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举办第三届上海(浦东)沪剧艺术节,提议纪念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王雅琴诞辰100周年,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沪剧“王派”创始人王盘声逝世一周年。深情的缅怀,大得人心。

沪剧,原名“申曲”,起源于浦江两岸的田头山歌和民间俚曲。王雅琴曾被选为“申曲皇后”,是第一个把“申曲”定名为沪剧的艺术家,成立了上海第一家沪剧团。上世纪40年代初,她邀请话剧电影艺术家参与沪剧创作,实行剧本制和导演制,并把立体布景和灯光、油彩化妆引入沪剧舞台,使沪剧成为严格意义上的现代戏剧艺术。王盘声的小生王派唱腔,潇洒动情,影响了沪剧的几代人,有“十生九王”之说。一段“志超读信”,传唱了半个多世纪。

“申曲”,乃是上海的声音,上海的曲调;沪剧,则是上海百花园中的市花,是上海的歌剧,是上海文化的名片。一曲甜美软糯、优雅婉转的“紫竹调”,唤起几多乡愁?一位旅居纽约的上海人在“喜来登”酒店,突然听见大厅里响起“紫竹调”。他深情地写道:“好久不曾听过如此悠扬而又灵动的竹笛声,宛如一片蓝天白云,又如一线飞瀑直下。全身气脉顿时洞开,脚底腾云驾雾,身边青枝绿叶。有道是,新春三月草青青,百花开放鸟啼鸣。一时间痴痴然的,不知置身何地。”这就是“上海的声音”的艺术魅力。

沪剧是典型的海派艺术,显现了浓浓的海派风情。沪剧是上海土生土长的剧种,是喝黄浦水长大的,又面向大海。海纳百川,兼收并蓄,有容乃大,因而它在题材和形式上的艺术包容性更强,海派味道更足。它可以演西装旗袍戏,可以演革命传统戏,更可以演直接反映现实生活的现代戏;历史剧这个领域,沪剧照样可以一显身手,《邓世昌》登上了上海大剧院、北京梅兰芳大剧院,进了顶级名牌大学,也好评如潮。它可以登楼台,也可以下田头;豪华剧院可以进,打谷场也上可以演。这次闭幕式上把江南民歌小调、沪剧唱段和普契尼歌剧融合而成的《茉莉花》,贯通中西,传承创新,给沪剧爱好者带来了新的惊喜。

台上台下一起唱,沪剧艺术节已成为上海市民生活中的一个盛大的节日。1982年,丁是娥发起“沪剧回娘家”活动,连续10多年,将沪剧好戏集中送到基层,送到百姓身边。在这个好传统的基础上,自2015年以来,又拓展成为沪剧艺术节,活动规模越办越大,参与者越来越多。首届有7家沪剧团参加,去年第二届集结了13家沪剧团,大约600位演职人员参加;今年则有6000人参演,还包括江苏省的许多沪剧社团。“深扎传统、深扎基层、深扎百姓”是贯穿本届沪剧节的主题。

上海的声音之所以受欢迎,就在于其“接地气”。“接地气”,即扎根于群众。地上的气息在变,地上的人事在不断地变,台上的沪剧也善于应时而变、应事而变。沪剧诞生一百多年来,一直保持着生命力,是因为它从来不脱离时代,不脱离老百姓的生活和关心的话题,不断创作新戏,从而创造了普惠的艺术价值,也为沪剧艺术的繁茂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参加沪剧节的演员响应中央“文化惠民,艺术家到群众中去”的号召,沪剧名家新人纷纷下基层进社区,在村头、公园、敬老院、社区文化馆,给普通百姓送去接连不断的精彩。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说:“我们希望能将沪剧带到更多人身边,让更多新上海人和年轻人了解沪剧、爱上沪剧,甚至都会唱上一两句沪剧。”这是一个极好的动议。

三届沪剧节,另有一个值得重视的艺术现象:打破了上海沪剧界国有与民营、市级与区县院团的壁垒,民营沪剧团占了大半边天。我们欣喜地看到了沪剧界同仁的抱团和文化自信。(戴平)

(摘自 《新民晚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