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1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参加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其中有7项已初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并在网上公示。
  由文化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国家民委、财政部等9部委共同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2月12日至3月16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这是我国政府第一次举办的全面反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的大规模展览。
  上海参展的有上海顾绣等1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运用文字、图片、影视、多媒体和实物展示资料,对遗产资源和保护现状进行了梳理和整体性介绍。据了解,在13项展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昆曲、江南丝竹、竹刻、沪剧、顾绣、手工棉纺织技艺和南汇锣鼓书已初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并已在网上公示。其中前3项是与兄弟省市共同申报的,后4项为上海地方独特文化遗产;还有青浦田山歌、龙华庙会传说、金山农民画、罗店龙船、崇明扁担戏和滑稽戏等6项,有关部门准备进一步从历史渊源、传承情况和文化艺术价值进行发掘,两年后申报第二批文化遗产代表作。
  上海文广局有关负责人透露,上海将以这次展览为契机,对口头传说、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和传统手工技艺等诸多方面,全方位地进行发掘。目前重点发掘的有卢湾何克明灯彩、崇明洲调和南汇东琵琶调等。
  相关链接
  上海独立申报的4项代表作
  上海地方戏曲———沪剧:上海地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剧种,发源于浦江两岸的田头山歌和民间俚曲,音乐唱腔具有浓郁的江南丝竹韵味,从最早的花鼓戏到当代沪剧,经历了约200多年。沪剧从发源之初就形成了反映现实的特征,早期以说新闻唱新闻的形式,描绘了清末市郊乡镇的世俗风情;后又演出了大量时装剧,被称为“西装旗袍戏”。解放后,以丁是娥为代表的众多沪剧艺术家,创作演出的《罗汉钱》、《星星之火》风靡全国,并拍成电影;《芦荡火种》、《红灯记》被改编移植成现代京剧。
  上海民间曲艺———锣鼓书:发祥于上海东南沿海的南汇,起源于汉末晋初。传统表演形式有:一、“占卜”仪式;二、民间信仰仪式,也称“社书”、“太保”,功能如同“社戏”;三、民间曲艺,在茶馆书场专事说书。建国前书场近1000座,艺人300多人,1961年取名为“锣鼓书”。
  上海民间手工技艺———顾绣:江南唯一以家族冠名之绣艺流派,又称“画绣”,由明嘉靖38年松江府进士顾名世家族缪氏、韩希孟、顾兰玉三位女性创造、发展和传播,而赋予“画绣”艺术灵魂的是松江文人画领军人物董其昌。明末顾氏家道中落,顾绣脱离士大夫家庭,流入民间。清末民初,南通名人张骞、苏州顾绣名家沈寿,兴办顾绣学校延续了明代顾绣香火;稍后,松江也出现“松筠女子职校顾绣班”,当时顾绣班女生戴明教,成了顾绣在松江的真传艺人。
  上海民间手工技艺———黄道婆及手工棉纺织技术:黄道婆,宋末元初松江府乌泥泾人。她在实践中改进了捍、弹、纺、织手工棉纺织技术和工具,形成了由碾籽、弹花、纺纱到织布最先进的手工棉纺织技术的工序,催生了一门新兴产业。但目前仅有记载相关技术的书籍,影像资料严重缺失,传统手工艺面临失传危险。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