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前,沪剧名演员赵慧芳大姐打来电话,问我有无兴趣看戏。这是一场票友的专场演出,慧芳大姐将友情助演,彩唱,和刘银发合作,《妓女泪》选段。
有慧芳大姐的戏,我是要看的。自她腿伤之后,我去长征医院看她,此后未曾谋面,也想借此机会看看慧芳大姐恢复得如何。2天以后,慧芳大姐的小儿子用快递给我送来了2张票, 1月28日晚上7:15,逸夫舞台,座位好得不能再好,1排1座和1排3座。印象里,也就是沪剧《陶行知》在逸夫上演的时候,我作为创意者之一,享受过这份待遇。
今晚,携着老妻,带着相机,如约来到逸夫舞台。进场以后,才知道是《周春兰迎新春演唱会·沪剧专场》演出。舞台上,大红灯笼高高挂,颇有几分春节的喜庆气氛。主演,自然是周春兰;特邀助演,有刘银发、赵慧芳、王明达、沈伟、张爱华、张亚林、范伯民、郭懋琴等。
舞台上挂着一副楹联,上联是“杏林巧施回春手”,下联是“菊坛放歌芝兰心”。姑且不论平仄,联是一副好联。看到“杏林”二字,我就猜测主演的职业应该是医生或者护士。主持人一介绍,果然如是。这副联的妙处在于既交代了主演的职业和爱好,又把主演的名字嵌入了上下联。
主演应该有六十开外了。她演唱的曲目有《茶花女》、《大雷雨》、《家》、《甲午海战》、《江姐》中的唱段,都类似于“咏叹调”的大段唱腔。看得出来,主演很努力,但毕竟年纪不饶人,唱功和做功似乎都有点力不胜任。除了几个高音的偶尔爆发差强人意,其他基本上是乏善可陈。然而,主演的精神十分可嘉,让我佩服不已。对沪剧的痴迷,使她超越了年龄的限制,完成了较高难度的任务。到了这个年纪,又是票友,能唱完既定的几个“咏叹调”,实属不易,不能苛求。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有了精神,往往能使不可能化为可能,这是观看周春兰女士演唱会后我最大的感触。沪剧艺术的传承和光大,需要这样一批“铁杆”拥趸。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