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5月试首演以来,上海沪剧院的原创大型沪剧《敦煌女儿》一直在听取各方专家和观众的反馈意见,经过几个月打磨后于9月26日晚亮相东艺。修改后的《敦煌女儿》保持了原有的框架,在具体唱段和部分台词上做了四两拨千斤的改动,使得剧情更加紧凑,艺术效果的呈现也更加清晰。

《敦煌女儿》以从上海走出去的敦煌守护者樊锦诗为原型,谱写了一位文物考古工作者的平凡与伟大。剧中樊锦诗一角由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饰演,从序幕到尾声,每一场都有大量唱段,其中最长的唱段达20分钟。首轮演出彩排时,樊锦诗亲临现场,观看时数次落泪。当时樊锦诗提出,丈夫彭金章的戏份是不是应该增加,回去后樊锦诗又冷静地思考了下,《敦煌女儿》讲的主要自己做学问的一面,彭金章的戏份太多反而会扰乱主线,但樊锦诗取得的成就也离不开丈夫对家庭的贡献,所以适可而止即可。

相比其他剧目而言,《敦煌女儿》的原型故事戏剧冲突并不强烈,主创便采用倒叙的手法,打破一件件重大事件的自然顺序,让剧情更加紧凑。剧中,暮年樊锦诗会不时地在舞台上“跳进跳出”,“旁观”年轻时的自己,这被许多专家认为是沪剧表演的一大创新。此前的版本里,暮年樊锦诗和青年樊锦诗做到了一秒钟“变身”,这样的角色转换快得让观众有些反应不过来,于是,今晚上演的版本里,编剧为群众角色多加了四句唱词,交待了角色前后的转变,也让观众一目了然。而有些冗余的唱段,也被忍痛割舍,茅善玉表示,有些唱段别看只删减了几句,就是这几句让剧情一下子顺畅起来了。

看过上一版的观众应该会对简洁而又充满诗意的舞美设计印象深刻,4个悬挂的飞天形象勾勒出敦煌壁画的背景,此次又新增了莫高窟第259号窟里的禅定佛陀形象。此前禅定佛陀在剧中被多次提及,舞台上却没有相关的形象呈现,不少观众现场掏出手机搜索禅定佛陀的形象。这次为了丰满剧情,还增加了年轻工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打磨雕刻禅定佛陀的过程。新增的情节一方面展现了樊锦诗的研究内容,另一方面也彰显了她为考古事业耐得住寂寞的禅修者精神。

此次演出后,《敦煌女儿》还将于10月31日参加第二十届上海国际艺术节江南韵·上海情板块演出,11月将亮相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和梅兰芳大剧院,12月19日回到上海大剧院演出。这也是上海沪剧院继沪剧《邓世昌》和《雷雨》后三度在北大演出,今年正值北大120周年校庆,在樊锦诗的母校上演《敦煌女儿》,意义非凡。茅善玉表示,提升沪剧的影响力,重点还是在青年观众中普及推广,因此,下半年除在北大演出外,上海沪剧院还将携该剧在同济、上财、海事大学等高校进行巡演。(记者 赵玥)

(摘自 《新民晚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