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了黄梅戏,又让人不禁想起了“黄梅戏五朵金花”。在20世纪80年代初,她们的出现曾经给沉寂已久的黄梅戏一抹亮色。这“五朵金花”就是马兰、吴琼、杨俊、吴亚玲、袁玫,当年在安徽省艺术学校,她们同班学艺,之后又一起分配到安徽省黄梅戏剧团。

一晃30年,昔日的五朵金花如今已经各奔东西,在全国各地开花。马兰2012年在上海闵行成立了“马兰戏剧工作室”,成为将艺术传播给大众的文化使者;吴琼开始尝试客串豫剧、越剧、京剧等不同剧种的角色,享受的同时也让她受益匪浅;吴亚玲和丈夫蒋建国在安徽排演新戏;袁玫改行当了电视制片人,不过仍然热爱黄梅戏;杨俊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从安徽被调任至湖北,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先后主演了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剧目,闯出了湖北黄梅戏的一片新天地,开创了湖北黄梅戏的黄金时代。

守格不守旧

老戏也得与当代共振

杨俊,这位黄梅戏当年五朵金花里最年轻的一朵,如今是安徽妹子、湖北媳妇。这种身份标签也恰好是黄梅戏的现状:曾在安徽光大,现在想要迎回湖北“娘家”。3月26日晚,杨俊将带着原创土家风情戏《妹娃要过河》登上东艺。

在她看来,“《天仙配》《女驸马》曾走遍中国,将黄梅戏带到中国五大戏曲之一的高位,这足以证明黄梅戏是有通行全国的基因的。”杨俊说,“不如思考,黄梅戏近20年的滑坡中,我们错过了什么,才没让好作品与好演员相得益彰、生逢其时。”

杨俊说,要检验一出戏是否经典,需要时间沉淀,因此糅合了黄梅戏与湖北土家风俗的 《妹娃要过河》是否能名留戏曲史,她不敢妄言。可她相信,“传统老戏要与当代共振,其文本表达、叙事方式就要采用今天的思维,让生活在钢筋水泥丛林里的年轻人觉得亲近可信,才能有传唱的可能。”杨俊觉得,“守格不守旧才是传统戏曲聪明的生存方式。”

黄梅戏曲歌舞电影故事片《妹娃要过河》

入围“第13届世界民族电影节”

事实证明,《妹娃要过河》的创新是有成果的。第八届戏剧文华奖中,该剧包揽了剧目、表演奖等重要奖项。来上海前,杨俊还收到发自美国的贺信:在第13届世界民族电影节上,根据 《妹娃要过河》 翻拍的戏曲电影榜上有名,将在今年代表中国黄梅戏登上大洋彼岸的银幕。而在那之前,“我们还想获得上海观众的认可,因为这里有黄梅戏深厚的土壤,又有海派兼容并包的品格,在春天播种,再适合不过。”杨俊说。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