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逆火》京城受宠
应国家文化部之邀,根据已故著名作家鲁彦周同名小说改编、由安徽省黄梅戏剧院投排的大型黄梅戏舞台剧《逆火》,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重大文化活动演出剧目,于本月9日至12日在北京民族文化宫连演4场,受到了首都观众的特别钟情,每天演出不断的民族文化宫出现了众多戏迷蜂拥而至追捧该剧的热烈场面。据记者了解,为了追求艺术上的尽可能完美,该剧自演出以来已经数经修改,五易其稿,对此,首都有媒体评价,纵观《逆火》全剧,与此前几个版本对比,一定程度上回归了戏曲艺术的本体,这也是黄梅戏山野之风的一次回归。“
“我们已经连看4场了,都痴了——从来没听过这么好听的曲子!”12日晚7时,趁着演出还没开始,记者在剧场观众席中与两位戏迷聊起来,一位叫张海妹的戏迷,给记者翻看她几天来在看戏的过程中,一边听一边凭印象记录下来的《逆火》中的一段乐曲,还用她甜美的声音哼了出来。
“这全是你在现场记下来的?”记者感到非常吃惊,由作曲徐代泉创造性地在黄梅戏中“嵌入”的这段优美的青阳腔可不是那么好唱的。张海妹有点忐忑地问:“怎么,记得不太准?”这时正好徐代泉老师来到了跟前,他拿过她手中这段谱子,立刻赞赏不已:“你记得非常准确,除了个别地方基本上都对。”张海妹一下子高兴得叫了起来“哇——太好了!”
张海妹告诉记者,她是陕西人,但比起秦腔,她更喜欢黄梅戏。她说只要有黄梅戏来北京演出她每场必看,像今年从年初到现在已经看了吴琼的个人演唱会和韩再芬的《徽州女人》,而这台《逆火》尤其让她着迷,她赞叹里面的音乐简直是所有音乐中最美妙的,无论是周源源,还是蒋建国、王成的唱腔都让她分外着迷,即使连看了4场依然不过瘾,如果再演下去她和她的同伴还会一场接一场地看——直看到把剧中的唱腔全部学会为止!
和张海妹坐在一起的另一位戏迷邹瑶告诉记者,她就是北京人,受母亲的影响,3岁就爱上黄梅戏了,黄梅戏的许多名段她都会唱,小时候很长一段时间都梦想着当一名黄梅戏演员,上小学时甚至差点打起背包去考安徽的黄梅戏学校,被她的母亲制止了:“我妈说我,你这样的,即使考上了也就是个跑龙套的料,别一喜欢就把自己当正经花旦了。我很受打击,但对黄梅戏的喜爱丝毫没受影响,几十年来,几乎每天都听黄梅戏,一有演出就自己来买票欣赏,到目前为止,我几乎看过安徽各个团来京演出的所有黄梅戏舞台剧,比如《天仙配》、《女驸马》、《红楼梦》、《风尘女画家》、《啼笑因缘》、《徽州女人》、《墙头马上》、《霸王别姬》、《雷雨》、《逆火》等等。”
邹瑶如数家珍地说着她看过的几十台黄梅戏,还声情并茂地唱了《海滩别》中的一小段。记者问她最喜欢哪一位黄梅戏演员,邹瑶的观点非常有见解:“我不是那种单纯追演员的戏迷,好的演员我都喜欢,好演员之间的精彩配合我们更欣赏,就像看《风尘女画家》,喜欢的是马兰和黄新德老师的珠联璧合,看这台《逆火》,我们又为剧中周源源、蒋建国和王成每个人的精湛表演而陶醉,一个演员不可能成一台戏,一台戏成功不成功,仅靠哪一位演员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我最喜欢棋逢对手、配合精彩的戏。”
记者在后台的众多戏迷中遇到一群兴奋不已的大学生,他们围着刚刚下场还没来得及卸妆的蒋建国,又是要签名又是咔嚓咔嚓不停地合影,其中一位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的黄汪传告诉记者,他们这一群人都来自安徽的“戏窝子”石牌,个个痴迷黄梅戏,他已经花了很长时间对黄梅戏的整体状况进行跟踪调查,调查范围包括湖北和安徽的6个县和4个大剧团,并以此作为自己毕业论文的题目。
为什么要做这个调查?黄汪传说,既是因为热爱也是出于关注,他希望了解黄梅戏的生存现状。记者问,从你调查的情况看,将来的黄梅戏还能生存下去吗?小伙子满脸自信:“不仅可以生存下去,而且前景非常乐观——您难道没有看到观众对今天演出的反应吗?戏是演给人看的,喜欢黄梅戏的人可多啦,就我们所知,光北京就有一大批,您知道吗?北京不久前还成立了一个2000多人的黄梅戏迷俱乐部,而且我们还会不断发展新会员呢。”
黄梅戏《逆火》由周德平编剧,胡明克导演,徐代泉作曲,刘元声舞美设计,周源源、蒋建国、王成分别扮演剧中主要人物韵竹、柴梦轩、柴水。
该剧自编创以来已经五易其稿,此稿对原著中男女主人公之间生死情仇这条主线加以提炼,突出矛盾焦点,揭露鞭挞了腐朽的封建制度对人性的摧残。扮演女主人公韵竹的周源源近年来在艺术上有较大提升,不仅在唱、念、做上格外用心下工夫,还用心琢磨她扮演的“小奶奶”这个人物的准确定位,刻画了这一人物在追求纯真爱情、努力挣脱命运摆布过程中显露的鲜明个性。谈到演出体会,周源源觉得,韵竹这个人物还有进一步挖掘的空间,她在体会主人公内心世界的过程中也经历了种种痛苦和提升。由梅花奖得主蒋建国扮演的男主人公柴梦轩,给人以沉稳、虚伪、圆滑、无奈的印象。蒋建国以较为全面的综合实力把柴梦轩这个人物的内心矛盾刻画得入木三分,淋漓尽致,通过全剧可以看出他日臻成熟的表演技巧。两位主要演员在剧中的表演配合默契,相互辉映,各显风采。剧中另一位主要人物柴水的扮演者王成,则以他收放自如的表演赋予了剧中这位游方郎中与众不同的光彩,虽然戏份不多,王成却能以一当十,塑造了一个性格独特、心地善良又兼具悲喜两种色彩的人物。
蒋建国表示,不断修改是为了使该剧更加完善,进一步理顺剧中人物之间的关系。精品是需要反复打磨、精益求精的,改得越精,它的生命力就会越强。(何素平)
(摘自 《合肥晚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