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场 花为媒

东晋义熙元年(405)八月,怀抱“大济苍生”理想的诗人陶渊明,接到朝廷诏命,出任彭泽县令。在下乡督田劝农、体察民情之时,素来爱菊的他欣赏邑内黄菊乡(今东至县东流镇)的菊花资质天赋,徒具特色。于是公余闲暇,亲自荷锄在该乡南山辟地种菊、赏菊,饮酒赋诗,以寓高洁之志。

黄菊乡里文人雅士、缙绅父老闻之,皆纷纷前来观瞻陶令植菊风采。观者中有个聪明伶俐的小女孩主动上前,细心地为新栽的菊花培土浇水。陶公问道:“小姑娘,你也爱菊吗?”小姑娘答道:“菊为花中君子,高洁淡雅,谁人不爱?”陶公见她小小年纪出言不俗,急问:“你是哪家女公子?”当地药材商人艾树荣趋前答道:“乃是小女,名菊娟略识文墨。见大人如此爱菊,于是也跟来附庸风雅,望莫见笑。”陶公连声道:“好、好、好啊!我养了五个儿子,就是少了个见识不凡的闺女呢。”艾某说:“多谢父母官青眼垂爱,小民一家三生有幸,若不嫌弃,请让小女做你的儿媳。只怕高攀不起哟。”陶公闻言喜道:“次子陶俟尚未择偶,足下由此美意,我们就接个儿女亲家。”于是陶、艾两家就此凭媒订下婚约。陶公之妻翟氏的外婆家在黄菊乡,她的表弟平安就是这桩婚事的月老红媒。

第二场 花闹重阳

黄菊乡人喜欢陶公,每年重阳佳节便自发地到南山聚会赏菊,黄娟领着一群农家姑娘咏唱陶公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以及《劝农》、《归园田居》等诗篇。

第三场 退婚

光阴荏苒,转眼三年。金风送爽,菊放桂香的季节,陶公带着次子陶俟到艾家商定佳期。艾家以将女儿生辰八字写错,与陶公子哥儿八字不合为由,要解除婚约。媒人安平斥责艾家不该背信弃义,艾氏夫妇说陶渊明已经不是县令了,不愿把女儿嫁给平民百姓家。百姓们谴责艾氏夫妇势利眼,菊娟不听父命,誓做陶家媳。

第四场 坦诚相告

恰在此时,朝廷又下了诏书,征聘陶公出山为官。艾家夫妇主动赔礼道歉,希望尽快把婚事办了。她陶渊明坦诚相告,他这生不会当官了。艾氏夫妇闻言,复坚持退婚,悻然而去。

第五场 母子情深

翟氏闻讯,随陶俟赶到黄菊乡,跪求陶渊明出任县官。他耐心地劝妻教子,安平乐道,淡泊自守。 ­

第六场 喜结良缘

江洲药材大老板张德义,闻知艾家赖婚之事,一气之下,终止了与艾家的药材生意。艾家堆满仓库的药材,一旦秋雨连绵,将血本无归。艾家夫妇求陶渊明说情,张老板念当年陶公的恩情,仍包销了艾家的全部菊花药材。 ­

与此同时,菊娟出走,留字告诉父母:“儿非陶俟不嫁。否则,即在庐山云兴庵削发为尼。”艾氏百般无奈,又心痛女儿,求得陶公亲笔信,接回了女儿。 ­

陶公以自己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征服了艾氏夫妇,特别是陶俟贯通九经的笃志行学,赢得了菊娟的芳心。后陶、艾两家喜结良缘,鱼水和谐,留下一段千古佳话。(剧终)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