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庾生 讲述
吴同宾、李相心 整理
《南阳关》的伍云召上场时,穿文官袍服(蟒袍、玉带),可是因为他是镇守南阳关的武将,所以出场的姿势和文官不同。文官上场,慢条斯理,四平八稳,伍云召上场时,右手提起蟒袍大襟,斜身快步出场,一上场就显出了武将的风度。
报名时的翻水袖,也略有不同。一般人是这样演:念到四句诗的最后一句“立廊庙祖先增光”,左手一指,收回手指时,向里翻水袖,然后右手抓住水袖尖,报名。谭鑫培不是这样。左手指时,水袖下垂,在收回左手的同时,右手就一齐动作,抓住左手水袖,然后很自然地自外向里一折,就开始报名。这样,既简洁省事,又显得自如,好看。虽然是小动作,也叫它富于变化,不拘泥成规,这是谭鑫培的长处。
《南阳关》和《战宛城》都有耍令旗的表演。耍令旗是用舞蹈动作来表现军中统帅在战斗前的激动情绪,随着耍令旗而来的舞台调度,则是表现军队的紧张调动。谭派《南阳关》的耍令旗,与众有所不同。一般是这样演:左右各站四个龙套,伍保站在舞台右角,伍云召在唱完"人来与爷放号炮"的嘎调以后,就转身朝里,抄令旗,背朝外亮相,挥令旗,同时左边(下场门)的四个龙套,快步从堂桌后绕向右方(右边的龙套不动),八个龙套在右方站成“一字”,这是伍云召也转过身来,把令旗扔给伍保,转身下场。谭派的动作和舞台调度则比较复杂。唱完嘎调后,转身朝里,抄令旗,右腿矗立,左腿曲起,背朝外亮高相,挥令旗,这时左右两边八个龙套一齐动作,随着令旗挥舞的方向,在台上迅速地绕一个大圆场,最后八个龙套仍旧在右方站成“一条边”。在龙套跑圆场的时候,伍云召仍保持原来姿势,也随着在舞台中心转小圆圈。这个舞台调度,一下子就造成了调动军队的紧张气势。亮住相后,把令旗象枪一样使唤,右手持旗,从左臂下面掏出,似乎要向左方抛去,但实际上声东击西,一翻腕子,反面向右面飞去,扔给右台角的伍保,然后亮相。这时伍保把令旗高高举起,伍云召凝神注视令旗,眼光里透露出杀气和悲愤的神情,面向令旗有节奏地微微点头两三下,然后斩钉截铁地扭转身,背朝外亮相,迅速下场。这些动作、神情和舞台调度,不但显示出伍云召悲愤填膺、坚决要为父母报仇的决心,也表现了伍在大战以前的紧张调动,满台都弥漫着杀气腾腾的战斗气氛。这种通过特定的道具——令旗,运用特定的舞蹈动作和舞台调度,来表现人物情绪和战斗气氛的表现手法,精练而优美,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摘自 《京剧生行艺术家浅论》)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