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装旗袍戏老戏新演走市场

解放日报讯在今年春节的演出节目单上,老戏迷们惊喜地发现,上海沪剧院排出的4台大戏中,居然有3台是西装旗袍戏,其中不仅有根据老戏改编的新版《啼笑因缘》,还有去年引起轰动的情景剧《石榴裙下》和新近开排的贺岁剧《大红喜事》。沪剧为什么对西装旗袍戏如此青眼有加?用院长茅善玉的话说,是为了更好地走向市场。
茅善玉介绍,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西装旗袍戏几乎成了申曲的代名词。在当时众多的时装剧里,沪剧的西装旗袍戏可谓一枝独秀,在上海滩特别流行。拿《啼笑因缘》来说,曾盛演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解放初期,茅善玉的大伯父茅凤岐也曾与邵滨孙、石筱英、筱爱琴等前辈艺术家合作,在戏里演过沈三弦。1985 年,上海沪剧院一团成立之时,曾把《啼笑因缘》作为头炮戏,由马莉莉、陆敬业担纲,结果是连演连满100 多场。去年,为了推出沪剧新人,院里又选择《啼笑因缘》,从今天观众新的审美需求出发,进行全新的艺术处理。实践证明,不仅朱俭、程臻等在新版中的表现让人欣慰,而且还获得了江、浙两地不少剧场的演出订单。
茅善玉指出,多年来,沪剧演出总是在自己的家门口转,受众面比较窄;要改变这一被动局面,就要选准突破口,找到自己的优势所在。西装旗袍戏就是沪剧艺术所特有的。他们在中国大戏院尝试大型情景沪剧《石榴裙下》,结果一炮打响,农民们乘着一辆辆大巴从四面八方赶来,在沪的老外们也兴致勃勃地前来观看。第一轮的30场演出,场场高挂满座红灯。今年元旦,《石榴裙下》推出青春组合,同样越演越热。擅演小家碧玉的吉燕萍,形象大方秀丽的程臻,孙徐春的弟子朱俭,以及钱思剑、居峰、平雪瑛等,都在这出传统西装旗袍戏中崭露头角,尽展风采。该戏不仅春节在中国大戏院继续上演,还应各地演出商之邀,将于节后走出去,以新的面孔去开拓新的市场。
茅善玉认为,搞西装旗袍戏也要与现代观众的情感相通,与今人的审美情趣接轨。他们这次抓住了春节的大好时机,一改传统苦戏的路子,大胆引进了现代喜剧的成分,及时开排了妙趣横生、喜庆热闹的新戏《大红喜事》。这部沪剧史上的第一部贺岁剧,由赵化南编剧,苏乐慈执导,茅善玉与孙徐春、王明道、韩玉敏、钱程、吕贤丽、王惠钧、金玉明等合作,定于大年初四在中国大戏院连演5场。她强调,用西装旗袍戏的样式搞贺岁剧,目的无它,旨在拓宽沪剧表现的题材,在节日期间营造一种欢快喜庆的氛围,让人们走进剧场看了戏以后能够捧腹畅怀。(记者 端木复)

(摘自 《解放日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