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后起之秀”,歌声走入千家万户,名号传遍大江南北;她是沪剧名家,演唱功底极为深厚,曾被誉为“沪剧皇后”;她是上海沪剧院的院长,在剧院的“生死关头”接下了这个“烂摊子”,并让它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
她“糊里糊涂”地走上沪剧道路,也连受打击,差点放弃;在不断的努力下,她开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却被“逼下舞台”;她为上海沪剧院放弃了一切,让沪剧的光芒再次闪耀。她就是沪剧的“守护者”、上海沪剧院的院长——茅善玉。
前缘:“糊里糊涂”走上沪剧道路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小时候的茅善玉对沪剧并不“感冒”。她就像一个书香门第之中的“乖乖女”一样,好好学习、认真上课。如果按照这样的道路发展下去,她可能会走上另一条道路。可是,一件小事的出现,却改变了她的命运,让她开启了属于自己的“艺术人生”。
1973年,年仅11岁的茅善玉正在教室内做功课,她的老师突然走进教室,对学生们说:“手上的东西都停一停,有几位老师来看看你们。”这时,另一个人走进了教室,转了一圈,拍了拍茅善玉的肩膀,就走了出去。老师就把茅善玉带领到了一个站满了小孩子的音乐教室中,而那位“神秘来客”就坐在教室中央。
聊了几句,茅善玉才知道,原来这位“神秘来客”就是上海沪剧院的老师,而她这次的任务,正是来挑选学生的。在试唱了一段《我爱北京天安门》后,老师很满意,邀请她去当地的少年宫去参加一个小比赛。比赛结束后不久,新的邀请又来了,这次是上海市区的大型比赛。初生牛犊不怕虎,茅善玉兴冲冲地跑去参加比赛,满怀希望地等待着结果公布。没想到,这一等,就是半年多。
时间过了这么久,茅善玉的心中早已不报希望,她觉得她与沪剧的缘分就到此为止了。不过,她的父亲却给予了她莫大的鼓励:你大伯伯就是沪剧演员,你的身体中流淌着沪剧的血液,你一定会在这方面取得成功的。果然,没过多久,一封崭新的录取通知书就寄到了茅善玉的家中。
转机:备受打击,掌握方法后迅速“腾飞”
怀揣着对沪剧的美好幻想,茅善玉来到了上海沪剧团学馆。然而,当茅善玉真正接触到沪剧,她就自卑了起来。原来,她发现周围的同学比她强得不是一星半点:别人的扮相都那么漂亮,自己的扮相却有些呆板;别人的动作都那么优美,自己的动作却略显僵硬;别人的嗓子都那么清澈,自己的嗓子却有些嘶哑。
可是,茅善玉一直坚信着“勤能补拙”的道理。为了不辜负父亲、老师的期望,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沪剧演员,她经常在练功房独自练唱。经过了一段时间的“闭关修炼”后,茅善玉渐渐找回了自信。没想到,一个巨大的“演出事故”又将她打入谷底……
在接到演出的通知后,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茅善玉走上了舞台,准备检验自己这段时间苦练的成果。没想到,每当自己的同学一亮相,台下的观众就不断喝彩,而当她开嗓演唱时,台下却变得鸦雀无声。唱到一半,许多观众还喝起了倒彩。台上的茅善玉眼见势头不对,越唱越紧张,唱到高音时还“失声”了。
演出结束,回到团里,老师直接把她拽到一边,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训斥:“你在台上演出,我在台下着急!我就恨不得地上有条缝、有个洞,我就钻进去,不听你唱了!”茅善玉也在一旁泣不成声,她觉得自己这一生可能与艺术无缘了。没等她哭完,团里的领导又找到了她,严肃而又委婉地说:“可能你要考虑一下了,可能你在舞台上是真的没办法演戏了,要不你就转行吧。”
仿佛是上天相助一样,就在茅善玉倍觉迷茫无助,想要放弃的时候,剧团里来了三位声乐老师,专门教授科学唱腔的运用方法。听到这个消息后,茅善玉好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她立即找到几位老师,请求旁听他们的课,并希望能在课后得到他们的指点。几位老师一看,这个小姑娘又勤奋、又上进,当时就答应了她的请求。
从低音到中音,从中音到高音……渐渐地,茅善玉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了真假声的结合,学会了如何用气、换气。从这一刻起,茅善玉的歌声就完全改变了。在剧团中稳扎稳打,学习了五年沪剧的茅善玉,终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了。令她倍觉意外的是,一个天大的挑战悄然来临。
沉寂:一炮而红却无奈“归隐”
1981年,19岁的茅善玉迎来了人生中最重大的一次挑战:饰演民国时期的歌影巨星——周璇。刚刚听到这个消息后,茅善玉想都没想,就拒绝了这场演出。她觉得自己连一次实战经验都没有,怎么能演好这位巨星呢。三劝五劝,就是不去,她的老师甚至发火了。无奈之下,茅善玉只能应承了下来,每天起早贪黑地勤加练习。终于,由她主演的这部沪剧《一个明星的遭遇》大获成功,她也成为了红极一时的“新秀”,迎来了一段崭新的人生。
