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毛泽东在武汉洪山礼堂观看黄梅县黄梅戏剧团演出的黄梅戏《过界岭》后说,“你们黄梅人还是演自己的土戏好,乡土气味很深,很感人,我也成了黄梅佬。”图为毛泽东看完《过界岭》后接见部分演员(圆形内为《过界岭》剧照)。(资料图片)
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的“黄梅戏”一栏中,湖北省黄梅县和安徽省安庆市均榜上有名。一个剧种为什么会涉及到两个地方呢?为此日前笔者特地以面谈或笔谈的方式,请湖北省黄梅戏的专家和艺术家们各自发表了见解——
主持人:在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黄梅戏的申报地有两个:湖北省黄梅县和安徽省安庆市,这两个地方与黄梅戏的渊源是怎么回事呢?
周濯街(中国民俗文化研究专家、国家一级作家):黄梅戏发源于黄梅,发展于安徽,尤其是上世纪50年代,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将黄梅传统剧目《董永卖身》改编成《天仙配》搬上银幕后,黄梅戏享誉海内外,成为全国“五大剧种之一”。1920年的安徽《宿松县志》上记载有“邑境西南,与黄梅接壤,梅俗好演采茶小戏,亦称黄梅戏。”《中国戏曲曲艺词典》黄梅戏条目为:“黄梅戏,戏曲剧种。旧称‘黄梅调’。流行于安徽及江西、湖北部分地区,源于湖北黄梅一带的采茶歌。”1959年,由安徽省文化局编、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安徽戏曲选集》序中写道:“黄梅戏源于湖北黄梅县的采茶歌,清道光以后流入安庆地区。”中国戏曲史家、戏曲理论家周贻白在《中国戏曲史发展纲要》中也说:“黄梅戏,源自湖北黄梅县采茶戏。”
桂靖雷(黄梅县政协常委、黄梅戏艺术研究学者):家父桂遇秋,毕生从事黄梅戏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工作。从他的研究成果和新中国之初黄梅县老艺人传承的口碑资料看,黄梅戏起源于明万历年间,形成于明末清初,是在黄梅县流行的民歌小调、采茶山歌的基础上,与黄梅流行的说唱文学、民间歌舞等相结合而逐步形成的民间地方戏曲。若从明万历年间算起,黄梅戏有400余年的历史了。
桂也丹(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传媒记者):史书记载,黄梅歌风很盛,尤以采茶歌为最,黄梅北部山区盛产茶叶,每年谷雨前后,成群结队的青年男女上山采茶,他们用山歌小调或叙事民歌的形式,或独唱抒情,或彼此唱和,于是就产生了黄梅采茶调。清道光年间的学者别霁林在《问花水榭诗集》中描述了黄梅采茶歌的兴盛:“多云山上稻荪多,太白湖中渔出波。相约今年酬社主,村村齐唱采茶歌。”别霁林自注:“邑喜采本县近事,附会其词,演唱采茶歌。”这说明当时黄梅人根据近事编剧并唱戏酬神已成习俗。
桂靖雷:的确。黄梅戏传统剧目的积累相当丰富,素有“大本三十六,小出七十二”之称,其中《告经承》、《告坝费》、《大辞店》、《糍粑案》、《杨二女起解》等本戏、串戏,都是根据黄梅及邻县的张朝宗、瞿学富等真人真事编写的,有圣旨、奏折可查,有家谱、碑志可证。
主持人:那么,黄梅采茶戏是怎样流传到安徽去的呢?
