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已有35年历史的池州市石台县黄梅戏剧团整体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即石台县演艺有限责任公司,由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转变为企业性质。这场意味着彻底丢掉“铁饭碗”和事业编制的巨大变革在剧团内部却平静而顺利。全团演职员工并不因为身份变了而有任何心理波动,反而有一个共同的认识——“改比不改好”。“其实从90年代起,县黄梅戏剧团就一直在以企业的方式运作,具体制度和现在几乎一样,改起来当然顺手。”石台县文广新局副局长何前生说。
一鼓作气闯广东
石台县黄梅戏剧团成立于1976年3月,是池州市县级唯一在外地闯市场的国营文艺表演团体。演职员工曾达70余人,是一支阵容年轻、行当齐全、唱得响、亮得出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劲旅,在戏剧艺术大道上走过了一段漫长而又光辉的历程。但随着电视的逐步普及和各种文化娱乐活动的增多,戏剧艺术市场受到巨大冲击,剧团渐渐陷入低潮。1992年,剧团被定为差补单位后,职工的工资就不能按月足额发放,演员们有的调走了、有的改行了,就是唱戏的少了,剧团从此无法正常开展活动。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这样“入不敷出”的剧团只能另谋出路。
不久后,剧团内部就进行了一次大刀阔斧的改革。剧团采取个人责任承包制,优化组合,优胜劣汰,把得力的骨干留下来,对冗员予以妥善分流.同时广揽人才,大胆地聘用社会上热爱黄梅戏艺术且有专长的人才,与剧团骨干演员融为一体,采取按劳取酬的新的分配机制和新型的组织模式,组成一支能演出、能吃苦、能上山下乡的精湛队伍,走出县城,走出安徽,闯荡全国市场。尤其是在广东海丰、陆丰、汕尾等地的演出,大受当地百姓欢迎。一时间,全国十余家黄梅戏专业剧团纷纷南下广东开拓演艺市场。在广东农村曾一度出现了“村村演黄梅,家家请黄梅”的局面。一个濒临倒闭的石台县黄梅戏剧团,就这样又重新焕发出生机,甚至还引发了广东的“黄梅热”现象。
因地制宜图变革
但是,当时在广东“站住脚”却并不是容易的事。首先是语言障碍,广东人听不懂黄梅戏的唱词;其次是时间问题,广东人习惯过夜生活,一点戏就要求长达5个多小时,而黄梅戏一本全场时间才2个多小时;条件艰苦更是家常便饭,演员们不仅要在湿热天气下露天演出,还有很多蚊虫集聚在台上大灯上,不时飞进演员的鼻腔里,让他们无法开口,睡觉则居无定所,有时睡在露天舞台上,有时睡在村里的老房子、旧祠堂里,没有床就打地铺……
为了让广东人也能接受和欣赏黄梅戏,剧团进行了大胆变革,他们购买了电脑幻灯,配合唱腔打出字幕,并要求演员用普通话说韵白,同时,为适应广东人欣赏习惯拉长演出时间,他们对剧本也进行二度加工,如《天仙配》传统戏中只演到七仙女上天以后就没有了,他们对剧情进行了延长:七仙女上天后生下了她和董永的儿子,儿子长大后又被偷偷送下凡间,随后又生发一系列故事,以新的情节吸引观众。剧团主要在广东的农村地区演出,转场时,有的地方没有公路,演员们就化整为零,将服装、道具打成软包背着走;下到山区,他们又设计出一种易搭易拆的小舞台,随搭随演。变革后的黄梅戏很快受到了广东老百姓的欢迎。就这样,在广东的海丰、陆丰、汕尾等地,石台县黄梅戏剧团每年演出场次达900余场,在南国乡村唱响了安徽黄梅。
率先改革赢市场
在剧团改制中,石台县黄梅戏剧团提出了明确的定位:扎根基层、服务农民。而在许多人眼里,这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路”——不要说下乡演出的艰苦,单是农民的经济状况就不足以让剧团赚钱。而石台县演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原县黄梅剧团团长吴怀西却认为,“农村经济在发展,农民的文化需求在增长,县级文艺剧团是离农民最近的文化队伍,我国有9亿农民在农村,只要1%的农民看我们的戏,我们就演不完。”
秉承着这样的信念,18年来,石台县黄梅戏剧团大胆地走出去。近几年,剧团先后在江苏、浙江、江西、广东、福建等地演出。所到之处,优美动听的安徽黄梅戏均受到当地观众的热爱和一致好评。2002年5月起,剧团又进行了一次改革。“我们把剧团一分为二,又从社会上增补了一些有舞台经验的演员,把一班年轻演员编为一团,名为‘石台县小百花黄梅戏剧团’,根据各地演出规模的大小,或‘一分为二’或‘合二为一’。据统计,每年剧团外出演出650余场,观众人数约45万人次,年演出收入160万元。”吴怀西说。
抓牢剧目求发展
改革赢得了希望。但剧团的持续发展,怎么也离不了剧目生产和创新。在改革中摸索前行,虽然不是一条坦途,石台县黄梅戏剧团却从未放松剧目的创作。1992年以来,剧团排演创作的现代新剧目《淘气包》(目连戏),被指定为第四届全国青阳腔学术研讨会的调演剧目;1994年创作的《出门之前》,参加省首届乡镇企业文艺调演,获创作、导演、表演奖;1997年创作的《曝光》参加了全省第十届小品大赛;此外,剧团还先后创作了大型古装《假传圣旨》、《红颜仇》、《鱼龙洞的传说》和现代小戏《金银花开》、《村长挂扁》、《拳拳女儿心》、《半夜敲门声》等大小10余本剧目。
此外,剧团共创作大型古装戏全年达12本,如:《白蛇传》、《真假包公》、《郑小娇》(上、下)、《丁朗寻父》、《五女拜寿》、《金花夺印》、《姐妹皇后》(上、下)等。为满足群众要求,剧团每年还排演六至八本大型古装黄梅戏,到各地巡回演出,每年演出场次均达300佘场之多。2003年,石台县黄梅戏剧团被中宣部、国家文化部授予全国“服务基层,服务农民”先进单位。
记者感言:
池州市石台县黄梅戏剧团是一个“不等不靠不要、早改早主动、先改先受益”的范例。立足本地、放眼全国、解放思想、锐意改革的探索不仅令剧团起死回生,还为安徽黄梅戏阔步“走出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明确了“扎根基层,服务农民”的定位后,剧团上下齐心,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并结合当地实际,求新、求变、切实为群众服务,是他们成功的关键。山区农民出门难,为了他们能看上戏,剧团就组成小分队把戏送到农民家门口;春节里,人们总是不远千里赶回家团圆,然而近五年来,剧团演员却在大年初二就打起背包,奔赴演出前线,为广大群众送去欢乐……弘扬徽文化,唱响黄梅戏,需要有一批这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切实为观众服务的剧团。
同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在这次改制过程中,石台县委、县政府也给予了极大的优惠政策。不仅加大了对剧团的投入,更特别设立了县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考核奖励文艺创作、剧目生产和市场演出。此外,县委宣传部和文化局也为剧团积极地向争取了一系列优惠政策。2001年,剧团的相关税费得以减免;2006年,争取的国家首批送戏下乡演出舞台车就位;2007年,彻底解决了演职人员的医保问题,近几年“送戏下乡”的惠民任务也交给了剧团。“在前进的道路上,还会遇到方方面面的困难。但我们坚信,剧团改制的明天会更好。朝前看、向前走,千变万变、‘扎根基层,服务农民’的宗旨永远不变!”吴怀西说。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