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贤心得】《沪剧走进我生活》—来自奉贤区文化馆群贤俱乐部戏曲班华丽平的上课心得
奉贤区文化馆
沪剧起源于黄浦江两岸的田头山歌和民间俚曲,最早叫花鼓戏后一步步发展为上海滩簧(本滩)、申曲。1941年上海沪剧社成立,申曲从此改称沪剧。沪剧从起源之初就形成了反映现实、贴近生活的特色。早期对子戏、同场戏以说新闻、唱新闻的形式描绘了清末市郊乡镇的世俗风情。后来随上海城市的发展,沪剧从乡间草台唱到了城市茶楼、书场,走进了当时竞相开办的各种游乐场和剧场。《女看灯》、《借黄糠》、《阿必大回娘家》等都是沪剧早期经常演出的传统剧目。
这是我对沪剧最初的知识理解,儿时听着妈妈那不标准的沪剧长大,或许是因为耳濡目染,或许是和沪剧有缘,6月9日我在朋友的带动下,参加了群贤俱乐部戏曲班,从此沪剧走进了我的生活。
韵味优雅揉我心,曲后故事煽人情。每一个沪剧的背后都有一个的故事,让人刻骨铭心,或爱情,或历史,或生活,每学一曲,都是一次心灵的净化,艺术的熏陶。沪剧《大雷雨》之所以被传唱了那么久还深受人们的喜欢,是因为贴近生活,是社会伦理道德谴责的缩影,世俗封建思想的环境下,残酷的现实使两个相爱的年轻人在一个大雷雨的夜晚结束了短暂的生命,“花开花落年年有,就怕美景不常在。池中的鸳鸯同嬉水,就怕风吹浪打两分开。”温情的歌词竟是带着些哀怨和凄凉的,让人痛恨不可理喻的现实,惋惜他们的生命,又被故事深深的感动,催人泪下。
牙牙学曲常走调,二胡伴奏任我唱。在戏剧界有一句行话,叫做“字正腔圆”。意思就是只有把每一个“字”咬正、唱准了,“腔”也就自然而然地“圆”了,这就是唱戏的最基本要素。可是真正做到这四个字对于零唱功,零基础的学员确实很难。课上,吴老师的富有戏曲感染力的音色一遍一遍教基础,咬字、曲调、小腔、眼神、表情、动作,把我们带进了快乐学习中,受益匪浅。学习中最困难的是不敢一个人唱、声音轻,往往克服不了自己害怕的心理,怕走调,怕唱错。每当此时,师生鼓励给了我勇气,二胡伴奏给我方向,听着伴奏,旋律中使我真正能完整唱下来,虽然不完美,不动听,但真是一大突破,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齐心协力备汇演,尊师耐心抠细节。短短几个月的学习时间,师生们成为了朋友,其乐融融快乐如家,为规范一个动作各抒己见,重复练习直至统一。排练《金丝鸟》时,老师要求不仅要透入出笼中之鸟的哀怨和愁思,还要表现出对自由的向往,从眼神到动作,从神情到唱腔都要自然的表现,真情流入,才能栩栩如生的演出角色的味道。
不管世界多么热闹,热闹之外的世界无边无际,那里有着我的位置,一个安静的位置。沪剧给我一种内在的平静和充实。或许是历史沉淀的力量、或许是厚重的艺术底蕴,让我对沪剧越发感兴趣,不仅爱唱爱看了,也更愿意去了解沪剧丰富的知识,感知沪剧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快乐这么简单。
撰稿:华丽平
编辑:张鲁一、包忠伟
校对:徐芝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