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慷慨留我,我誓言留住敦煌……”为献礼改革开放40周年,由上海沪剧院携手当代中国戏曲界金牌创作团队历时五年,根据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公民道德最高奖“雷锋奖”获得者,感动中国人物——敦煌研究院荣誉院长樊锦诗先生的人生历程改编的原创大型沪剧《敦煌女儿》于5月23日晚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试首演。此次演出也是为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6周年,展现当代沪剧人以坚实创作彰显时代精神和文化自信。
演出现场座无虚席,1000张演出票在半个月的时间里就销售一空,除了中老年戏迷,还有不少年轻观众也对该剧充满着热情:“我对敦煌心驰神往,更对樊锦诗这个人仰慕已久,希望通过这个戏能更进一步了解敦煌,了解在那片广袤的土地上坚守的敦煌人。”
伴随着一阵悠扬的风铃声,一束白色灯光从舞台上空洒落,身穿灰色长风衣,围挂红色长围巾,满头白发的樊锦诗一亮相便赢得了台下观众的热烈掌声。剧中的茅善玉将樊锦诗五十多年的人生历程生动还原,从二十多岁初到敦煌的踌躇满志,面对爱人和敦煌的难舍难分,直到她决心终其一生心系敦煌……两个多小时的时间,茅善玉光唱词就有260多句,一个人足足撑满了全场,就连换装的时间都是争分夺秒。
茅善玉以前饰演的往往都是小家碧玉的角色,此次挑战樊锦诗这样一个人物,茅善玉可谓苦下功夫。剧中樊锦诗有大段的有深度的唱段和念白来诠释“敦煌女儿”的心路历程,为了让这些深奥的唱词听起来不觉得枯燥,茅院长可是下了一番苦工:“念白上我特意学习了话剧的台词技巧,还引入了一点京剧的韵白。同时我还在人物的动作上加入了京剧的动作,使人物更有戏剧张力。”与此同时,让现场观众如痴如醉的唱腔全都源自茅善玉自己的创作灵感:“自己设计唱腔能在表演中更切近人物的情感。这次唱腔中既有沪剧的细腻温婉,又融入了京剧、越剧的音乐元素来丰富剧中的音乐形象,来反应人物不同的年龄和情境。”
为了演好这个角色可把茅善玉累坏了,连续50多天的不间断排练,唱到喉咙哑了、站到腿都抽筋了还是要练。茅院长说:“只要观众满意,一切都是值得。”每每唱到情浓时,茅善玉的泪水也止不住的落下,她已经不是在演樊锦诗,她就是樊锦诗。
此外,钱思剑饰演的彭金章、凌月刚饰演的常书鸿、李建华饰演的段文杰、王丽君饰演的常前妻,以及三十多位群众演员的精彩表现获得了观众一致叫好,演出过程中掌声不绝于耳。演出结束时,主创团队中编剧杨林、导演张曼君、作曲汝金山、舞美设计刘杏林、灯光设计邢辛、服装造型设计王玲等主创团队一一被邀请走上舞台与观众见面,场面激动而热烈。
该剧在叙事方式上打破了一般固有的舞台叙事方式,用两个时空的交错来诠释人物的内心独白。而音乐利用多乐章的宏伟结构,既强调了沪剧的音乐特性,又增加了歌唱性,让旋律更为丰富,再配上主演们的精彩的演唱,拥有了荡气回肠的舞台艺术效果。同时,剧中创新了传统舞台的舞美灯光,舞台上巨大的倒梯形符号象征着莫高窟,飞天则是莫高窟独有的地域特色,利用光与影的效果打造出敦煌的沙漠与荒丘,整个舞台布置简洁、质朴,具有极强的形式感和创造性,这也是极简主义在沪剧舞台上的首次呈现,让观众享受到传统沪剧艺术的感官新体验。有青年观众看完后盛赞:“从编剧、导演到演员都非常棒!用优美的沪剧唱腔演绎敦煌女儿的故事,简洁的舞台,意义深远的唱词,这样的沪剧更多的迎合了年轻人的口味,有亲近感,更能吸引年轻人走进剧场,走近传统戏曲。”年轻的戏迷庄一弛为庆祝试首演的圆满举行,还根据剧中几位主人公的形象绘制了一副漫画。
茅善玉表示:“敦煌女儿樊锦诗的故事,我们关注了那么多年,用了很多年的心力来创作这部作品,一次次推翻、一次次调整,体现了文艺工作者攀登‘高峰’的决心。这正是“上海制造”需要的“工匠精神”。”
剧目介绍:樊锦诗成长于繁华的十里洋场——上海,却在异常艰苦的戈壁大漠敦煌一呆就是半个多世纪。在敦煌的艰苦岁月中,她始终致力于敦煌遗址的保护和研究,成为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敦煌学者。也是在她的带领下,敦煌研究院全体科研人员在石窟考古、佛教美术、文献研究等很多领域取得了新成果,改变了“敦煌在中国,敦煌学研究在国外”的历史。原创大型沪剧《敦煌女儿》就是用“上海声音”讲述这樊锦诗位上海女儿五十多年的敦煌守望历程,从而生动真实地刻画了常书鸿、段文杰等几代莫高窟人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摄影:祖忠人)
“观众好评如潮”
戏迷
敦煌的诗意,茅院长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演绎,令人动容。真、善、美的正能量,满台生辉。为长期坚守大漠深处的科学工作者们鼓掌。
青年观众
一位是扎根大漠的敦煌女儿,一位是为弘扬敦煌精神的敦煌女儿,两个平凡的上海女人,都为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努力奋斗成为不平凡的女人,向你们致敬!
观众
深深被震撼到,两位女性都是为了自己心爱的视野默默奉献坚守。为一代又一代敦煌人的坚守、担当、奉献鼓掌叫好!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