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3月11日,全国人大代表、安庆市委书记朱读稳做客人民网谈到文化强市时指出:安庆要唱响黄梅戏,要积极活跃演出市场,培育和开拓好这个市场。黄梅戏会馆的创立,成为安庆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黄梅戏会馆的经营实践给我们带来哪些思考和启迪?近日,记者采访了安庆黄梅戏会馆总经理、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之子王小亚先生。

一、关于安庆黄梅戏会馆的创建和经营状况

背景:2006年8月19日,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一团与文采公司共同创办的安庆黄梅戏会馆隆重开业。古朴典雅的装修风格,原汁原味的黄梅曲调,给人们奉献了一道道经典、丰盛的文化大餐。

刘方婷:黄梅戏会馆是黄梅戏发展过程中涌现的新生事物。不少人对会馆创建起因很感兴趣,能否谈谈这方面情况?

王小亚:黄梅戏会馆是文化体制改革和市场回归的必然产物。2005年下半年,市委、市政府将原先三个黄梅戏剧团整合成两个。市黄梅戏剧院一团(以下简称“一团”)团长熊辰龙先生考虑到人员多、负担重和演出任务不足的状况,首先想到租借原新光电影院创建黄梅戏会馆,这一想法得到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2006年春,文采公司董事长吴敬东先生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听到这一计划后,毅然决定投资参与经营,开设了在全国堪称一流的戏曲会馆。

刘方婷:目前整个戏曲市场不太景气,文采公司为何愿意“铤而走险”?

王小亚:黄梅戏是安庆的一张名片,外地客人到安庆来都想看专业演出,过去只能瞅机会去一团或再芬黄梅艺术剧院的小剧场,但这两个地方条件简陋,影响了安庆的城市形象。文采公司的介入,不仅使创建会馆的设想很快变为现实,而且大大提升了会馆的品位和档次,为来宜考察、投资的客人们提供了一个高雅的文化休闲场所。在会馆签约仪式座谈会上,许多老专家、老艺人心情激动,交口称赞此举是为黄梅戏办了一件大好事,并为如何办好会馆积极建言献策。有位老同志满含热泪地说,他在历次政协会议上都建议政府开辟这样一个舞台,面向大众,天天演出,多年梦寐以求的愿望终于变成了现实。

刘方婷:黄梅戏会馆有哪些经营特点?

王小亚:会馆和专业剧团的小剧场不同,观众对节目的安排、对我们的服务有着更高的要求。会馆经营应当注意把握“三性”。首先是“专业性”。会馆必须以专业剧团为依托,融合民间班社和其他艺术团体,为观众奉献具有较高艺术水准、原味正宗的黄梅戏节目。其次是“传统性”。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在随时代发展而发展,我们的艺术家们应当在黄梅戏创新上进行大胆探索、大胆尝试,不创新就没有发展,但黄梅戏的传统性不能丢,否则就会失去它的存在价值,特别是会馆的客户大多是外地的朋友,他们到这里就是想看最传统最经典的东西,用时髦的话说就是“原生态”。三是“趣味性”。会馆是面向人民大众的,要把那些趣味横生、观众喜闻乐见的剧目搬上舞台,这与黄梅戏与生俱来的通俗文化基质是一致的。最近,我们邀请怀宁民间班社、潜山黄梅剧团、湖北黄梅县剧团来会馆演出,尽管他们在整体水平上同安庆的演员有一些差距,但是他们质朴自然、诙谐幽默的表演给会馆带来了一股清新气息,深受观众欢迎,也给安庆戏曲界某些程式化的表演带来了挑战和思索。

刘方婷:通过这一年多来黄梅戏会馆的经营实践,您有哪些切身感受?

