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唱一荡气,一歌一回肠。音乐,是戏曲传达艺术感染力的关键。“以音乐创新为突破口,是地方戏曲自我拯救与复兴的必由之路。”昨日,国家一级作曲、湖北省地方戏剧院院长李道国说,地方戏曲观众日益萎缩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音乐上的陈旧,缺乏精致动听、脍炙人口的声腔。
李道国是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曾为京剧、汉剧、楚剧、黄梅戏、豫剧、花鼓戏等10多个剧种的70余个剧目作曲和配器,多次获得国家和省级大奖,其中楚剧《大别山人》、陇剧《苦乐村官》获得国家文化部文华作曲奖。
他的戏曲音乐兼收并蓄,从继承中创新,从创新中发扬,旋律主题贯穿,感人肺腑。
黄梅戏《英子》描写了一位坚守共产主义信仰的红军女战士,上演后好评如潮。黄梅戏剧界认为其音乐作品,是黄梅戏音乐的一次重要尝试与创新,符合黄梅戏唱腔却又不同于安徽黄梅戏,70%是黄梅戏、30%像歌剧。黄梅戏传统音乐只显示出声腔、剧种、板式等方面的功能。《英子》的音乐创作中,黄梅戏唱腔与歌剧、地方山歌、少数民族音乐之间完美融合,并使用了西方作曲技法,得到新老观众的共鸣。
荣获11届文华作曲奖的楚剧《大别山人》,唱腔音乐被已故著名戏剧艺术家余笑予评价为“好听、动情、姓楚”。主题音乐《月儿闹三更》中,糅合了监利民歌《送郎当红军》,及大洪山民歌《一根棒槌两头光》、《大洪山呀山连山》的曲调,江汉平原音乐元素的渗入,造就崭新的楚剧音乐,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现代陇剧《苦乐村官》同样吸收了与陇剧音乐相近的音乐元素,如陇南民歌、陇东皮影戏。“音乐是戏曲的灵魂。”李道国说,戏曲是由音乐得以流传,历史上戏曲的每一次跨越发展,无不与音乐的重大革新相关。京剧即是吸收了汉剧、徽剧、昆曲、京腔等的音乐营养,才最终成为国粹。
他认为,戏曲音乐的创新,首先要尊重继承,把老祖宗传下来的剧种音乐、唱腔融会贯通,再出新出彩,一律套用沿袭旧唱腔,肯定不符合新的人物、剧情的要求。音乐创新需要紧跟时代的脉搏和现代审美特征,一味守旧只会失去新兴观众。
当前,歌曲音乐创作者众多,戏曲音乐创作人才稀缺。李道国呼吁,政府、社会各方面应联合推动戏曲作曲人才的培养。(记者/李新龙 实习生/叶玲/张河梅)
(摘自 《湖北日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