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锣鼓声起,射灯从高处打下,一米见方的光柱里罩着一个身着白衣的俊秀小生。随着紧密的鼓点,他右手提着长衫的边角,一路小跑。他形色匆匆,步履慌乱,左顾右盼,生怕被人抓住似的。“急忙忙逃出了金山寺院,心急如火似剑离弦,跋山涉水忙逃窜……”。

这是黄梅戏《白蛇传》中的“断桥”片段。年轻的小生许仙因为听信了法海的谗言,被法海骗进金山寺做了和尚。白娘子来救许仙,与法海发生交战。在一个小和尚的指点下,许仙匆匆忙忙穿过石洞逃下山。在一路的逃亡中,他一边倾诉对爱妻的悔恨和思念,一边担心法海和青儿的追赶。当听见青儿的怒叱时,不由吓得连呼“此番我命休也,我命休也”!整个节目只有许仙一个人,他急急慌慌,内心的恐惧和紧张在他的举手投足间表现得淋漓尽致,剧场里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这是6月8日的晚上,安庆市黄梅戏演艺中心,安庆师范学院首届黄梅戏表演本科专业毕业汇报演出在这里盛大举行,这个专业也是国内唯一的一个黄梅戏表演本科专业,今年毕业的14位学生也是国内首批取得本科学历的黄梅戏青年演员。演出得到了省教育厅和安庆市的高度关注,省教育厅副厅长江春、教育厅督导室主任查海波、省文联文艺理论研究室主任张启生等专程从合肥赶来欣赏演出。安庆市委常委、副市长张大兴等市领导也兴致勃勃地观看了演出。安庆师范学院何小祥、朱士群、殷红、闵永新、张群、汪时珍等校领导与800余名师生、市民一起观看了演出。

光影之中精彩纷呈

一幕幕经典戏曲被搬上舞台,《女驸马》中民女冯素贞考中状元,误招东床驸马,洞房献智化险为夷的故事情节被迟晨、余萍等毕业生演绎的惟妙惟肖,成功塑造了一个善良、勇敢、聪慧的古代少女形象。韩金华女士是一位老戏迷,她这样说道:“我经常看《女驸马》这一段,这次学生的表演我感觉唱腔更加柔美,和一些老演员相差无几,唱念做打表演功夫都很到位。”除此之外,《天仙配—路遇》中七女恳求老槐树为媒,在土地公公帮助下嫁给淳朴憨厚的董永,妙语连珠,妙趣横生。《尼僧浪漫曲—双下山》对小尼姑心态刻画细致入微,时而令人捧腹大笑、时而又令人啼笑皆非。《闹花灯》载歌载舞,表现了节日的喜悦心情和生活情趣,使现场观众过足了戏瘾。

“出新戏、出新人”这是南京大学的俞为民教授对演出的评价。《陈三两—公堂提审》褪去了原剧中的脂粉气息,无关风月的剧情让人耳目一新;《梵王宫——挂画》古曲谱新声,将豫剧融入黄梅唱腔。这些都是在传统黄梅戏基础上融合了越剧、豫剧、京剧等戏种的新剧目,新颖的表演形式让更多的观众领略到了黄梅戏的活力与生机。《档马》中的杨八姐身着将服,头戴金冠,手执持节,一招一式尽显巾帼不让须眉的风范,将晚会推向高潮。面对剧目的创新,黄梅戏艺术表演专业07级的钱霖,在接受安徽电视台采访时说:“传统剧目虽然好,但是时间久了,观众会产生审美疲劳,对年轻一代的吸引力不足。只有博采众长、不断创新才能使黄梅戏焕发出新的活力,吸引更多的观众。”

郭宵珍老师是著名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她还是87版《红楼梦》中史湘云的扮演者。当晚,她从头至尾认真地观看了演出,她对这些学生们的演出给予了高度评价,“学生们今天的精彩表演出乎我的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毕竟他们这一路都付出了很多努力。四年的教学中,我们培养了生、旦、丑等一系列角色,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赋予黄梅戏更多的文化内涵”。

这是四年磨出的剑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精彩的表演背后,是学校的精心培育,以及学生四年的辛勤与汗水。音乐学院党总支书记、黄梅剧艺术学院院长金根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今天的演出让我觉得十分欣慰,学生们的表演十分出色,达到我们预期的培养目的。”在提到学院的培养计划时,他认为,“近几年来,学院引进校外优秀的黄梅戏优秀教师及一线表演艺术家,整合校内外师资力量,构建了一个高水平的教学队伍。我们坚持文化课和专业课双线教学模式,既注重基础训练又拓展文学、美育、声乐等综合训练,坚持实践教学不断线,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各类不同层次的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出一批高水平的黄梅戏复合型人才。”

