自身的发展,甚至影响剧团的发展。目前在全国许多剧团都是由名角挑班的,长期以来,对表演人才的重视与培养已成为形成了共识,而对于团队组织管理人才的重视性认识不足。集管理能力和戏曲艺术才能于一身的人才缺乏。所以政府在主导剧团发展的同时,应最大限度地给予经营自主权,使剧团充分融入市场,使其具有一定的市场经营自由度,尤其是对于那些艺术创力强,具有市场吸引力的演员,应该给予足够的发展空间。剧团要放眼时代,综合思考才能得出客观有效的市场策略。我们若把戏曲市场的主体——观众作为问题的中心,就可以看出,越能满足观众审美需求的、鼓舞人心的作品,就越具有市场价值。
三、黄梅戏观众的培养
黄梅戏虽然年轻,它泥土般的芬芳已让全国各地乃至海外戏曲观众为之喜爱。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喜爱黄梅戏的戏迷也日渐增长,剧社、戏迷俱乐部,遍及各地,有专们的组织和信息网络便捷,近几年,吴琼、张辉等一批黄梅名家,通过网络和戏迷交流,聚会、开展系列活动,吸引了大批年轻的戏迷。原安庆三团的老团长杨长江等一批资深演员为黄梅戏的发展一直默默奉献,贡献智慧,架起了观众、戏迷、与黄梅名家的桥梁,推动着戏迷们健康发展。戏迷们在自娱自乐的同时也带动着地方群众文化的繁荣,也给地方旅游事业增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各地文化主管部门对戏迷组织应以大力扶持,为他们提供演出场地,创造更多的演出机会,组织各类大赛等。各地专业的黄梅戏剧团也应该有业务指导的义务,使这支队伍逐渐壮大起来,成为当地、社区群众文化的主力军。“唱响黄梅戏”不能只停留在形式上,或是空喊口号。要从娃娃抓起,要把黄梅戏艺术的普及纳入中小学教材,配备专业教师,使黄梅戏成每一个安徽人的名片。做大做强黄梅大品牌。
四、继承与发展
继承是基本,是不断的积累。发展要与时代共进,在继承的同时不断融汇与完善,让戏曲艺术形式与内容在历史长河中更替发展。与时代接轨。
黄梅戏的创作,有编演现代戏创作思路,也有改革传统表现手法的形式创新,还有赋予传统与古典题材与现代价值的创新,对于剧本而言,赋予传统戏曲现代价值的创作,使作品在当代社会更加贴近观众,并继承了戏曲表现的传统精髓。
然而,创新是一个整体效果,最终是舞台呈现。而舞台上的“演员艺术”又是主要元素。正如周育德教授所说:“中国戏曲的演出,是中国戏曲文化创造力的最终实现。”因为,戏曲舞台上的“演员艺术”尤为重要。演员的创新,不是随一个具有创新理念的剧本一气呵成的,而是在继承的时候,就应该结合自身所具有的特点与优势开始创新,在角色的塑造过程中,又不断发掘思想并与其原有的创造性继承相融合,才能慢慢走向表演创新的成熟。如在声腔流派上,女腔有严派艺术(严凤英)、斯派艺术(斯淑闲)、男腔流派有王派艺术(王少舫)、黄派艺术(黄新德)、潘派艺术(潘启才),虽然黄梅戏流派的提法善不多见,但已经是潜移默化地在形成,这些流派的形成是因行旦的演唱规律、结合自我的声腺进行演唱的自我突破和创造性处理,在兼顾传统精华吸纳的前提下,树立个性化的角色创造意识等。在传统声腔的磨砺中,逐渐上升为创造。
中国戏曲百花园里360多个剧种,既有共同的艺术规律,也有自成特色的侧重,因此,关于继承与发展的具体策略和方法不可一概而论。对于黄梅戏来说,许多演员能在表演的一个方面(例如唱腔)有所突破,已经是难能可贵了,具备了赢得一些具有戏曲审美需要的观众的能力。因此,用时代去感觉传统,引传统去适应时代,我们才能去寻求戏曲产品与观众审美和谐的最佳尺度。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