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承新韵,大鼓展新声。”在第五届中国黄梅戏艺术节暨中国安庆黄梅大鼓研讨会上,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曲协主席刘兰芳以这样一句精辟的诗句,对黄梅大鼓这一新生曲艺形式作了精确而凝练的评价。

黄梅大鼓在安庆,在安徽乃至在全国,都是近些年强势崛起的一个新曲种,从字面上理解,所谓黄梅大鼓,就是“黄梅(戏)”加“大鼓”,也就是说,它是戏剧与曲艺的结合体。自2001年12月黄梅戏大鼓《梦圆金堤》获得文化部第十一届群星奖铜奖以来,这种轻便灵活的艺术形式不仅很快在安庆各地流传,同时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对于这个新曲种,戏剧界的专家认为,必须“以包容的心态看待黄梅大鼓,以积极的心态发展黄梅大鼓,以科学的心态完善黄梅大鼓。”“黄梅大鼓”这枝独特的曲艺奇葩也正在广大的文艺工作者辛勤耕耘和呵护下,焕发出艳丽的光芒。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在新的一年里,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传承和发扬黄梅戏艺术精髓的同时,不断改革和创新之下的“黄梅大鼓”必将为安庆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追根溯源说“大鼓”

“一种文化形态,从起源、生成到发展、繁荣,是一个遵循自身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这个自然历史过程,既是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映,也是与周围相关的文化状态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多元演进。”

关于黄梅大鼓的形成,中国曲艺研究会会长常祥霖的分析极有道理,“安庆是个大码头,所有的文化都能在这里找到生存方式。既然黄梅大鼓能在此存在并长足发展,就有它存在与发展的合理性。”

地处吴头楚尾的安庆,以皖河为界,将山文化与水文化完美地融合到一起。尤其是元末明初,移民文化与本土文化大碰撞,更形成它独特的文化色彩。其特征,就是吸收与创新与发展并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吸纳众家之长,揉和自己的特色,形成一派风格;二是凭借自己的独特风格,拼命向外推广、扩张,最终确立自己的地位。如京剧,黄梅戏,包括现在的黄梅大鼓。

黄梅大鼓与黄梅戏同宗同种,是在安庆民间说唱艺术的基础上,融入了黄梅戏音乐、唱腔元素而形成的一种新曲种。其主要特点是能快捷地反映现实生活,具有极大的可操作性与适用性,且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在视听上的强大的冲击力。据专家考证,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黄梅戏就是由原先的说唱表演逐渐进入小戏阶段的。它是由湖北黄梅县灾民在辗转逃荒中带到安庆地区广泛传播的“黄梅采茶调”在安庆扎下根来,与安庆流行的其他说唱艺术融合后,成为安庆民众喜闻乐见、农闲时频频上演的群众性艺术形式。

一个地方的曲艺艺种一定有着他的地域性和地方特色,安庆的说唱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以及丰美的适合发展的土壤。安庆地处长江沿岸,交通方便,历来是万商云集的地方,故而各地来此卖艺谋生者较多,清代中叶以后,道情、鼓书、莲花落、胡琴书、评书、相声等各种形式的曲艺相继传入,而最流行的是鼓书和胡琴书。可以说,“黄梅大鼓”的发展完全是按照安庆“说唱艺术(安庆地区鼓书)”———“黄梅戏”———“黄梅大鼓”———“安庆说唱艺术”的链条式的走向进行的。“黄梅大鼓”正是由于吸取和融合了众多安庆地区的说唱艺术的精髓为特色,充分展现它的曲调优美、委婉、动听的黄梅调,加之浓郁的地方特色的安庆方言,自然能博得观众的厚爱。

与时俱进展新生

从安庆地区的鼓书所走过的道路,我们不难看出,它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还曾经创造过许多的辉煌。翻开《安庆市文化志》,清晰的记载着:其中,1958年,我市著名鼓书艺人何秀卿(又名何大妹)在安徽省第一届曲艺汇演时,她表演的安庆大鼓《程老头不要补助金》荣获演出奖(首次参加全省曲艺汇演);1972年,枞阳县创作的胡琴书《演出之前》,太湖县文化馆创作的《农机嫂》,运用曲艺大鼓形式由章家礼首次在音乐方面作了新的处理,以安徽省演出队名义赴京参加全国曲艺调演(首次参加全国曲艺调演)。1982年,在全省城市业余文艺调演中获优秀演出奖和创作奖的有市群艺馆的大鼓表演唱《服务员之歌》。其实,这个大鼓就是采用了黄梅戏曲调作为音乐素材的“黄梅戏大鼓”;1989年,安庆市群艺馆创作的黄梅戏大鼓《主人公精神天长地久》获全国“纺织工人有力量”文艺调演最佳节目奖(首次获得全国大奖)。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曾经给予报道。它大胆的运用女中音演唱黄梅调,加之黄梅戏大鼓配上伴舞,说书人和伴舞表演者化出化进,使节目让人耳目一新。2000年,原安庆市郊区的“黄梅大鼓”《梦圆金堤》获全国群星奖铜奖(首次以黄梅大鼓命名)。2002年,该曲目参加全国曲艺节。2003年,迎江区的“黄梅大鼓”《绿色校园》参加全省曲艺节获金奖。

