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让法治成为一种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根植群众内心的法治信仰,才能真正实现良法善治。”安庆市司法局局长罗光彪告诉记者。在刚刚闭幕的中国(安庆)第八届黄梅戏艺术节期间,各县(市、区)和市直单位积极响应,共创作了黄梅小戏《春风送暖》、《普法之家》、法治小品《包公断案》、《锦上添花》等30余部法治文艺作品,并通过各种形式在城乡群众中开展演出活动,丰富了基层群众法治文化生活。

近年来,安庆市根据民情着力建设法治之路,以启迪公民的法律意识,将法治文化融入群众喜爱的黄梅戏。全市建立了38个法治文艺团体,优选文化专业人员2066人,达到了充分整合社会法治文艺人才队伍的效果,解决了法治文化建设“谁来管、谁来做”的问题。市法宣办与市文化馆签订协议,将市文化馆命名为安庆市法治文化创作演出基地并挂牌,明确法治文艺创作演出任务。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黄梅戏《六尺巷》、《大清贤相》以清朝宰相张英“权不为己所用,身以德服天下”;平民吴氏更是具有法治思维、维权意识、理性精神和合作态度,铸就了今天美名传扬的六尺巷。法治黄梅戏《不越雷池》诠释了“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古代法治精神,与现代社会讲法治、守规矩的要求一脉相承。《县官陈廉》获得第29届田汉戏剧奖剧本一等奖,塑造了县官陈廉刚正不阿、依法断案、守住良知的廉吏形象。这些历史故事早已深入社区乡村,田间地头,在群众心头荡漾。

今年,该市组织了以宪法学习为题材的法治故事、法治漫画、法治微视频作品征集,共征集作品700多件。市法宣办创作编排的法治黄梅戏《黄梅声声唱普法》,结合“送戏进万村”在望江、潜山和全市部分中小学等地演出60余场,深受基层群众和小学生喜爱。

“法治黄梅戏是安庆市一道独特的传播法治文化风景线。于今,群众在耕作之时,旅途之中,闲暇之余,抬头见法,心中有法,形成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氛围。”桐城市文昌街道市民吴勰说。 (记者王原)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