桂靖雷:黄梅地处长江北岸,旧时大部分地势低于江岸,有“江行屋上,民处泊中”之说,自然灾害频繁,水灾更为突出。从明洪武十年(1377年)到1938年,黄梅县发生特大自然灾害103次,其中水灾65次,平均6年一次大灾害。水灾连年不断,清乾隆、道光年间最为突出,仅乾隆年间乾隆皇帝御批的特大水灾就有12次,《圣谕》至今仍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频繁的灾害,迫使黄梅人纷纷学唱黄梅戏,以适应灾年逃水荒、打连厢、唱道情行乞他乡求生存的需要。这就大大促进了黄梅戏由山区向江湖平原地区的发展,向鄂赣皖毗邻地区的辐射。
周濯街:1958年,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武汉洪山礼堂观看黄梅县黄梅戏剧团演出的黄梅戏《过界岭》,毛主席看完戏后,有疑问地说:“你们湖北的黄梅戏怎么跑到安徽去了?”当时的湖北省委副秘书长梅白向毛主席汇报了有关情况之后,毛主席恍然大悟地说:“原来你们的黄梅戏是大水冲到安徽去的啊!”
翟乔松(黄梅戏老艺人):毛主席还称赞说:“你们黄梅人还是演自己的土戏好,乡土气味很深,很感人,我也成了黄梅佬。”其实,黄梅戏从发源到发展,经历了道情和独角戏、两小和三小戏、三打七唱、管弦伴奏四个阶段。前三个阶段是在黄梅县完成的,后者是在安徽省安庆地区实现的。清乾隆、道光年间,黄梅戏经安徽宿松和华阳河流向安徽后,一直沿袭着“三打七唱”形式。到上世纪20年代,在怀宁县黄梅戏知名老艺人丁永泉和徽剧知名老艺人汪云甫的共同努力下,开始尝试吸收安庆语言、民歌小调来发展黄梅戏的唱腔、道白,借鉴徽剧表演艺术来丰富黄梅戏的表演程式,使黄梅戏具有安庆地方特色。新中国成立后,安徽黄梅戏艺人与新文艺工作者密切配合,在剧目、唱腔、表演、舞美、编剧、导演等方面实行全方位改革创新,将黄梅戏传统剧目《天仙配》(原名《董永卖身》)、《女驸马》(原名《双救主》)改编后,搬上舞台银幕,造就了严凤英、王少舫等一批为黄梅戏作出卓越贡献的表演艺术家,推动了黄梅戏的大发展、大提高、大普及。
主持人:众所周知,黄梅戏整个剧种主要分布在安徽、湖北,安徽对黄梅戏的贡献很大,影响也很大,那么,在发源地黄梅县,黄梅戏的传承和发展情况如何?
周濯街:新中国成立后,湖北黄梅县委县政府多次组织老艺人对黄梅戏传统剧目进行记录整理,先后收集的小曲有129出,大本102本。老艺人项雅颂凭自己的记忆,默写了黄梅戏传统剧目“三十六大本,七十二小曲”,共计140余万字。
桂靖雷:家父经过50年的抢救、挖掘、搜集,将黄梅县黄梅戏艺人能演出的本戏400余本、出,整理、结集为《黄梅戏传统剧目汇编》丛书,分15集出版,达600万字,结束了历代黄梅戏艺人口传心授,没有文字剧本的历史。他弥留之际给我们留下了两句话:一是去世以后不放哀乐,用黄梅戏为他送行;二是把这套丛书埋在他的骨灰盒旁边。我们明白他是想用将化成春泥的身躯,继续培育黄梅戏这朵奇葩。家父去世以后,我继承他的遗志,用业余时间研究黄梅戏的历史源流。由于患有严重眼疾,现在我又将接力棒传给了我的儿子桂也丹。
桂也丹:我从小经常和爷爷在一起看戏,爷爷去世的时候交代了他未竟的心愿,我很理解爷爷当年抢救传统剧目的那种迫切心情,也理解他拼命做这件事情的意义。当时我还在大学读书,就利用课余时间,参考爷爷的研究成果,撰写了论文《黄梅戏传统剧目考略》,目前正在《黄梅戏艺术》杂志连载。我觉得黄梅戏艺术事业应该也必须要年轻人去继承去接班。
董成钢(黄梅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为了传承和发展黄梅戏艺术事业,打造“黄梅戏”文化品牌,2006年,县政府投资2400万元兴建的中国黄梅戏大剧院竣工并投入使用,今年,我们又用市场化的办法筹建黄梅戏主题公园。在加大硬件投入的同时,我们还注重为黄梅戏事业发展创造宽松的软环境:由县财政保证剧院离退休人员工资的发放;剧院超场演出每场给予600元补助;县政府每年安排5万元奖励编、导、演人才;定期组织作品攻关会,还聘请专家来指导等等。“九五”至今,全县用于黄梅戏剧本创作的投入近500万元。县委、县政府每3年举办一届黄梅戏艺术节,以促进黄梅戏艺术的普及和提高。
