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发源地之争烽烟频起
鄂东晚报记者 刘铁军
“雷”人之语出自安徽
近年来,安徽省平面媒体连续刊发《黄梅戏起源于湖北纯属误传》、《黄梅戏发源于黄梅是“水”话》、《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缺少真凭实据》、《黄梅戏发源地当为宿松》、《黄梅戏发源于宿松不容置疑》等数十篇文章,以数以万计的篇幅,对黄梅戏发源于湖北黄梅的观点持不同看法,提出黄梅戏发源地不在黄梅。
最近刊发的《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缺少真凭实据》一文开门见山:“中央电视台第4套《走遍中国》栏目组采访编辑的《黄梅戏起源地之争》,于2007年12月14日播出后,再次引发争端。说是‘黄梅戏起源地之争’,只有湖北人说话,却未听见安徽人的声音,湖北黄梅人列举了一些所谓证据,却没有说服力”。
随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出炉”,发源地、名人故里、历史遗迹之争愈争愈烈。政府“调控”,“专家”论证,公众参与,媒体助威,也使其成为一种别具风景的文化现象,黄梅戏发源地之争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例。
客观地说,黄梅戏源头再探讨不是坏事,说明黄梅戏艺术在当今之世还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借用安徽省黄梅戏专家的一句话:“无论花落谁家,最大的赢家还是黄梅戏”。
源流之争由来已久
一曲“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唱响大江南北,乃至漂洋过海。在“一去二三里,村村湾湾都唱戏”的黄梅县,黄梅戏发源于黄梅已是家喻户晓。
然而,黄梅戏发源于黄梅这在学术界早有定论,并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事实却遭遇了争论。
据一位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介绍,黄梅戏第一次源地之争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至上世纪60年代初,鄂、赣、皖三省一批年轻的文化工作者跋山涉水为黄梅戏寻源。因为当时有大批黄梅戏艺人健在,按照他们的师承关系和亲身经历,黄梅戏形成的年代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通过大量历史资料和口碑资料的印证,得出了黄梅戏发源于湖北黄梅,流传于鄂、赣、皖毗邻地区,发展于安徽安庆的共识,并广泛应用于典籍之中。
第二次争论是上世纪60年代至本世纪初,安徽省黄梅戏专家、学者和黄梅戏爱好者,通过历史资料的考证研究为黄梅戏探源,先后提出了安徽桐城说(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的故乡)、怀宁说(京剧之父徽剧的发祥地)和太湖说(安徽最早的民间女艺人胡普伢是太湖人),在安庆地区内出现分歧。
第三次争论是本世纪初至今。安徽省黄梅戏专家学者和黄梅戏爱好者,通过历史资料的考证研究为黄梅戏争源,全盘否定前人得出的黄梅戏发源于湖北黄梅的结论,在前面几说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一个宿松说(1921年版《宿松县志》有“梅邑好演黄梅采茶小戏,亦称黄梅戏”的记载),并在宿松县政府网站上公开打出黄梅戏发祥地的牌子。安徽省官方介入、专家参与、媒体炒作、民间互动,可谓是规模空前,势头强劲。
理论新秀撰文万言
黄梅戏“申遗”尘埃落地,发源地之争为何烽烟再起?黄梅戏理论新秀桂也丹撰文万余字,以《不废江河万古流——黄梅戏发源地之争的背后》为题,用大量第一手资料,向否认黄梅戏发源于黄梅的有关媒体和一些专家学者提出了质疑。
桂也丹,男,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黄冈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黄冈市作家协会会员。1984年出生的桂也丹从小就耳濡目染家乡的黄梅戏,在父辈的熏陶下,怀着对振兴家乡黄梅戏的使命感,对黄梅戏情有独钟。迄今为止,他已在各级报刊上发表新闻、散文、史料、人物传记、黄梅戏史论、报告文学、诗歌等方面的作品达60多万字,仅黄梅戏史论方面的作品就达40多万字。
在《黄梅戏发源地之争的背后》一文中,桂也丹指出,从学术角度讲,发源地考证当属历史考证学的范畴,是历史学的一个学科。既然是科学,就必须客观、公正、严谨、详实,因为“起源”是探究一个客观的“源”。这就要求考证者不仅要具备一定的戏曲理论知识积累,而且需要科学的态度和严谨的方法,深入调研,艰苦考查,用史料佐证,用史实说话,而不是任何人一朝一夕信手拈来、臆测联想就能得出结果的。
针对有文章声称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纯属误传,全盘否定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这一观点。桂也丹在文中坦言:既然是“纯属误传”,那么就应该有充足的史料、详实的事实来证明为什么是“纯属误传”,然后加以佐证,得出正确的判断。遗憾的是作者采取先入为主、主观臆测的办法,全盘否定黄梅戏发源于黄梅的历史事实。
