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凉是位于宿松县城边上的一个小镇。如果不经意,也许就把它忽略了 。火车抵达破凉站的时候,我仿佛一下子回到了久违的家园。美丽的村庄,安静而清纯。大雨之后,袅袅炊烟升起,田野空旷,天空澄清,心也就渐渐归于淡定了……
知道破凉的人太少。如果破凉会有很好的机遇,比如被某个导演选作拍摄电影外景。那么,也许这个地方在不远的将来就会热起来。
去破凉,才慢慢发现原来在很多地方消逝已久的原生态的"黄梅戏"重又回来了。那些在村庄之上上演的朴素的原始的唱腔,在这里得到了几乎完整的传承。而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当地一些人已经意识到自己生活的看上去普通的土地上,事实上是一片热土,一片可以打造的黄梅戏文化产业的沃土。 我念念不忘的是破凉的黄梅戏。似乎每个人只要一开口,几乎都是那样的字正腔圆。在他们看来,只有当地的黄梅才是最好的,是原汁原味的黄梅戏。
破凉只是破凉,一个睡在村庄之上的地方。没有人去发现她,她就那样自然地卧在五月的烟雨中。我在城市的夜晚,回想那些嘹亮高亢的黄梅戏对唱,我就不由得静静地沉醉了。
我在当地人的陪同下,去到位于破凉镇边陲的黄大水库边,听他们设想依托水库巨大的烟雨做瀑布,然后是利用灯光的投影,黄梅之歌自天空而降……
关于黄梅戏源地的争论由来已久。也许已经没有多大的意义。破凉人也不去争,他们只是老老实实地坚守在祖辈的土地上。闲时,戏台一搭,衣服一换。顿然,整个村庄的生命便沸腾了起来……
破凉的朋友来肥,谈笑间,仍然是破凉的好。他们的憨厚和期待被发现的真诚,让我感动。他们谈到黄梅戏剧,眉飞色舞,在他们的血液里,流淌的是黄梅戏的血液。也许,这正是他们所要争夺的。或者,这正是原本是属于他们的。他们说急了,会马上站在你面前,给你亮上几嗓子。那一刻,你便被感动。 在城市的装潢考究的茶楼里,听黄梅戏,与在村庄之上听黄梅戏,完全不同 。
我又悄悄的去了一次,我希望天下喜欢黄梅戏剧的人们都来破凉,在雨后的凉亭,在泛舟的水库之上,也许,你就与原生态的黄梅戏不期而遇……似乎破凉人生下来就是一副天生的好嗓子,天生就是为黄梅戏而生。在今天的,村庄里仍然摆上戏台,在怀旧的岁月里,延续着古老的曲调。
据当地一位长期研究黄梅戏的先生说,黄梅戏渊源于唐初的黄梅采茶歌,经宋代民歌的发展,元代杂剧的影响,逐渐形成民间戏曲雏形。至明代已经形成独树一帜的地方戏曲。"是安徽宿松和湖北黄梅一带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吟唱的一种曲调艺术形式。两县毗邻,有很长的边界线,很多东西是无法分开的"。廖理南先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发现,在黄梅戏发展史上,宿松有十几项第一,如:1、第一个专演黄梅采茶戏。从明代中叶,宿松人就开始在松梅岭街上专演黄梅采茶戏;2、第一个将黄梅戏剧目写入戏台楹联。清代道光年间,当地人把《送香茶》、《西楼会》等几个为群众喜闻乐见的黄梅戏剧目写入廖河戏台楹联;3、第一个进行"官方公演"。宿松于1853年将黄梅戏由草野请进官方的县城公演,比《黄梅县志》记载的"黄梅戏1934年进黄梅县公演"早81年;4、第一个正式把流行于民间的黄梅采茶歌定名为黄梅戏,1921年出版的《宿松县志》中,第一次正式记载了"黄梅戏"这个名称。
我再次对于破凉地名的由来充满着迷惑。我们去寻访深山里的一位老者,老人如今已经90高龄了,老人说,听上辈们说,明朝中叶,在现在破凉镇区中心有个凉亭,为当地尹氏家族所建。从宿松县北上至太湖县沿线有四个凉亭,依次为:五里凉亭、八里凉亭、破凉亭、凉亭,相比较而言,那时的破凉亭尤为著名,因黄梅、太湖、陈汉靠近山区农田需要大量的石灰改造冷浸田,以及造裱纸和建筑、粉刷房屋所需,而破凉镇泉水井的石灰质好、价廉,多用花车推运到此交货,故商贸活动十分活跃,加之那时交通极为不便,南来北往、三教九流的人经过此地,或歇脚,或打尖,或喝茶,或聊天,特别是从安庆、怀宁学唱黄梅戏(调)的和湖北黄梅、九江打莲湘、唱道情的艺人们在此也唱上一段,表演一番,一时间,这里不仅成为人们休息的场所,更成为商贸交易和文化交流的地方。
历史与现实竟然有惊人的巧合,今天的破凉已成为宿松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合九铁路火车客运货运站就座落于此,105、318国道穿境而过,破凉也是宿松最重要的物流、人流的辐射聚散地之一。同时,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是破凉镇作为原生态黄梅戏之乡的原动力,现在破凉地区的人们喜爱黄梅戏的热情不减。全镇现有三个初具规模的黄梅戏业余剧团,常年在皖鄂赣三省周边县演出,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演出场次达800多场,观众人数达80万人次。
六十多年前的一个夏天,在一场特大暴风雨的袭击下,明朝所建的凉亭因年久失修,破烂不堪的凉亭轰然倒塌。为纪念这座为我们遮风挡雨、传承文化的凉亭,破凉亭这个名字一直延用至今。
如今,破凉人的观念却发生着可喜的变化,觉得这个听上去很土的名字,却是他们引以为荣的资本。他们自豪的就是原生态的黄梅戏,和淳朴的乡土。也许,这正是他们所要寻找和打造的"原生态的黄梅戏后花园"的立意。(覃文欢)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