王小亚:会馆的经营实践,给了我们很多思考和启迪:

其一,黄梅戏有着非常深厚的社会基础。会馆开业以来,接待了国内外众多的黄梅戏爱好者,他们在会馆不仅能看到很多珍贵照片,还能欣赏到原汁原味的黄梅戏,演出结束后,大家纷纷合影留念,流连忘返,这些场面使我们深受感动。黄梅戏是一个年轻的剧种,但是有着这么好的群众基础,拥有这么多的热情观众,这是我们安庆的骄傲。

其二,会馆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不断丰富舞台。在会馆建立之初,依靠黄梅戏一团这个阵容整齐的艺术团体打造会馆品牌是非常必要的,但仅仅依靠一两个文艺团体,难以适应广大观众求新求变的市场需求。为了把会馆真正办成所有黄梅戏剧团共同的舞台,我们已向安徽、湖北20多个黄梅戏剧团和一些民间班社发出邀请,并建立长期协作关系,使会馆的节目更丰富、更精彩!

其三,会馆是锻炼黄梅戏演员尤其是青年演员的一个绝好平台。由于专业剧团演出任务少,演员尤其是青年演员,缺乏足够的舞台实践,业务水平很难提高,有的渐渐被埋没。会馆给每一个演员都提供了锻炼、展示和发展的机会,可以这么说,在会馆演出的演员在短短时间内演出水平都有很大提高。

二、关于黄梅戏会馆与黄梅戏事业发展

背景:王强副市长曾感慨:“黄梅戏这么好的艺术,不大力推向全国太可惜了!黄梅戏会馆应当立足安庆,向外发展,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争取把会馆打造成在全国都叫得响的连锁品牌。”

刘方婷:作为艺术大师严凤英之子,您对黄梅戏有着深厚的感情。请您谈谈对当前黄梅戏事业的感触。

王小亚:我最大的感触就是黄梅戏人才断档,特别是安庆戏曲界,编剧、演员、作曲、乐队等各个专业人员普遍老化。几个作曲都在60岁左右,当家锣鼓基本都是退休返聘的老同志,演员队伍青黄不接,后备力量严重不足,发展前景令人堪忧。京剧拥有长盛不衰的光辉历史,正是两个世纪里人才辈出、群星璀璨所造就的。黄梅戏虽然只有近百年的历史,但它的“高成长性”主要得益于两代艺术人才的脱颖而出。但是步入新世纪,黄梅戏人才状况却不容乐观。从第一代到第二代的过渡大约是15年左右的时间,今天我们放眼望去,第三代的人才群体及其代表人物又在哪里?近两年省剧协和安徽电视台分别组织新世纪黄梅戏“五朵金花”评选和寻找“七仙女”活动,但获奖演员大都年届三十,且艺术实践、从艺资力和前两代人都无法相比。再往下看,你可能会感到更加悲观,感到从第二代到第三代的转换渺茫无期。

说到这里,我想到了省黄梅剧院,他们不仅设立小梅花艺术团,而且去年面向社会招聘了15名优秀青年演员,今年计划在黄梅戏专业毕业生中再录用30名苗子。我很佩服他们的眼光!在不太长的时间内,谁充分地占有黄梅戏资源,谁就会引领黄梅戏的未来!当然,这是黄梅戏这个“大家庭”的幸事,但对于安庆———我们津津乐道的“黄梅戏之乡”,又意味着什么呢?

刘方婷:黄梅戏的人才培养问题太重要了,除人才问题,此外还有哪些因素制约黄梅戏发展??

王小亚:除了人才问题,另一个最大制约因素是剧本创作严重滞后。创作队伍青黄不接,创作投入严重不足,主创人员常常闭门造车,对现实生活挖掘得不深,作品立意不高,手法粗浅,平淡无奇。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清代戏曲理论家王国维说:“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纵观黄梅戏三十六本大戏、七十二出小戏,无不是演绎普通百姓的寻常生活。濮本信老师根据传统小戏《砂子岗》,融入现代素材改编成《婆媳之间》,鞭挞了过去是婆婆磨媳妇、现在是媳妇磨婆婆的社会现象,构思新颖,时代性强,深受观众好评。其实,在我们的身边,物价涨跌、股市风云、男欢女爱以及就业难、看病难、购房难等世态万象和生活热点皆可入戏,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能敏锐地观察生活,是不是用心地提炼素材,还有我们的文学修养可不可以游刃有余地驾驭、表现这些波澜壮阔的现实题材。

刘方婷:为什么黄梅戏会出现这种状况?

