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孩子不闻“沪剧”
从江苏白茆、芦墟、浙江嘉善等地在小学生中组织山歌表演队,到浙江海盐让灶壁画走进中学的美术课堂……近年来,我国有一些地区正在尝试将某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中小学校的课堂;但与此同时,在教育部规定的课程设置,以及全国通用或地方统编的教材中,传统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占的内容相对较少,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在网络游戏和多媒体技术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似乎对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显得有些隔膜。”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副会长、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郑元者,连续担任了几届“自主招生”考试的面试官,沪剧、独脚戏、面人赵等是他喜欢提到的“关键词”。令他感到困惑的是,很多中学生对此非常陌生,能讲出个“所以然”的寥寥无几,其中不乏名牌中学推荐来的“高材生”。
“有时,我真是百思不得其解。一个从小在上海长大的孩子,怎么会对沪剧都‘一头雾水’呢?”郑元者教授显得很无奈。
走进课堂尚需时日
其实,目前在上海的中小学中,有一些学校已和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结下缘分”。阿婆茶、宣卷、田山歌……在保留着若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青浦区,有部分中小学便以此作为学校的特色。比如,商榻中学的“宣卷”,商榻小学的“阿婆茶”,就很出名。
“我们商榻中学虽是一所距青浦城区50公里开外的乡村中学,但却是‘宣卷’这种民间说唱艺术的特色学校。”青浦区商榻中学校长顾连方告诉记者,学校所在的金泽镇地理位置偏远,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最完好的地区之一。镇上的几位老人是“宣卷”艺术的传人,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能登台表演,并同时传艺。
“这几年,学校利用假期等业余时间,鼓励学生自愿报名参加‘宣卷’课。”于是,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接触到“宣卷”这门民间说唱艺术,并同时了解到其背后的历史背景与文化意义。据介绍,商榻中学还在自己的学生刊物《商榻风》中,为“宣卷”留下了足够的空间。
现在,商榻中学的“宣卷”艺术虽然搞得有声有色,但顾连方校长同时也向记者坦言,学校毕竟要以文化课教学为主,到目前为止,“宣卷”课并未作为一门完成的课程来讲授。
有教育专家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走进课堂,“师资力量”会是一个不小的问题。相对于剪纸等艺术形式,某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授者数量,都已屈指可数。以面人赵为例,目前在上海地区,能教授这门技艺的仅有2至3人。
“像商榻中学这样,兼具‘天时’、‘地利’、‘人和’的学校,毕竟不多啊。”本市某中学一位负责教学的老师对记者说,如果把“宣卷”搬进中心城区的学校,肯定不现实,“很多中心城区学校,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培育学生文化人格
如何使濒临消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活态”的形式得以继续传承?面对这一世界性难题,有专家学者明确提出,必须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儿童意识”。
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郑土有教授,同时也是日本神户市外国语大学的客座教授。他对记者说,作为世界公认的对文化遗产保护最为成功的国家之一,日本已经形成了一个政策引导、全民重视、学校教育、儿童自觉参与的立体教育模式。据介绍,日本从文化保护政策的制定、学校的课程设置,到各种民俗活动中,都将儿童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在课堂内外,尽可能多地为孩子创造直接接触、体验各种民俗文化的机会。
旅日期间,郑土有教授实地考察了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五谷丰成祈愿仪式”和“田乐活动”。在仪式现场,大量孩童参与其中的情景,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就我所接触的中日两国大学生而言,他们对于本国无形文化遗产知识的差异,不仅体现在了解、熟悉的程度上,更重要的是自觉保护意识以及理解深度的差异。”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