“安庆大鼓”到“黄梅大鼓”的获奖经历,实际上就是安庆大鼓成长演变的过程和脉络,它从容地在各个年代中传承、延续。在现在的安庆舞台上,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个风格各异,千姿百态的“黄梅大鼓”有单口的,有群口的,还有载歌载舞表演唱的。“黄梅大鼓”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浓郁的地方特色,是安庆曲坛的一面旗帜,是继黄梅戏后的另一张名片,黄梅戏就是黄梅戏,不能把黄梅戏与安庆大鼓简单的捆绑在一起。“黄梅大鼓”作为安庆宝贵的文化财富,在发展过程中,不但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同时也受到时代意识的制约。随着社会的进化,传统的“黄梅大鼓”由于形式和内容的不适应时代性,渐而失去了往日的鲜活的风采。广大有志于“黄梅大鼓”崛起的艺术家们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和实力,通过多种途径、多种载体,有的放矢地搜集和整理,并在不断的文化实践中,按照现代观众的娱乐习惯的欣赏水准,对那些传统的文化进行必要的、局部的更新,使得古老的“安庆大鼓”重放异彩。

更响 更亮 更美

去年的十月,是喜事、大事频发的一年,当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华诞的喜悦还洋溢在人们的脸上,第五届黄梅戏艺术节开幕的鲜花又与人们的激情一同绽放在宜城大地上。作为第五届黄梅戏艺术节的一项重要活动,中国安庆黄梅大鼓研讨会也在开幕式当天同时举行。作为主办方的安庆市人民政府与中国曲艺家协会,邀请了国内众多知名专家学者以及曲艺表演艺术家近50人与会,就“黄梅大鼓”这一新曲种的兴起缘由和现象展开专题研讨,同时对黄梅大鼓的传承、创新与发展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

中国文联副主席、曲协主席刘兰芳在会上就曾动情地说:“安庆之行对我来说收益匪浅,我对黄梅大鼓有了新的认识,‘四进社区’文化部与国家文明办选节目的时候我是评委,黄梅大鼓获过很多奖,包括群星奖。这次到了安庆我又有了重新认识,特别是看了黄梅戏艺术节开幕式,有领导的重视,有那么多名演员,名专家扶持这个幼小的黄梅大鼓,它的发展前景可太好了。这真是:黄梅承古韵,大鼓展新生。”

刘兰芳的讲话引起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共鸣,大家纷纷发言,各抒己见,对“黄梅大鼓”现状与发展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有专家指出,想要黄梅大鼓唱的更响、传的更远,对后继人才的关注与培养和对现在活跃在舞台上的艺术家们的支持力度不仅不能削弱还要加大投入。有的专家则认为,“黄梅大鼓”既古老又年青,它的崛起顺应了新时期文化转型的客观需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正是黄梅大鼓不断演进的清晰轨迹。因此,在表演形式、唱腔、填词作曲以及服装道具等方面,都要与时俱进,不断推陈出新,力求最大程度上获得群众的认可与喜爱。还有的专家指出,曲艺是以说唱为艺术表现的主要手段,它通过说、唱、来引起观众的形象思维,在观众的思维想象中与演员共同完成艺术创作,所以黄梅大鼓的演唱者必须具备坚实的说功、唱功和高超的模仿力,演员只有具备了这些技巧,才能将人物形象刻画的惟妙惟肖,从而博得观众的欣赏。因此,演员不仅要有为艺术献身的精神,更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表演水平。

如今,盛会已然落幕,但是与会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对安庆文化艺术复兴的期盼和信心依然激荡在宜城大地。我们有理由相信,无论是古老的“安庆大鼓”也好,现在的“黄梅大鼓”也罢,在广大的文艺工作者的辛勤耕耘下,这枝独特的曲艺奇葩不仅重获新生,而且绽放出更加绚丽夺目的光芒!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