吴红军(黄梅县黄梅戏剧院院长、国家二级演员):自1955年起,我们先后招收九届学员、近200人送到本省和安徽省培训,涌现出乐柯记、王艺修、胡亚莎、易春华、吕金姣等一批在黄梅戏艺术界享有很高声誉的优秀表演艺术家,黄东风、周洪年、郭华阳、湛志龙、王慧君等一批代表当代水平的中青年演编导人才也脱颖而出。半个世纪以来,我院创作和改编演出了《於老四与张二女》、《邢绣娘》、《离巢凤》、《守护真情》、《兑现》、《奴才大青天》等一大批优秀剧目,参加省以上重大演出和比赛64次,获国际奖1项、国家奖4项、省级奖158项。
郭华阳(黄梅县黄梅戏剧院党支部书记、国家二级演员):我院两次晋京汇演都大获成功。1987年,新编黄梅戏传统剧目《於老四与张二女》唱进了中南海,党和国家领导人宋平、秦基伟等观看了演出并接见了全体演员;2004年,两场大型现代黄梅戏《守护真情》和《兑现》再度联袂晋京,在长安大剧院演出,受到文化部领导及专家好评。文化部领导陈晓光在接见演员时评赏说:“黄梅戏在黄梅县有戏,黄梅戏就有戏!黄梅戏在发源地保持兴盛,对整个黄梅戏界来说是幸事。”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十多家媒体进行了全方位报道,一时誉满首都。
主持人:近年来,国内戏剧市场普遍低迷,戏剧的传承和发展几乎已普遍性进入了一个抢救保护的阶段。那么,在黄梅县,黄梅戏的局面又是怎样的呢?
吴红军:我院年演出均在150场以上,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同时,为了满足戏迷需求,将《於老四与张二女》、《秦香莲》制成影碟在全国发行,将《五女拜寿》、《春江月》、《知府赊官》、《姐妹皇后》等先后拍成电视剧在全国各地电视台播放,还借助互联网传播优秀剧目、经典唱段,扩大了影响力。
董成钢:为服务招商引资,县戏剧院备下多套节目,一年多来在广东、上海、浙江、北京等地演出40多场,引资4亿多元。舞台在外唱大戏,家里锣鼓不停息。商贾游客进黄梅,听的、看的,都是原汁原味的黄梅戏。
魏孟良(黄梅县九头鸟黄梅戏剧团团长):“一去二三里,村村湾湾都有戏。”黄梅戏已经融入了我们黄梅人的日常生活,无论婚丧嫁娶,主人都会请我们戏班子唱戏助兴。我们这个团每年演出场次最低在500多场,演员每年的工资平均有2万多元。像我们这样的民间剧团,全县有100多个。
周洪年(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梅戏项目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为了培养更多的黄梅戏演艺人才,从2005年开始,我院还与黄梅理工学校联合开办了“黄梅戏艺术实验班”,首期30名学员毕业后大部分进入了全县各职业黄梅戏剧团。第二期学员正在培养当中。在他们身上,也寄托着黄梅县黄梅戏明天的希望。
黄东风(黄梅县政协副主席、国家一级演员):黄梅县黄梅戏的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的领军人物来推动,近一两年县里计划选拔、招收、培养一批有一定基础、有潜质的黄梅戏苗子,我将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力争多培养出几个新秀,让黄梅戏能在发源地源远流长。
主持人:听不够平词花腔黄梅调,看不够水袖长衫舞悠悠。我们深信,植根于文化之乡的丰富沃土,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雨露,得益于人民群众的精心浇灌,黄梅戏这朵艺苑奇葩必将愈开愈艳!(四个可)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