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充满青春气息的好戏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 戴平
上海沪剧院今年“七一”前后又出了一台好戏:大型沪剧《回望》。作为上海沪剧院“红色的丰碑——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系列演出”重要剧目之一,于六月底成功献演上海逸夫舞台。这是上海沪剧院青年团成立五周年以来,院里专为青年演员度身打造的又一部大戏。满台靓丽,充满活力和青春气息,展示了上海沪剧院新生代的实力,可喜可贺!
沪剧《回望》根据王愿坚小说《党费》改编,由著名编剧赵化南编剧,青年导演王海鹰执导,并由沪剧院青年团演员洪豆豆、金世杰、王祎雯、吴嘉倩、陈丹妮、钱莹、丁叶波、施佳杰、朱麟飞、韩朝群等演出。这一回,青年演员们不负众望,演出获得专家和观众的普遍好评。7月23日中央电视台的戏曲频道播出了全剧,洪豆豆在央视七一晚会演唱《回望》7分钟核心唱段。今年10月,还将晋京参加新剧目展演。
小说《党费》曾被改编成歌剧《党的女儿》和京剧《映山红》,但上海沪剧院这回的改编,却又有新的创造。《回望》不仅对原有人物和情节作了较大改动和重新铺陈,而且在戏剧结构和视觉效果上,加强了现代感,从当代青年的视角回望历史,对革命先烈感人业绩进行探寻与思考。中国革命成功的历史,是一部可歌可泣的历史,是一部无数革命先烈前赴后继、英勇牺牲的历史,那些为中国革命作出贡献和牺牲的英烈们,我们应当永远记住他们,崇敬他们。剧名“回望”,深意无穷。
该剧通过上海白领美娅赴江西老家为太外婆黄英扫墓为线索,引出了82年前那个精心动魄的悲壮故事。这是编剧的巧妙的构思。它把革命历史与今天上海的繁华大都市生活连接了起来。美娅的妈妈还关照女儿扫墓后带一包泥土回来。这个细节,同样和本剧的回望主题紧密相连。
沪剧擅长演现代戏。《回望》是又一部革命题材的好戏。全剧充满了壮士断腕的凛然正气。它叙述了上世纪30年代江西苏区女共产党员黄英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忍受着丈夫牺牲的痛苦,揭露叛徒,坚持斗争,还带领另两个女党员,拿出珍藏的4块银元交党费,购买咸菜和粮食送给山上的游击队员,最后为掩护同志而英勇献身的故事。
围剿与反围剿的斗争是残酷的,全剧冲突一环扣紧一环,戏剧高潮迭起。《十送红军》的音乐旋律把观众带进了一个熟悉而又难以忘却的年代。主力红军长征后,江西卢竹村留下了几十名重伤员,由县委书记魏政委带领上山养伤,坚持打游击,村里的党组织转入了地下,很快白军就进村。由于叛徒的出卖,下山来找粮食的卢金勇排长被捕了。他在下山后和妻子黄英见面及被捕后的两场戏,亦刚亦柔,威武不屈,表现了一个革命者的义薄云天和对妻子的一片深情。卢金勇壮烈牺牲的那一场戏,在揭露敌人用残暴的手段残害生命、扼杀革命的同时,讴歌了共产党人为自己的理想信念无惧牺牲的伟大情怀。舞台上那熊熊燃烧的大火,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不屈的革命者在烈火中永生,给观众以强烈的心灵震撼。
金世杰饰演的卢金勇,形象英武,气质阳光,牺牲前的大段唱腔,唱得慷慨激昂、悲壮动人:“我早已誓言立,为信念生死抛一边。金勇有孩子和爱妻,她们存在我心田,如果你们今后能见到,请代为转告我的言,我妻坚强莫流泪,把仇恨化作意志斗顽匪。把我未竟事业做完成,使我安心九泉间。我的孩子须记住,要不畏艰难做人更要意志坚。”这段唱,也是老一辈革命者留给今人的重要的精神遗产,引发人们思考“人该如何活?又该如何生?何为守理想?何为主义真?”这样一个重要的人生主题。
黄英一角,由茅善玉的学生洪豆豆担当。洪豆豆是上海沪剧院青年演员中的佼佼者,她虽然是第一次饰演这样一个英雄人物,但全身心地投入了角色,努力研究黄英所处的生存环境和人物性格,仔细推敲每一段唱段。创造一个80多年前山区农村女共产党员的角色,是洪豆豆演艺生涯中一个不寻常的突破。她在舞台上显得十分沉稳老练,朴实无华。在面对丈夫被敌人活活烧死而不能暴露身份;不许女儿尝一点准备送上山去的咸菜而失手打孩子等情感戏中,都有出色的表演。最后她为了掩护梁婶和娟子送粮食咸菜上山,把敌人引向自己,不惜跳悬崖牺牲生命。她拜托梁婶把即将成为孤儿的妞妞抚养成人,在牺牲前,有一段唱腔:“站在生死的临界点”,共30多句,激情澎湃,一气呵成。洪豆豆声情并茂地唱出了黄英的无私无畏的革命气概,唱出了她作为一个妻子和母亲的无限深情:“……黄英是党的人啊,甘愿献青春舍亲情,洒热血,守忠贞,无怨无悔献生命。我这一生虽短暂,短暂一生意义深。白云为我送行,青山为我歌吟,彩虹载着我离去,大地啊留住了我的脚印,我与天地共生存。”一曲唱罢,满堂掌声。观众为英雄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而感动流泪,也为洪豆豆的动情演唱而欣喜喝彩。洪豆豆过去对黄英这样的共产党员了解不是很多,通过饰演这个角色,自己的心灵也得到了净化和提升。
此外,剧中又增加了守墓人张定一角。他是当年出卖组织的叛徒桑林武的儿子,后来父亲被处死、母亲张翠兰自尽。他长大得知真相后,便决定此生在此地当一名“守墓人”,守护烈士的英灵60年。这一笔也很有戏剧性和人情味,增加了《回望》可看性。剧终韩朝群饰的守墓人张定的一段解派唱腔,深沉浑厚,悲凉苍劲。
同样值得一提的是,饰演张翠兰、桑武林、梁婶、美娅、娟子等角色的,包括老少乡邻、白匪官兵,都是一批20岁左右的新生代沪剧演员,表演能投入真情,认真完成所担任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得到观众的认可。看来,选择恰当的剧目让青年人挑大梁,在舞台上磨练,直接面对观众的评判,是培养戏剧新人成长的有效途径。
更引人注目的是,在剧中扮演黄英女儿妞妞的小演员毛珺宜,演得真是不错,大家都很喜欢她。妞儿有四场戏,在沪剧里属于非常吃重的儿童角色。她吐字清晰、唱做俱佳,非常可爱。7岁的毛珺宜是“沪语训练营”的学员,她才学了一年半的沪剧,就显示了她的戏剧表演才能。用茅善玉的话说,“她是这块料,口齿清爽,不紧张。”去年,她就与另一个学员一起上了央视戏曲频道《欢乐戏园》栏目和东方卫视中心《百姓戏台》栏目,颇受观众好评。毛珺宜的出现让我们欣喜地看到:沪剧后继有人,沪剧大有希望。
这台戏的舞美设计有浓厚的江西的地方色彩。全剧始终,不断响起《十送红军》、《映山红》等江西民歌的乐曲声和歌声,增添了全剧的时代感、地域性和悲壮气氛,引发人们对革命先烈的不尽思念。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