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善玉 |《沪剧与上海文化》
2016年5月29日下午,由上海市戏剧家协会和中华艺术宫共同主办的品牌活动【四季品剧】,邀请了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主讲《沪剧与上海文化》。茅老师为观众朋友介绍了沪剧的历史,并从沪剧最主要的两大特征方言与音乐入手,阐述了沪剧为何能代表上海的声音?
在中华艺术宫,上海沪剧院长茅善玉主讲《沪剧与上海文化》
上海戏剧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秘书长沈伟民也来到现场
文化是衣食住行,是风俗习惯,是生活方式,是行为规范……
文化是一个人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
戏剧是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茅善玉的到来,令台下闪光灯一片
海派文化的精髓可以用八个字概括:
海纳百川,兼容并蓄。
沪剧从农村来,并迅速城市化,它的发展轨迹与城市同行,与时代同步。“求新求变”是沪剧永恒的命题。
茅善玉讲述沪剧艺术的创新之路
台下观众听得津津有味
沪剧是沪语活态博物馆,在沪剧剧目中 可以体会各个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上海方言。
《阿必大》里色厉内荏的雌老虎,《芦荡火种》里机智干练的阿庆嫂,《雷雨》里内心压抑的繁漪……
茅善玉畅谈沪剧创作的心路历程
沪剧音乐起源于江南小调和田头山歌,《紫竹调》享誉世界。
沪剧从来不是一个固步自封的剧种,流行歌曲、西方歌剧、影视插曲都能成为沪剧音乐的元素。
茅善玉与现场观众同台演唱
沪剧《敦煌女儿》经典唱段
现场观众跟随茅善玉老师经历了一次美妙的沪剧艺术之旅。在互动环节,观众们不但就沪剧的传承与保护踊跃提问,还有戏迷们与茅老师合唱了一曲《敦煌女儿》。亲切的乡音,动听的歌喉,幽默的语言使冒雨前来的观众欲罢不能。
来自上师大的年轻观众为沪剧未来献言献策
茅善玉对粉丝的题目一一作答
讲座结束后,热情的观众纷纷上台与茅善玉合影留念
追求人物形象和音乐唱腔的文化内涵是我的艺术追求,也是上海这座城市需要的文化品格。上海是我们的家乡,沪剧是我们的念想,保护沪剧、传承沪剧,传播沪剧是我们的使命。
--茅善玉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