为推动黄梅戏事业的更好发展,培养新一代编剧、导演、作曲的人才,安庆师范学院于2008年又开办了黄梅戏编导本科专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力争为推动黄梅戏的繁荣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安庆师范学院黄梅剧艺术学院自成立以来,以培养高素质黄梅戏艺术人才为目标,坚持正规有序的课堂教学和舞台实践,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生们进步很大,学业有成,我由衷地为黄梅戏艺术事业的后继有人感到高兴。”著名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黄梅剧艺术学院名誉院长韩再芬颇有感触地说。

学生们的成功,除了学校的精心培养外,还需要自身的努力。作为优秀毕业生中的一员,査寅曾荣获2010年度“黄梅之星”的称号,她刚从舞台下来,就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今天感觉很兴奋,而且比任何一次表演都紧张,毕竟这次表演是四年学习成果的展示”。在问到四年的学习经历时,她告诉记者:“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戏曲,那时是师傅们‘口传心授’,往往会因为一个错误而受到师傅的体罚。来到大学后,在新的培养模式下,更注重理论学习,在每个动作上更加精益求精。每晚都会给自己安排固定的练功时间,努力使自己的表演达到老师们的要求。”

晚会现场有许多来自市区艺术团的青少年,来自湖北黄梅县的王彩华小姑娘兴奋地对记者说到,“正是因为喜欢黄梅戏,喜欢严凤英,所以才不远千里来到安庆,现在正在再芬黄梅艺术剧院学习。这些大哥哥大姐姐们都是我的学习榜样,我很希望有一天,也能进入安庆师范学院的黄梅剧艺术学院学习,进一步提升自己”。

黄梅戏是一张大名片

在两个小时的公演中,首届黄梅戏表演本科专业的毕业生们以专业的技艺,向省市各级政府以及学校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黄梅剧艺术剧院成立于2006年5月,并于2007年开办了全国唯一一个黄梅戏表演本科专业。这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打好徽字牌,唱响黄梅戏,建设文化强省”战略重要举措。党委书记何小祥告诉记者,“文化强省、强市需要黄梅戏这张名片,要想使黄梅戏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就需要做好它的人才培育工作。作为身在安庆的唯一一所本科院校,为这个剧种培养高级人才,既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义务。当然,我们也有这个优势。”

朱士群院长认为,“开办黄梅戏本科表演专业,是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但也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一所大学要想发展,要想扩大影响,没有特色是不行的。在这方面,黄梅戏表演专业为我们加了分,现在也成了我们学校的一张名片。”同时他还认为,作为一种戏曲文化,黄梅戏还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对美化生活、净化心灵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学校在文化建设方面有一个显著特色,就是‘文化育人’。文化怎么育人?就黄梅戏来说,它的许多节目倡导真善美,鞭挞假恶丑,都是‘文化育人’的具体体现。”

黄梅剧艺术学院成立以来,就得到了教育部和安徽省、安庆市的高度重视。2007年,学校获得“财政部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优势特色学科实验室建设”项目,“黄梅戏的传承与发展”获批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类项目;08年该专业又被批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09年,“黄梅戏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被批准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

各级政府和领导的关心、支持,学校的培养,老师们的指导,学生们的刻苦努力,终于在四年之后,14朵黄梅新花在演艺中心这个大舞台上绚丽绽放。他们是演艺中心启用以来,首批登台的学生演员。此前,这里一直是著名艺术家们的舞台。当然,他们的表现没有让专家失望,也没有让安庆的戏迷们失望。

公演结束后,省教育厅副厅长江春高度评价了这场汇报演出,“学生们通过四年的学习获得了长足进步,年轻、激情、探索、创新是这场晚会给我的最大感受。虽然表演不是尽善尽美,但毕业生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显示出他们的光明前途,这也是黄梅戏光明前途得以传承的保证”。

当晚,公演开始前举行了简短的毕业典礼。安庆师范学院张群副院长和黄梅剧艺术学院名誉院长韩再芬分别致辞,并和黄梅剧艺术学院领导、老师一起为首届毕业生授予学士学位和毕业证书。(刘越越 张曼琳 王倩倩 朱芳芳 陈东 钱敏)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