桂也丹在文章结尾写道:黄梅戏发源地考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黄梅戏历史虽悠久,历史资料却极少且难以搜求,其萌芽、起源、发展的时间难以准确界定。历史的考证者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本着尊重历史、为现实负责的态度去考证。如此,才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才能为后人留下真实的文化遗产。
桂家三代情倾“黄梅”
一个80后的毛头小伙,为什么敢“口出狂言”?又为什么能振振有辞,字字珠玑?让我们走近也丹,认识一下这位黄梅戏的理论新秀。
今年新春伊始,桂也丹收到台湾传媒发来的消息,称台湾中天电视台继2006年底在《台湾脚逛大陆》栏目对他进行采访报道之后,该台另一品牌栏目《经典中国》黄梅戏专题节目,再次向台湾民众和海外观众展示了桂也丹与黄梅戏之间的不解之缘。
“不是经典无法成就永恒,不是非凡无法成就经典。”是台湾中天电视台《经典中国》栏目的主旨。中天电视台作为台湾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电视台,覆盖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旗下《台湾脚逛大陆》、《经典中国》已经成为台湾同胞了解大陆的一扇窗口,也在台湾和大陆之间架起了一座文化交流的桥梁。
中天电视台《经典中国》栏目,再次推出黄梅戏理论新秀桂也丹,不仅仅是弘扬了黄梅戏传统文化,更提高了黄梅乃至湖北、黄冈的知名度,对吸引更多的台胞和海外侨胞来黄冈旅游观光、投资兴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桂也丹之所以能成为黄梅戏理论新秀,这与他祖父和父亲的熏陶是分不开的,一家三代对黄梅戏事业的情结可谓根深蒂固。
祖父桂遇秋从小就对黄梅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新中国诞生之初开始,他先后走访了鄂皖赣闽浙湘豫7省56个县市的400余名老艺人、老戏迷、老文化人,查阅了大量地方志和戏剧资料,抢救、挖掘、搜集了黄梅戏及与其有亲缘关系的采茶戏、花鼓戏等28个剧种千余万字的资料;录制民间艺人唱腔29盒。经潜心研究,发表了300余万字黄梅戏学术论文;整理校勘和出版了15集共计480万字的《黄梅戏传统剧目汇编》丛书。
1990年春,湖北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约请桂遇秋主撰《黄梅戏史料专辑》,他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投入撰稿、组编,他从一生所积累的近千万字的黄梅戏史料中,反复挑选、沙里淘金,完成了28万字的《黄梅戏史料专辑》,专辑立足“三亲”(亲闻、亲见、亲历),忠于历史,从黄梅戏的源流、与其他剧种的关系、传统剧目、名演员及“回娘家”等方面比较全面地进行追踪蹑迹,对了解、研究黄梅戏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为振兴黄梅戏事业,真正把黄梅戏请回“娘家”,提供了历史和现实的史实,同时为宣传黄梅戏起到了积极作用。
由于几十年的长期奔波,浪迹梨园,伏案笔耕,超负荷的付出使桂遇秋身患多种疾病,为了黄梅戏事业他毫不吝啬地透支自己的生命。
桂遇秋在弥留之际,他嘱咐家人“我走后不放哀乐,用黄梅戏唱腔音乐为我送行,把《黄梅戏传统剧目汇编》同我的骨灰葬在一起……”
研究黄梅戏艺术的重担就落在了儿子桂靖雷的肩上。他按照父亲生前的交代,草拟细化了《黄梅戏传统剧目考略》写作大纲,不幸的是在他撰写了近2万余字时,因眼底出血导致视力模糊,不得不放弃写作计划。
看到爷爷倾注一生心血抢救、挖掘的资料没来得及整理,想着爷爷临终前的嘱托,2002年9月,刚刚进入大学的桂也丹毅然用稚嫩的肩膀为父亲承担起继续研究黄梅戏的使命。
桂也丹在完成大学学业的同时,利用六个寒暑假完成了《黄梅戏传统剧目考略》,黄梅戏权威杂志《黄梅戏艺术》从2005年开始分期连载这部30万字的长篇力作。黄梅戏专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称这部作品为黄梅戏艺术研究提供了完整权威的资料,填补了黄梅戏剧史上的一项空白。
一家三代人愚公移山,薪火相传,跨越半个世纪的黄梅戏情结,引起了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湖北日报》、《黄冈日报》、《鄂东晚报》、以及人民网、新浪网、搜狐网等30多家主流媒体的关注。
中央电视台4频道《走遍中国》栏目播出的《黄梅戏起源地之争》结束语说:“祖孙三代的不懈努力,不仅发掘保存了黄梅戏的传统剧目,也是黄梅戏曲文化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一个缩影。”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