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泽县黄梅戏剧团1958年成立,随着人才流失、设施老化以及文化潮流的不断冲击,一度濒临倒闭。2012年改制转企,勇于打破制约发展的思想障碍和体制障碍,坚持讲传承、敢创新,出人出戏出效益,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获得“一带一路”慈善万里行公益演出优秀表演奖、“玉茗花艺术节”优秀个人演员奖等诸多荣誉,小剧团走向大舞台。

转变经营性质 从“大锅饭”到“大包干”

2012年,彭泽县对原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县黄梅戏剧团进行改制。一是转变经营主体。改制黄梅戏剧团,成立以文广新局局长为法人,原剧团团长为经理的新黄梅演艺公司,由经理具体负责演艺公司的运转和经营。公司在人事、财政、营销等方面独立,经理人对公司的运营进行管理,实现政企管理分离。二是精简分流人员。改制前,演职人员吃着“大锅饭”,在职30人、退休16人,臃肿的“体格”限制了剧团的发展。改制后,通过优化组合,对冗员妥善分流,新增退休人员10人,连同其他在编人员全部归流到县文化馆统一管理。三是实行绩效考核。设立董事会、监理会,对演艺公司的财务进行监督。实行绩效薪酬制度,管理层按照公司的总体收益进行计酬;演员和员工按照岗位、职称计算基础工资,按照演出中的具体分工以不同比例从每次演出收益中抽取绩效。大家变“要我干”为“我要干”,激发了内生动力,形成了“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

适应市场需求 从“政府端菜”到“市场点单”

坚持市场化服务理念,创新演出形式,为群众提供多元化服务,实现了社会、经济效益相得益彰。5年来,年营业额实现翻番,从40余万元增长至100余万元,商演占比从原本不足1%增至30%,场均出场费从2000余元增至4000元。一是演出商业化。剧团改制之后,政府与演艺公司的关系由从属转为交易双方,演出从政治任务转为有偿服务,同时演艺公司的商演业务完全放开,与市场接轨。政府除负担部分前剧团退休人员的养老费用外,不再负责演艺公司人员的工资,演艺公司真正实现自负盈亏。二是服务个性化。改变原本装配齐全、全员出动的表演模式,按照顾客需求提高不同形式的演出服务。比如商场促销活动,主打剧目串烧,演绎多个经典场景;婚庆助兴,则只需数位演员进行临场发挥;进村送戏,则是穿戴齐整,演足全场。通过这种形式,把原本庞大笨拙的表演方式,切片化、精细化,满足了短、精、快的市场需求。三是资源共享化。针对大型剧目表演时人员不足的情况,剧团与兄弟院团灵活合作,通过拆借演员的方式进行演出。组织黄梅戏爱好者协会,开展戏曲鉴赏、知识讲座等活动,让群众能听、能看、能学还能演。整合人员、道具、场地等资源,向市场开放,有偿出借,既盘活了闲置资源又增加了公司收入。

做大品牌影响 从“农村草台”到“广阔舞台”

终注重培养品牌,做旺人气。一是重人才培养,“捧角站台”。通过返聘原剧团骨干人员、广揽社会人才的新型组织模式,组成了一支能演出、能吃苦、能上山下乡的精湛队伍。为了彻底解决人才紧缺的现状,加强了对年轻演员的培养,于今年9月通过委托安徽省职业艺术学院培养,新招收14名优秀青年演员,学期满后择优录取。二是重剧本创作,“好戏连台”。剧团的持续发展,离不开剧目的生产和创新。公司成立了由多名老演员兼职组成的剧目起草班子,通过资金奖励和全员参与等方式,建立了剧目创作机制,保障每年至少1部新剧目的创作速度。近几年,剧团新增了《梅香》《罗帕记》《卖油郎》《莲花庵》《费姐》等曲目,还创作出大型古装黄梅戏《小姑与彭郎》、现代黄梅戏《芳湖壮歌》,可表演剧目扩充至24个,原创剧目5个。另外,还创作了《辞宴》《皆大欢喜》等一批反腐题材的小型黄梅戏节目。三是重参演打擂,“搭车借台”。形式多样的表演让剧团走向了越来越大的舞台。2014年剧团精心编排的节目参加了安徽卫视《相约花西楼》栏目;2016年9月受湖北省邀请,以抗日题材的原创剧目《芳湖壮歌》参加《第七届(黄冈)东坡文化节暨第九届湖北省黄梅戏艺术节》;2016年11月受邀赴港参加《“一带一路”慈善万里行之走进香港大型公益演出活动》,以原创剧目《小姑与彭郎》获得优秀表演奖;2016年12月参加《第六届江西艺术节·第十届江西玉茗花艺术节》,剧团原创剧目《芳湖壮歌》获得优秀个人演员奖。同时,利用电视、网络等平台搭车宣传,把公司的优秀作品搬上大舞台、大屏幕。(新华社 通讯员江翠芳)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