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剧种。它发源于湖北黄梅县一带的采茶歌。清乾隆年间,湖北黄梅县一带的大别山采茶调传入安徽省怀宁县等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用安庆方言演唱和念白,逐渐发展为一个新戏曲剧种,当时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早期的黄梅戏。其后,黄梅戏又借鉴吸收了青阳腔和徽调的音乐、表演和剧目,开始演出“本戏”。而后,以安庆为中心,黄梅戏成为安徽主要地方戏曲剧乃至全国知名剧种。
据安徽省文联有关领导介绍,在安徽省很多城市的黄梅戏与旅游早就成为“天仙配”。前不久,为配合黄梅戏在合肥的驻场演出,合肥市旅游局对“合肥一日游”线路做出调整,在原来数条游览线路上,添加了晚间黄梅戏专场演出内容。此条线路在合肥各大旅行社上架推广后,为合肥“夜生活”增添了亮点。记者从合肥市旅游局了解到,为了更好地推介这项“夜生活”、推介安徽省本土的黄梅文化,合肥市还打算将黄梅戏纳入今年导游培训内容中。该市目前有千余位导游,今后导游培训中,将特别开设“黄梅文化”课程。黄梅戏名家韩再芬有望能亲自给导游上课,目的是让导游人人能唱黄梅戏。
发源地开始“加速提档”
今年4月中,北京凤凰岭自然风景公园管理处的王先生到庐山考察景区环境建设,顺道来到与九江比邻的湖北省黄梅县。晚间散步,见街头广场人们正在排练黄梅戏。王先生这才得知黄梅戏,原来发源于此。当记者巧遇王先生时,听到的是他的一惊一叹,惊讶的是,这里留存了很多黄梅戏的文化遗迹,至今仍有不少传人;惋叹的是,较之安徽黄梅戏之盛况,湖北黄梅戏发展的步伐,无疑滞后了很多年。
据了解,近年,湖北省相关领导已认识到黄梅戏与旅游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性,与之相应的规划与措施一一启动。2009年初,湖北省黄冈市委、市政府决定“请黄梅戏回故乡”,策划建设黄梅戏大剧院等系列工程。去年,黄冈市总投资1.5亿元、占地150亩的黄梅戏大剧院在黄州动工兴建,预计3年左右时间建成。黄冈市旅游局相关人士指出,黄梅戏大剧院的开工建设是黄冈文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是打造黄梅戏文化旅游品牌的重大举措,将对黄冈市文化旅游事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黄梅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陈建雄说,眼下,游人到黄梅县,只要以团队形式提出看黄梅戏,当地文艺团体都会尽量满足其需求。黄梅县委宣传部新闻中心王政谈到该县黄梅戏发展已进入“快行道”时,显得很兴奋:“眼下,湖北省黄梅县在全县中小学校开始普遍开设黄梅戏课程。目的是发展黄梅戏后继有人,争取培养一些能向中外游人展示地方文化的黄梅戏名家。”
记者从黄梅县政府《旅游发展十二五规划》中看到,该县将深度挖掘黄梅戏文化资源,在举办具有黄梅本地特色的旅游节庆活动时,举办黄梅戏曲艺术节。大力发展黄梅戏曲等三大文化品牌,定期或全年为游客演出,鼓励创办旅游文化娱乐公司,旅游文化演出公司,大力推广参与性强的特色项目。
黄梅戏旅游方兴未艾记者从安徽省旅游局了解到,前不久,宿松黄梅戏主题文化公园设计研讨会在合肥市省黄梅戏剧院召开。安徽省社科院原副院长唐先田、省黄梅戏剧院院长蒋建国、安徽省宿松县委书记张小青及南京大学建筑设计院、安徽建工学院建筑景观规划所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领导就设计理念、建筑风格、主题创意、功用效果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这次会议,对提升黄梅戏主题文化公园设计的层次和品位产生积极作用。
据介绍,宿松县位于皖、鄂、赣交界处,长期以来,众多黄梅戏民间团体活跃在这里。眼下,黄梅戏文化主题公园经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立项,纳入省“861”重点工程项目,该园规划建设面积1100亩,总投资10亿元。主要项目包括黄梅戏文化景点,黄梅戏文化商贸区、演艺区、职教区、生活区以及黄梅戏文化休闲度假村等,建成后的黄梅戏主题文化公园以黄梅戏为主题文化元素,涵盖旅游观赏、知识欣赏、休闲玩赏等项目。
日前,家在安徽潜山县,多年在北京某酒店任采购部经理的郭先生探亲归来,见到同事后总是绘声绘色地讲述家乡“明日游览天柱山,今晚先看黄梅戏”的旅游夜生活项目。郭先生向记者介绍说,“夜赏黄梅戏”推出后,不少来自国内外的旅游宾客在潜山县七仙女大酒店用完晚餐,纷纷随同旅游团队走进潜山文化旅游演艺中心,观看曾获中央电视台“七仙女挑战赛”金奖的潜山县黄梅戏剧团优秀青年演员陈晓玲担纲主演的《天仙配》。该县的“夜旅游”,已成为多家旅行社对外宣传的一个亮点。据潜山县委宣传部相关人士介绍,今年,该县“文化旅游《天仙配》,绿水青山《不夜城》”展示项目是潜山文化界和旅游界联手打造的“十二五”开年大戏,首次尝试“文旅联姻”,志在挖掘黄梅戏之乡戏曲文化资源,力争营造潜山“夜经济文化旅游品牌”。
专家建言
民间文艺家葛晓东先生认为,安徽“黄梅戏旅游”的传承与发展经验,值得拥有特色地方戏剧资源的地区借鉴。建议能像京剧一样,形成多层面、多类型旅游文化产品,譬如,通过研发、设计,推出黄梅戏脸谱工艺品,建造黄梅戏主题酒店,创作以黄梅戏名人故事为背景的影视作品等。葛先生还建议,黄梅戏发源地与发展地能够相互帮扶、携手共进,形成穿越两省的黄梅戏专项旅游线路。
中国高级茶艺师、华夏茶文化研发推进会理事黄连地先生认为,既然黄梅戏缘自湖北省黄梅一带的采茶歌,黄梅戏旅游活动不妨与当地“茶文化旅游”结合,让游人通过观看多类艺术形式的展演,深入了解黄梅戏的渊源以及沿革、创新过程。举办这类旅游活动最好能多些参与性、互动性,让黄梅戏旅游文化项目更为精彩,更能集聚人气。
民俗学者徐广文先生希望,黄梅戏旅游文化项目能在大江南北“遍地开花”,融入诸多旅游活动中,最好能把黄梅戏精彩剧照印在风筝上,为放飞活动增添文化气氛。把黄梅戏精彩唱词写在名茶包装上,让品饮者充分感受黄梅戏文化的魅力。黄梅戏剧情中表现山水优美、人物喜怒哀乐的唱段最好能有针对性地放入景区导游词里,与当地名景点契合,活跃气氛。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