由于这部沪剧取得了空前的反响,上海电视台与上海沪剧团还联合将其打造成沪剧电视连续剧《璇子》,在海内外隆重上映,开启了沪剧电视连续剧的先河。这部电视剧的主演,自然是茅善玉了。从那以后,茅善玉的名字渐渐走入了千家万户,她还因此登上了1984年央视春晚的舞台,演唱了传统沪剧《燕燕做媒》、歌曲《太湖美》等,均广受好评。
在上世纪的80年代,茅善玉获得了无数荣誉,她连续获得了第二届“金鹰奖”最佳女主角奖、第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首届白玉兰戏剧表演主角奖……可以说,在当时的上海、当时的中国,一听到“茅善玉”这个名字,人们都会挑起大拇哥,交口称赞。
然而,进入9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下海经商”的浪潮阵阵涌起,大众的娱乐方式突然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沪剧也与其他剧种一样,进入了“低潮期”。无数戏剧名家、青年新秀渐渐淡出了戏剧的舞台,另谋生路。死气沉沉的氛围,同学、好友相继离开沪剧舞台,再加上父亲离世的打击,被称为“沪剧台柱子”的茅善玉渐渐变得心灰意冷。
屋漏偏风连阴雨,正当茅善玉准备坚守在舞台上时,上海沪剧团却被调来了一位根本不懂行的领导。二人很快便发生了冲突,这也成为了茅善玉离开的导火索。无奈之下,她走上了下海经商的道路,在自己根本不了解的行业中沉浸了许久。当年的“沪剧女皇”一下子沦为了路边的小商小贩,这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难以接受的。就在她逐渐变得麻木时,一个偶然的机会出现了。
执着:放弃一切只为挽救沪剧
2002年,由于连年亏损,上海沪剧院的院长经受不住压力,辞职不干了。正当院里众人急得焦头烂额的时候,有人突然想起了“归隐”的茅善玉。经过民意调查,几乎所有人都希望请茅善玉再度“出山”,接下这个“烫手的山芋”。
看着一个个知己好友前来劝说,茅善玉的心中也是五味杂陈。她在最辉煌的时期见到了最惨淡的场景,在坚守的时刻被赶出了沪剧的舞台,经商的这些年,虽然比不上往日的辉煌,却让她攒下了一些积蓄,生活过得也还不错。而另一边,则是一个要钱没钱、要人没人、“半死不活的一个烂摊子”。这两条路,可以说是天壤之别了。
不过,从好友的言辞中,茅善玉却渐渐感觉到:自己要是不挑起这个担子,上海沪剧院可能真的要“出大事”了。于是,她咬着牙,应下了出任院长的请求。可是,刚做了院长没几天,茅善玉就发现,这个捧在手中的“山芋”,比想象中还要热得多。
院长的椅子还没坐热,院里的财务人员就找到了她,说道:“茅院长,该发工资了。”茅善玉说:“好啊,发啊。”财务人员眉头一皱,说:“账上没钱。”这时,茅善玉才想到了剧院的资金问题,一看账单,好嘛,这么大一个剧院,只剩下几万元的资金了。她立即想到:尽快排一部好戏出来,让观众们赶紧来买票,再晚一点就来不及了。
不过,远水解不了近渴。为了解决资金问题,茅善玉四处奔走,最后终于与一家公司签下了合同:暂借30万元发工资,演戏时为这个公司打下广告,送出一些门票给他,再用半年时间慢慢把钱还上。同时,茅善玉还为剧院搞起了“股份制”。双管齐下,上海沪剧院终于走上了正轨。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上海沪剧院的“重生”——话剧《石榴裙下》。
重生:守“沪”一生所爱,惟愿守“沪”一生
《石榴裙下》在沪剧的历史上并没有掀起太大的波澜,但是对于上海沪剧院来说却有着非凡的意义。这部剧将人心聚拢了起来,召回了沪剧的老观众,让院里的演员们看到了希望,更为剧院的发展筹得了一笔巨大的资金。之后,每隔几年,茅善玉就要排一部新戏。在她的努力下,一批流逝的观众迅速聚集在上海沪剧院的舞台下,沪剧也“起死回生”。
不过,茅善玉却并不满足于此,一生都致力于守护沪剧的她,心中一直有着一个宏大的计划。2015年,在茅善玉的组织下,第一届上海沪剧节成功举办。7家沪剧团相聚一处,这称得上是沪剧历史上的第一次盛会了。而为了将舞台留给演员们,茅善玉没有出演任何一部剧的主角,她就像是当年站在台下为自己“揪心”的老师一样,站在幕后,为每一处细节而操心。
如今,沪剧在上海又绽放出了耀眼的光芒,而这一切,与茅善玉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每当提到她的名字时,许多沪剧演员都会难掩激动,称她是“一个人挽救了一个剧种”。而对于茅善玉来说,这些事情不过是她对于往日时光的报答罢了。
回想这数十年的历程,茅善玉满怀深情地说道:“从我1974年踏入沪剧学馆的大门开始,沪剧对我来说,几乎就是全部。我中间碰到了很多困难,也有很多的烦恼,但是从来没有后悔过对沪剧的选择。我想,即便将来到了退休的年龄,或者年纪大了,跟沪剧的缘分,也不会断……这一生,就是这一件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