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莉莉不仅在艺术方面不懈地探索、创新,而且对沪剧如何振兴和繁荣经常进行思考,她认为改革开放对文艺事业是一种推动。80年代末以来戏曲不太景气,作为一个戏曲演员,有一种责任感,不能让戏曲消沉下去,而戏曲要振兴,必须对文艺体制、机制和艺术本体进行深刻的改革,这是唯一的出路。
1993年她通过创办上海沪剧院浦东分院,作过一些探索。1998年浙江著名越剧演员茅威涛工作室到上海演出《孔乙己》,马莉莉受到触动和启发,也坚定了她闯一番事业的决心。经过深思熟虑,在有关领导的支持下,她与上海沪剧院鉴订了协议,于1999年7月创建了马莉莉文化工作室有限公司,并出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有人问她为什么要办工作室,她回答就是看中了工作室的自由度和优越性,想试一试。
工作室成立后,她首先考虑的是排戏。当时她手头有好几个剧本,她一眼看中了《宋庆龄在上海》。因为她非常敬仰宋庆龄,宋庆龄是上海人,用沪剧来演绎这个故事又极其适合。马莉莉作为工作室的负责人,从筹集资金、邀集主创人员、组建剧组、组织排练、联系剧场、组织票务,直到登台领衔主演,都由她一人承担。繁忙和紧张是难以形容的。当然,这个戏能否成功,关键还在于舞台形象的塑造。马莉莉反复揣摩宋庆龄的体态举止、音容笑貌等外形特征,并进而着意领悟宋庆龄特有的气质、风范和神韵,努力?quot;形似"走向"神似"。马莉莉以充沛的激情、分寸恰当的表演和淋漓酣畅的唱功,在舞台上充分展现了宋庆龄的丰富感情、博大胸襟和高尚情操,成功地塑造的一位既伟大又平易近人的"平民国母"的动人形象。此剧演出后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1999年11月赴湖南长沙参加由文化部、中国剧协主办的第五届中国映山红民间戏剧节演出,并获得编、导、演等多项一等奖。
?
这些不懈的探索与创造,使马莉莉的艺术更趋成熟,更现光彩。马莉莉在沪剧园地里已经辛勤耕耘了三十多个春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她荣获了梅花奖、白玉兰奖、金唱片奖,1991年被评为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1993年被文化部评为优秀专家。马莉莉现在正当盛年,如同丽日中天,我们祝愿她百尺竿头,在沪剧舞台上创造更多的辉煌!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