王小亚:我觉得问题的症结是两个字——市场。解放前,戏班子都是民间组织,靠市场、靠演出谋生。但后来民间班社演变成国有专业团体,经济上实行财政供给,虽然吃不饱,但也饿不死,用不着像原先那样必须到市场上找饭吃,基本上形成了以接待性演出和应景式演出为主的“御用班子”。剧团和演员热衷于参加比赛、评奖、办节,把专家和一些领导的艺术标准作为评判作品优劣的准绳,忽略甚至完全不顾普通大众的审美意识。艺术生产背离了市场需求,难以产生良好的市场效应,再加上文艺团体普遍缺乏经营管理人才,市场开拓的主动性不够,以致演出场次少,演员收入低,剧团发展举步维艰。专业团体的窘迫状况直接导致了黄梅戏学校生源枯竭,即使一些条件稍好的学生,也大都选择改行。这种状况不能再继续下去了。黄梅戏艺术必须回归市场!我们的决策层一定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放“虎”归“山”,尽快建立起以市场取向为主、政府扶持和社会资助为辅的机制,激发活力,再创辉煌。

刘方婷:你认为黄梅戏会馆在破解黄梅戏市场化、产业化的困顿中会起什么样的作用?

王小亚:我觉得还是两个字:整合。一是以会馆为平台将省内省外各专业剧团和民间班社现有的优秀剧目搬上舞台,全面了解和掌握黄梅戏资源,建立节目库,为丰富会馆舞台和会馆向外拓展作好充分准备。二是牵头整理和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剧目。拟建立黄梅戏创作基金,面向社会征集优秀剧本,再投入资金组织相关剧团编排,为会馆不断提供新戏。三是充分利用会馆经营过程中积累的客户资源,组织黄梅戏经典阵容、经典剧目的全国巡演,通过这种规模化、市场化的演出来创造效益,推动黄梅戏事业的发展。近期我们准备在黄山、北京两地设立会馆,希望社会有识之士共同加入我们的事业。

刘方婷:4月8日是严凤英大师逝世四十周年纪念日。可以说,观众对黄梅戏的喜爱和痴狂,是从对她的表演、对她塑造的人物形象的欣赏开始的。我们在缅怀大师的同时,由衷地感到人才可贵!请您结合大师的艺术生涯和成长经历,谈谈对年轻演员的期望。

王小亚:我母亲13岁拜师学戏,15岁登台演出,16岁以《送香茶》、《路遇》、《游春》等戏唱红安庆,常常是晚上赶唱多场以满足观众要求。她天资聪慧,学艺刻苦,即使在获得巨大成就和荣誉后,也没有止步不前,而是在新的高度勤奋学习、汲取营养。她观摩学贯中西的艺术大师梅兰芳的演出,细心揣摩,反复体会;她在学识丰富的电影导演石挥、刘琼、岑范指导下拍片,认真领悟,多受启发;她还与著名艺术家赖少其和著名作家陈登科、鲁彦周、菡子过往甚密,听他们谈诗论画,并试写文学作品,文化程度和艺术修养都得以不断提高。她塑造了黄梅戏全新的艺术形象,而正是深厚的艺术实践和坚持不懈地学习、进取把她塑造成一代宗师!今天,戏曲人才的培养方式已经从技艺传授为特征的民间教习途径,转向以学校培养为主的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学生们经过系统学习,功底比较扎实、知识比较全面、素质更为优良。但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缺乏艺术实践和文化积淀,唱得少,演得少,大块大块地消耗艺术青春,实在令人惋惜、令人焦虑!而这又恰恰归咎于僵化的文艺体制和唯上唯虚的艺术取向。在这里,我要忠告年轻的朋友们:实践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市场是我们赖以成长的最佳平台!

(摘自 《安庆晚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