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淑华,1973年出生,受父母影响自幼酷爱黄梅戏。15岁考入安徽省黄梅戏学校,主攻花旦,有天赋,又肯下功夫,余淑华一直是同辈中的佼佼者,现为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国家二级演员。
2008年,余淑华成为安庆市人大代表,能够为文化事业,特别是黄梅戏事业建言,余淑华感到责任与光荣并重。她希望大黄梅,在政府的大力扶持和老百姓的喜欢中,大黄梅,路越走越宽。
做被机遇垂青的人
近年来,因为由于精湛的唱功和优异的舞台表现,适时抓住机遇、积极参加各类黄梅戏大赛的余淑华频频拿得大奖。仅2004年,凭借着在《告洞房》中饰演的“饶氏”,获得安徽省“庐阳杯”戏剧奖、小戏小品评选大赛“表演一等奖”、“剧目一等奖”,在“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评选”获“优秀表演奖”、“剧目一等奖”;在《渔网会母》中饰演的“黄氏”,获安徽省第二届戏曲红梅演唱大赛和中国戏曲演唱红梅大赛金奖。
“《渔网会母·当坊会》中的黄氏‘三行’是一种‘字字血、声声泪’的悲情控诉,惊骇的眼神里充满愤怒和仇恨,而《女驸马·洞房》冯素珍的‘三行’则是一种急中生智、据理力争、慷慨陈词的表现。”别看余淑华现在谈起各类唱腔来,如数家珍,唱起来又驾轻就熟,其实,她第一次参加舞台排练时,还急哭过呢!毕业后第一次登上舞台,是在宿松的复兴镇,在《郑小姣》里演小生的妈妈,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韩再芬向外介绍她时都喜欢打趣说,“这是小妈妈”,当时的余淑华不过18岁。回忆起这段记忆,余淑华笑笑,“当时非常青涩,第一次排练时还急哭了。”在学校里,老师都是手把手地教,而那次排练时,导演只是随手指指,说,从这个位置到那个位置。怎么走,表情、手上动作都是什么,一概没说,余淑华又不好意思细问,一急就掉了眼泪。
在实演中提升自己
文艺要“三贴近”,扎根百姓,余淑华就是实践者之一。作为剧团的主要演员之一,余淑华一直随团奔赴各地,可以说,这些年,她不是在舞台上就是在路上。1999年到2005年,安庆市二团的《徽州女人》、《女驸马》、《公司》等剧目都取得积极反响,仅《徽州女人》就在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巡回演出近200场。还于1994年和1997年两次参加中央电视台联欢晚会、第一届和第二届中国黄梅戏艺术节、海南省国际椰子节、中国“小百花”越剧节,华东六省一市中秋文艺晚会……此外,文艺要扎根到基层,唱给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听,余淑华积极参加剧团小剧场演出,如“三下乡”、送戏进社区、慰问演出、“八一”晚会、国庆演出等。演出地点近在安庆城乡,远至澳门、内蒙。近年来,小剧场的年平均演出场次也超过40场。
政府需重视 市民更关注
让黄梅戏挺起脊梁
作为文化单位,特别是黄梅戏界的人大代表,余淑华时刻感受荣誉与责任并重。
“黄梅戏既然是安庆的名片,那么它需要与之相应的重视和地位。政府应该政策与财力双支持,黄梅戏产业才能茁壮,才能挺起作为全国五大地方剧种的脊梁。”余淑华告诉记者,因为她经常跟随剧团到各地巡回演出,特别能感受到黄梅戏“内冷外热”的状况。在外地,黄梅戏的粉丝相当多,甚至很多粉丝就跟着喜欢的“角”到处跑,黄梅戏一票难求。她还经常会接到来自五湖四海的粉丝的祝福短信,像这次洪涝,就有许多粉丝发来短信关心,宜城水灾的情况。但在安庆,这种热情劲头非常少见,可能是对黄梅戏太熟悉了,市民大多淡然处之。黄梅戏,对安庆人来说可能是家常便饭,对外地人来说却是一道珍馐佳肴。余淑华说,五十多年前,时任安徽省委书记的曾希圣重视黄梅戏,大力推动黄梅戏事业发展,黄梅戏得以享誉全国。如今的黄梅戏已经是全国五大地方剧种,成为安庆市的名片,要想保住这一地位,乃至更上层楼,自然更需要政府相应的重视扶持以及市民的关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