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多小时的演出在“四季海棠”的主题曲声中终于落下了帷幕,最后舞台上只剩下我一人独自谢幕。当舞台的大幕再一次拉开,观众席里爆发出此起彼伏的呼喊声,在耀眼的灯光下,我再也无法抑制内心涌动的激情,霎那间,腮边、脸颊都湿润了。谢幕时的喜极而泣,在我40年的演艺生涯中是第一次,此时此地,也许只有“百感交集”四个字才能形容我的兴奋和激动。观众的掌声和热情告诉我,当初的选择没有错。

去年,我怀揣着三、四个剧本为即将组建的马莉莉文化工作室选择开锣戏,两年多没有演新戏,因此格外慎重。几个剧本各有千秋,正在举棋不定之际,一个以国母宋庆龄为主角的剧本送到我的手中,尽管当时的剧本实在很不成熟,但我一下子就萌发了强烈的创作欲望和冲动!有不少人问我,工作室刚刚成立,干吗要排这种费钱费力又不讨巧的大型剧目,对此我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但宋庆龄是我从小就非常景仰、钦佩的女性,我想任何一个演员都是无法抗拒这种强烈的诱惑和感召的!更何况,作为一个演员,我深深理解观众渴望看新戏、看好戏的期望,因此我并没有过多地考虑成败得失,就毫不犹豫地当即拍板,就演宋庆龄!

要演好宋庆龄,碰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像不像”。从艺40年,塑造的人物形形色色,每次都会被观众评论“像不像”,但我很明白,这次的“像不像”与以往的“像不像”根本是两码事,宋庆龄的形象那么深入人心,这一次我们要让观众看怎样的宋庆龄?沪剧怎么演宋庆龄?马莉莉怎么演?坦白地说,对于这些问题,在排练之初,我的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记得去年7月初的一个炎炎夏日,在工作室成立前最忙碌的一个双休日,我们在没有空调的办公室里进行第一次人物造型。化妆师赵嘉华老师汗流浃背地在我脸上改造重塑,而我索性什么也不想,两个小时以后,周围的人都异口同声地叫起来“像!像!”。这一个“像”字带给我莫大的惊喜和安慰,我好像忽然摸到了扮演宋庆龄的基石。经过几次造型,赵老师从发髻、眉毛、眼窝、嘴型等几处入手,在宋庆龄和马莉莉之间准确地寻找到了异同点和契合点。虽然《宋庆龄在上海》表现的是三十年代的往事,但考虑到观众对国母的印象大都是建国后的形象,因此在舞台造型时,我们有意往宋庆龄的中老年形象靠拢,为的就是让观众在最短的时间内从外形上接受“宋庆龄”。

舞台造型的成功,使我建立了初步的自信心。但毋庸置疑,要演好宋庆龄光有相似的外形是远远不够的。要捕捉宋庆龄特有的气质、风范和神韵,更要展现国母高风亮节的情操和胸怀。

去年7月12日是马莉莉文化工作室暨《宋庆龄在上海》剧组成立的日子。文化工作室是新生事物,它的运行和操作对我而言是全然陌生的,其中的坎坷和艰辛大大出乎于我的预料和准备,撇开办公室一大堆烦人的杂务不谈,就《宋庆龄在上海》一剧来说,从选择剧本、筹集资金、邀集主创人员、组建剧组、组织排练、联系剧场、组织票务直到登台领衔主演,都由我一手包揽。真是苦不堪言!

排练场上,忘记台词的是我、背不出唱腔的也是我。下午连晚上的八小时高密度排练,常常站得我腿脚发麻,腰酸背痛地回到家里,还要联系隔天的各项事务,每天手忙脚乱到子夜时分,倒在床上便酣然入梦,但到了凌晨两三点钟,我就像闹钟一样自觉地醒来,脑子里乱七八糟的事情搅在一块儿在心头翻滚,直到五、六点钟才能迷迷糊糊睡上一会儿“回笼觉”……可到了八、九点钟,电话铃又响了,一整天忙不完的事又在等待着我……就这样忙忙乱乱、磕磕碰碰到去年8月25日,终于迎来了《宋》剧的正式公演。

首轮演出七场,尽管身心疲惫,状态欠佳,但戏一场比一场顺畅、放松,自信心也日渐增强,演出中不时有灵感的火花迸发,我仿佛生活在宋家的客厅里、花园中,一步一步走进了宋庆龄的世界。导演在排练过程中就启发、要求我多借鉴话剧、影视的表演手法,尽力改变以往的表演习惯,以演出宋庆龄的真实、自然。彩排那天演到第三场,宋庆龄身着一袭真丝旗袍、一只盘头、一柄团扇、一帕手巾,候场的时候,我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熟稔的舞台形象——繁漪,这一闪而过的念头着实把我吓了一跳,也促使我当机立断调整了表演方式:从台步、形体、到执扇的手势、眼神,都要让宋庆龄严格区分于以往的任何一个角色。

舞台演出与影视不同,欣赏的全方位、多角度性要求演员从姿势、体态、手势、动作直到眼神、表情都要使观众感到可信。我一方面通过图片、音像资料尽力模仿,但同时也作了一番自我设计。从观众的接受习惯和对宋庆龄的固有印象出发,我将宋庆龄后期的音容笑貌、体态特征糅合于舞台上所塑造的这个正当盛年的国母形象之中,动作的幅度、节奏、分寸都趋向平和、轻缓,追求一种“举重若轻”、“润物细无声”的艺术效果。

首轮演出结束以后,导演赞扬我每场演出都有新鲜的、恰如其分的艺术创造,但对他所提到的许多例子,我却没有丝毫感觉——我是这样演的吗?这大概就是一个演员的灵感迸发,但我相信灵感的产生要靠不断的积累。现在回想起来,尽管在排练过程中,我杂务缠身而无法深入探寻宋庆龄的内心世界。其实这些“功课”我很早就已经做过了,那就是在剧本的修改讨论时期。从去年五月初到七月中旬,我主持了剧本的数轮修改,其间剧本数易其稿、改头换面,我也翻阅了大量有关宋庆龄的书籍、资料,在日后的排演过程中受益无穷,同时也享受到了更多的艺术自主性和参与权,而这也正是我不辞辛劳成立马莉莉文化工作室的初衷。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