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要描述

沪剧是上海的代表性剧种 流行于上海、苏南及浙江杭、嘉、湖地区。它起源于浦江两岸的田头山歌和民间俚曲 在流传中受到弹词及其他民间说唱的影响 演变成说唱形式的滩簧。清代道光年间 浦江一带的滩簧发展为二人自奏自唱的"对子戏"和三人以上演员装扮人物、另设专人伴奏的"同场戏"。1898年 已有艺人流入上海 并固定在茶楼坐唱 称作本滩。1914年 本滩易名为申曲。1927年以后 申曲开始演出文明戏和时事剧。1941年上海沪剧社成立 申曲正式改称沪剧。

在上海风行的剧种很多 但只有沪剧才是唯一产生并壮大于上海的地方戏。它源于民间 语言生动 音乐柔和 委婉动听 带有浓郁的江南水乡情调。

二、历史沿革

属于滩簧系统的沪剧 初名花鼓戏 上海花鼓戏早在清乾隆年间(1736-1795)已有流行 它流动演出于乡村集镇 一般在茶馆中临时占一角 面对茶客演唱 逢庙会、节日 村镇中搭台演唱 习称"放高台"。

当时的演出形式是男的敲锣 女的两头鼓 用胡琴、笛、板伴奏 宾白用土语。所唱曲调是吴淞江(苏州河)、黄浦江两岸农村中流行的山歌 有"四句头山歌"、"对唱山歌"和"叙事性长山歌" 这些山歌或二句一段 或四句一段 节奏自由 接近口语 风格委婉朴实。演出内容大多表现爱情婚姻和劳动生活的 如《郎唱山歌象铜铃》、《十二生肖》、《童养媳》、《长工山歌》。叙事性长山歌唱句长达百句、千句 作品有《白杨村山歌》、《赵圣关山歌》等。

演唱程序是先用乐器演奏[三六]等江南丝竹乐曲 称为"拉合头"。继而表演称为"打阳当"的节目 再次是清唱开篇 接下来演正戏。戏演完后 往往由观众按折子点唱戏的唱段或小曲 称为"翻牌"。清唱开篇流传至今的有《三国》、《大西厢》等。

清代道光年间(1821-1850) 申滩的形式还是两个男演员分扮男女角色 用胡琴和鼓板、小锣伴奏 自奏自唱 全班只有四五个人。这种形式称为"对子戏" 实质上就是二小戏 只有两个演员扮演一男一女两个角色 伴奏乐器只有一把二胡 一副鼓板 一面小锣、可随地演唱。

后来 又发展成"同场戏"。角色通常有三个以上 有专门的伴奏人员 整个班社有八九个人 可以演出情节较复杂的剧目 并且已经有女演员了。戏班被称为支锥班 班中的男角称上手 女角称下手 以一生一旦居多 也有一丑一旦 乃至两个旦角的。早期戏班主要在乡间流动演出 后来又在上海的茶楼、街头演出。剧目大都以农村生活为题材 演员的装束都是清代的农村服饰 这些剧目后来被称为"清装戏"。

在沪剧传统剧目"九计十三卖"中 以"卖"字当头的基本上是支锥班时期常演的对子戏 如《卖花带》、《卖花球》、《卖桃子》、《卖冬菜》。

清同治七年(1868)江苏巡抚丁日昌严禁花鼓戏 著名艺人胡兰卿、许阿芬等纷纷流入上海租界 当时东乡(南汇、川沙)、西乡(松江、金山)、北乡(宝山)三路花鼓戏艺人进入上海租界 或走街串巷卖艺 称为"跑筒子";或在广场空地圈唱 称为"敲白地" 诞生了职业性和半职业性班社。

为躲避租界当局的禁令 艺人借鉴曲艺苏滩的坐唱形式 改演戏为坐唱 演员分角色四围而坐 或置桌如堂名形式 动作较少 仅靠面部表情和手势来吸引观众。这一时期的艺人仍沿袭花鼓戏做法 男女同台。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