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受安庆市文化馆之邀,担当黄梅戏票友大赛的评委。安徽有不少地方戏,以黄梅戏最受欢迎。清道光年间,湖北黄梅一带连遭天灾,灾民纷纷东逃相对富庶的安庆附近各县,他们中的一些人靠演唱黄梅调、采茶歌乞讨,为当地百姓所喜爱。当年,徽剧在安庆及周边各县盛行,特别是1790年秋,为庆祝乾隆八旬寿诞,扬州盐商江鹤亭安排16岁的安庆艺人高朗亭领衔三庆班进京祝寿。三庆班以二黄调为主,兼唱昆曲、吹腔、梆子,是个诸腔并奏的戏班。没想到第一次进京的三庆班即震动京畿,大受欢迎,创造了所谓“徽班进京”的历史事件。
黄梅戏是在徽班进京后开始萌芽并发展起来的。一些留在安庆的徽剧艺人如蔡仲贤、洪海波等,也喜欢上了黄梅调。看到黄梅调如此受民众欢迎,蔡仲贤、洪海波等便与民间艺人胡普伢等结合,从演出徽剧时加唱一些黄梅调开始,最后为迎合观众而“引黄入徽”或“以黄代徽”融合黄梅调以及安庆民间流传至今的高腔、文南词、桐城歌、弹腔、曲子戏等原生态艺术,借鉴徽剧的戏曲形式,演绎奇闻逸事、世俗生活,在庙会、逢年过节或受庄户人家邀请时演出。从道情到两小戏、三小戏,从业余演唱到结为“草台班子”,从“三打七唱”到逐渐丰富器乐舞美,从口传心记、手抄笔录到出现“36本大戏72本小戏”经典剧目,逐渐形成了黄梅戏这个新的戏剧形式。
说到黄梅戏不得不提到一个人——王少舫。王少舫原籍江苏,自幼丧父。王少舫在9岁那年被母亲送到上海从师鲍筱麟专攻京剧老生。1933年,13岁的王少舫随母第一次踏上安庆的土地。他在安庆演的第一出戏是《南阳关》。王少舫第一次接触到的黄梅调是《苦媳妇自叹》,跟一位洗衣大姐学的。后用到京剧《戏迷传》、《纺线纱》、《拾黄金》等戏里,很受欢迎。
王少舫对黄梅戏最大的贡献是改良了黄梅戏音乐。19岁那年,王少舫在排演《秦雪梅》时,习惯了京戏中以弦乐过门的他,面对黄梅调中只用锣鼓伴奏的状况,却无从开口。于是他同琴师商量:到我唱时,你拿胡琴托着我,给我一个“音”就行了。新的伴奏乐器再加上那不同于旧法中依照安庆土语上韵的京白唱腔,使王少舫唱出的黄梅调一下子引起了当地观众的好奇。许多人争相前去观看他用京胡托着唱腔的演出,从此王少舫便有了一个“京托子”的绰号。这之后,王少舫在当地黄梅戏老艺人丁永泉、潘泽海等人的支持和帮助下,将早先黄梅调采用的五声音阶,提高到了七声音阶,从而使黄梅戏乐曲的旋律发生了根本改变。
唱腔上的变化,意味着伴奏乐器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当年就曾经把京胡引入过黄梅调的王少舫,再一次把弦乐加入了进来。这样,王少舫不但把京剧的唱腔,伴奏乐器渐渐地融入了黄梅调,同时,也使武打功夫甚至出场台步这些原本未曾有过的情景也出现在了黄梅戏舞台上,使得黄梅戏充满了新的活力。
黄梅戏真正焕发青春活力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1952年以王少舫、严凤英等为主要演员的安庆黄梅戏代表队以小戏《打猪草》、《补背褡》赴沪参加华东区文艺调演,大受欢迎。1954年再次以《天仙配》等赴沪参加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轰动了上海滩,并荣获多项大奖。正是这两次演出和安徽省黄梅戏剧团的成立、黄梅戏电影《天仙配》、《女驸马》的拍摄和上映,黄梅戏这个“散发着泥土芬芳”的草根艺术才得以登上“大雅之堂”,不断得到规范、完善和繁荣,并由安徽走向了全国,走向了世界。2008年,黄梅戏又被授予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不知道小小的安庆市有多少黄梅戏迷和剧社,因为它不是社会团体,不用民政局审批。但因工作关系,我知道安庆目前基本固定的民间剧团(社)就有200余个,成员有几万人。不论是在街头还是公园,不论是白天还是晚间,都有爱好黄梅戏的人在那唱戏。锣鼓乐器当然都是自备,而且自备水,自备椅,自报幕,自喝彩。这一唱一奏一喝又吸引了一大批路过或散步之人。能中断自己的事情而为黄梅戏所吸引的,当然都是戏迷,唱者声情并茂,痛快淋漓;听者心脑并用,身在物外。特别是这些听众谁想唱都行,反正大家都是戏迷。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